謝亞
摘要:目的:探討對結直腸手術患者采用綜合護理方式進行干預后獲得的粘連性腸梗阻預防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80例結直腸手術患者進行護理研究;隨機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常規(guī)護理)和綜合護理組(常規(guī)護理+綜合護理),各40例;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生率、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腹痛腹脹緩解時間、排氣恢復時間、排便恢復時間)。結果:綜合護理組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生率(2.50%)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17.50%)(P<0.05);綜合護理組腹痛腹脹緩解時間、排氣恢復時間、排便恢復時間短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結論:綜合護理方式有效應用后,觀察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生率、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改善程度明顯,可促進結直腸手術患者整體預后水平顯著提升。
關鍵詞:結直腸手術;綜合護理;粘連性腸梗阻;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6-345-01
結直腸手術作為外科常見手術方式一種,其術后較易呈現(xiàn)出粘連性腸梗阻現(xiàn)象,會使患者手術效果受到直接影響,臨床需通過采取有效方式給予護理干預,以將術后腸粘連性腸梗阻預防效果加強,將對患者造成不利影響減少[1-2]。本研究旨在探討對結直腸手術患者采用綜合護理方式進行干預后獲得的粘連性腸梗阻預防效果,為達到促進結直腸手術患者整體預后水平顯著提升目標,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80例結直腸手術患者進行護理研究;隨機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和綜合護理組,各40例;納入標準:患者均具有結直腸手術指征;無凝血障礙;排除標準:對于正常溝通、交流無法順利進行;存在認知障礙;常規(guī)護理組男、女各30、10例;年齡32~72(45.29±3.29)歲;病程3~22(10.59±2.59)d;綜合護理組男、女各31、9例;年齡33~73(45.33±3.35)歲;病程3~23(10.62±2.66)d;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護理組
就結直腸手術患者具體情況實施評估,對其合理需求給予滿足,就護理知識進行對應講解,同患者進行簡單交談,使其配合度獲得提升。
1.2.2 綜合護理組
①積極展開心理干預,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將同患者以及家屬之間溝通力度加強,對其近期心理狀態(tài)以及情緒變化全面了解,手術護理過程中需確保溝通態(tài)度和藹親切,給予患者平易近人感。對其心理不良情緒疏導給予充分引導,從而避免不良情緒針對手術造成嚴重影響,使手術治療依從性提升;②將飲食護理干預力度加強,通過對患者病情進行結合,合理完成飲食干預。術前需做到高熱量、高蛋白、低脂肪飲食,以流質(zhì)以及半流質(zhì)為主,將機體營養(yǎng)補充加強。并且術前6h,對患者飲食準備給予叮囑,以對手術順利性做出保證。手術后2~3d,對患者合理展開腸內(nèi)營養(yǎng)支持,觀察胃腸功能恢復后,對于易消化食物進食予以指導;③將術后體位護理力度加強,在患者手術麻醉清醒后,就斜坡臥位或者右側(cè)臥位采取進行指導。通過術后臥床體位合理,以將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生率降低;④積極展開術后運動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加以了解,對其提臀、收腹、深呼吸等系列運動鍛煉給予指導,鼓勵其適當下床行走,以對腸蠕動恢復以及血液回流給予促進,將術后腸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生率降低。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生率。②比較兩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腹痛腹脹緩解時間、排氣恢復時間、排便恢復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結果導入SPSS22.0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X2檢驗完成,表現(xiàn)形式為百分比。計量資料以t檢驗完成,表現(xiàn)形式為。以P<0.05為統(tǒng)計學意義顯著。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生率比較
綜合護理組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生率(2.50%)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17.50%)(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比較
綜合護理組腹痛腹脹緩解時間、排氣恢復時間、排便恢復時間短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見表2)
3、討論
臨床針對結直腸手術患者在護理期間,綜合護理方式有效采用,可在了解患者術后恢復影響因素基礎上展開針對性分析[3]。于心理、飲食、體位干預以及術后運動等方面展開有效干預,以對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出現(xiàn)充分預防,促進患者術后康復[4-5]。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方式有效應用后,觀察患者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發(fā)生率、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改善程度明顯,可促進結直腸手術患者整體預后水平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磊,馬軍,耿憲杰,等.腹腔鏡手術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穿孔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應用價值分析[J].四川解剖學雜志,2020,28(04):99-100+113.
[2]徐鳳蓮.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對結直腸癌術后單純性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干預效果[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0,29(22):4215-4217.
[3]許虹.中醫(yī)護理在闌尾切除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價值[J].光明中醫(yī),2020,35(13):2097-2099.
[4]李陽,趙箐,王圓圓.針對性護理預防腹部術后粘連性腸梗阻的效果[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9,25(06):172-173.
[5]聞美茹.針對性護理干預在預防胃腸道術后粘連性腸梗阻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9,26(30):231-233.
黔南州中醫(yī)院 ?貴州都勻 ?55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