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jīng)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讀文學作品有什么用?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的確,文學不能讓你變得更成功,不能帶給你快樂,也不會讓你更好地知道如何與人相處,不會教你怎么談戀愛。
我之前認為讀文學作品是為了獲得一種情緒,比如感動得號啕大哭,或者恐懼得毛骨悚然。但是,影像在傳遞情緒上要比文學方便和快速得多。
那么,我們?yōu)槭裁催€要讀文學呢?
生活的本質(zhì)是很難把握的,我們每個人都活著,但是在一生結(jié)束之前,一年結(jié)束之前,甚至一天結(jié)束之前,我們真的能準確形容自己度過了怎樣的時光嗎?
我們不知道如何傳遞和描述自己的生活。我們能分享的只有具體的事件:今天外出工作了,今天降溫了,今天我爸偶遇了我的小學同學,等等。然而在說出口的時刻,就會覺得索然無味,心想這有什么好說的呢?
更微妙的感覺就更難以描述了,比如我某天下午在家看書,電視上正在放交響樂隊的演奏,三點鐘的陽光剛好照在書頁上,我的書房窗戶正對著的一棵大樹上飛來一只鳥。那一刻,我感覺無比幸福,我覺得世界處于一個剛剛好的完美的瞬間,連空氣中的塵埃都排列在剛剛好的位置,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滿足的人。
但這種感受我不僅很難跟人分享,甚至