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正森
【內容摘要】以往我國所開展的初中物理教學模式過于滯后,教師只會將其重心放在理論知識的講解方面,會忽視實驗的教學。學生處于該環(huán)境下,其所能夠獲得的實驗知識會比較少,且總體物理實驗教學效果低下。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教師必須要改革并創(chuàng)新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及教學觀念,用更為新穎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出學生參與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以及熱情,從根源上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探究能力,讓學生可以自主獨立的總結物理實驗規(guī)律,使得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興趣變得更加的盎然。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改革創(chuàng)新
初中物理這門學科始終是以實驗為基石的,所以,在教學時期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素養(yǎng)水平。借助各項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給學生奠定一個更為堅實的物理實驗基礎。讓學生經(jīng)由物理實驗能夠更為透徹且深度的觀察物理現(xiàn)象及規(guī)律,增加其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深度,同時提高學生對其所掌握的物理知識運用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大膽地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方式,積極的應對挑戰(zhàn),總結并創(chuàng)新物理實驗教學的方式及措施,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一、引導學生制備實驗器材
物理這門學科和其他學科有所不同,該門學科的教學目標并不局限于讓學生了解并掌握物理的知識及規(guī)律,而是讓學生可以在掌握這些物理知識的基礎上,對這些知識進行實踐及使用。當前,我國新課改開始不斷地深入,改革力度也在不斷地加強。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教師必須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物理實驗教學形式,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帶領學生,和學生共同制備其實驗時期所需要的各類器材用具[1]。自制實驗器材活動的開展不但能夠增加物理實驗室基礎設施的類別及數(shù)量,同時還可以使得學生參與這項物理實驗活動的興趣以及熱情變得更加的高漲,讓學生內心由衷的喜歡學習物理知識,挖掘出學生的探究及創(chuàng)新意識。
例如,在講解《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實驗教學等方式,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驗,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聲音傳播的原理,歸納出聲音產(chǎn)生的具體化原因,之后再結合其所得到的實驗結論,去解釋生活當中所遇到的聲音產(chǎn)生及傳播的現(xiàn)象,這樣可以進一步的論證物理實驗結論的真實可靠性。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行的去分析在生活當中聲音的傳播現(xiàn)象,有哪些因素會對聲音的分貝量形成影響。學生要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去制備或者準備物理實驗器材,可以讓學生使用暖壺,在暖壺當中分別添加不同高度的水,去檢驗處于不同高度情況下水產(chǎn)生出的聲音大小。對其實驗的數(shù)據(jù)信息進行記錄,在記錄結束之后,讓學生分別對其實驗活動的內容進行討論,之后教師在進行更為科學化的講解。此外,教師也可以詢問學生:“物體發(fā)聲時的特征有哪些呢?物體不發(fā)聲和發(fā)聲究竟有什么區(qū)別呢?”讓學生使用橡皮筋、鋼尺、桌子等器材進行研究,予以學生相應的探討時間,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提示及引導。在實驗結束之后,可以邀請學生代表去上臺驗證實驗的結論,教師要對其進行鼓勵。這一實驗活動的開展能夠更好地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制備實驗的器材,使得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觀能動性變得更強,吸引學生,并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共同去思考教師所設置的問題,提高其實驗的成效。
二、借助實驗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課堂上,教師通常會使用較為單一且枯燥的實驗演示方式,學生長時期的處于該種狀況下,其實踐意識及創(chuàng)新意識都會不斷地削減。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必須要改變原本的實驗教學理念,不能只是簡單地給學生演示一下物理實驗的內容,需要多和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參與該物理實驗的興致變得更高。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的把握程度,把物理現(xiàn)象和學生自身所了解的物理理論知識聯(lián)合在一起。
例如,在講解《慣性及其大小》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選擇粉筆慣性落地的實驗進行教學,處于該學段的學生自身的直觀形象思維能力發(fā)展的已經(jīng)足夠完善,且其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通過這一實驗教學,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慣性,并讓學生認知各類事物都有慣性,學生要使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慣性的現(xiàn)象[2]。分別給學生演示課本橡皮實驗、移動水杯實驗、筆帽實驗等。在課本橡皮實驗當中,先讓學生將幾塊橡皮疊放在一起,用力去敲打底部的一塊橡皮,被敲打了橡皮會立馬的飛出去,但是上面的橡皮并不會倒下,這種競賽游戲活動能夠讓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變得更為強烈。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內容以及形式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變化,所以,教師需要發(fā)揮出自身的教育作用,鍛煉并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教材當中的物理理論知識和物理實驗活動能夠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從而提高整體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
三、豐富物理實驗活動的組織形式
物理這一學習活動帶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因此,教師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活動時期,必須要遵守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等多類原則,豐富其教學活動的形式及內容。首先,可以開展專題講座。在講座當中教師要組織好學生聽講的紀律,需要和專家學者進行溝通及交流,了解目前物理實際應用技術的發(fā)展情況,要積極地參與到繼續(xù)教育當中,讓其所講解的物理教學知識和時代發(fā)展相切合,保持與時俱進的狀態(tài),讓物理實驗知識和實際生活能夠更為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專題講座在結束之后,需要對其活動的內容進行總結,讓學生能夠重復一下講座當中的內容,這樣學生也可以通過講座認知理論和實踐融合的重要價值。
例如,在講解《力》這一知識時,該章節(jié)知識所涉及到的內容會比較廣泛。所以,教師在講解該知識時可以給學生舉例其現(xiàn)實生活當中所能遇見的樓房施工等,告知學生建筑設施構建的基石就是地基,只有其地基足夠的牢固,才可以更好地開展項目建設活動。并且在橋梁設計時期,需要使用公式精確地計算出各項受力數(shù)值。在講解這些內容時,要發(fā)揮出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可以依據(jù)其所掌握的物理知識,更為充分的認知物理原理投入到生活當中所產(chǎn)生的作用。其次,開展物理知識競賽活動。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現(xiàn)狀,編制出和其相適宜的競賽活動,設定好競賽的規(guī)則及內容,這會讓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變得更加的濃厚,同時還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為良好化的物理知識學習氛圍[3]。在知識競賽活動當中,教師必須要設定好物理知識運用能力等教學目標,把競賽題目和物理理論知識相融合。例如,在設計物理競賽題目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生活當中所能遇到的物理原理及規(guī)律等去設置問題,詢問學生:“同學們,當我們打開照相機的閃光燈去照射電視機播放的畫面時,為什么照射出來的圖像會模糊呢?”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可以聯(lián)系自身的實際生活對其問題進行思索,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教師需要對其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利用這些物理知識競賽活動,會進一步的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更為生動形象的理解該模塊的內容。
四、組織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定期地開展課外實踐物理教學活動,挖掘物理實驗教學資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引領學生去工廠等地方參觀,這會讓學生的學習空間變得更加的廣闊,同時還會使得學生的學習生活及經(jīng)驗變得更加的豐富,給學生搭創(chuàng)出一個物理理論知識和實踐生活融合的平臺。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工廠內所安裝的配電室,讓學生進行實踐參觀工廠操作時期所能夠應用到的電力知識。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去實際的工廠操作間進行觀察,和企業(yè)溝通,讓企業(yè)指派較為專業(yè)的人員給學生講解一些工作時會涉及到物理知識的操作行為,教師要在一旁及時的疏導學生,讓學生可以了解杠桿、斜面等一些基礎性的知識,同時還需要讓學生去觀察這些機械設備的運行規(guī)律特征。學生在思考及問題的時期,能夠更好地發(fā)展自身的物理知識運用能力[4]。這些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不但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個思維能力鍛煉的平臺,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的生產(chǎn)及生活當中更為直觀地了解到物理知識應用的成效及效果,進而更好地感知物理知識的魅力,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創(chuàng)建更為濃郁的實踐氛圍,學生也會更為自主地投入到物理實踐活動當中,使得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變得更好。
五、構建科學評價考核機制
以往所推行的物理教學模式并沒有構建評價考核機制,這就使得教師并不能較為精確的了解學生所掌握的物理知識狀況,也無法確保學生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不能較好地實現(xiàn)其所設定的理想化物理教學目標。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及時的消除傳統(tǒng)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弊端,對其問題進行調整,構建更為科學、合理化的評價考核制度。在規(guī)定的時間節(jié)點,分別就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及物理知識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定,這樣可以更為及時地了解并掌握學生物理實驗知識的使用狀況以及運用能力等。結合其評價的結果,重新調整教學方案,改變教學目標及教學流程,要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開展物理實驗教學工作,這樣會使得其物理實驗教學成果得到改善。教師需要分別就動手實踐能力以及物理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兩方面為基準進行考核,要將重心放到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考核方面,這樣會讓學生能夠更為正確的認知到物理實驗教學活動開展的價值,會起到較強的激勵效應,讓學生更為自主的投入的物理實驗活動之中。
例如,在講解《探究不同物質的導電性能》這一知識時,教師需要實行考核測試,把學生的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依照相應的比例整合在一起,得出最終的評價分數(shù),利用這一分數(shù)來鼓勵學生,同時還可以起到查缺補漏的目的,讓學生相互討論,優(yōu)勢互補,共同發(fā)展,取得進步。通常來說,物理實驗都會以小組的方式開展,在學習小組當中會存在一部分學生始終以消極懈怠的態(tài)度去參與物理實驗,還有一部分學生會積極自主的進行實踐。所以,教師需要利用更為科學合理化的考評制度來鼓勵學生,讓學習小組學生均可投入到物理實驗活動當中。又如,在講解《電功和電能》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在實驗結束之后分別就學生的實踐操作及理論進行考核。這樣可以更好地明確學生所存在的優(yōu)劣點,學生在日后的實驗當中也可以將自身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反思自身所存在的缺陷,改正不足之處。教師要鼓勵學生的質疑精神,讓學生大膽地去創(chuàng)新,使用動手操作的形式去驗證自己的想法,這樣會起到拓展學生思維的教學作用[5]。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課堂上,教師需要扮演好自身的引導者教學角色,不可過多的干預學生的學習過程,要適時的去引導學生,還給學生主體的課堂地位,深入到學生群體當中,多和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學生學習物理實驗知識等情況。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中,堅持以課程標準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目標,優(yōu)化物理實驗教學的方法,為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張祥吉.努力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四點方法[J].中學物理.2012(8),11-13.
[2]王新兵.物理課堂教學拓展原則和途徑[J].新課程(教研).2011(1),20-22.
[3]詹金順.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J].技術物理教學.2010(2),30-33.
[4]趙宏杰.淺談目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中學物理.2011(20),15-17.
[5]陳晨.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40-44.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紅城鎮(zhèn)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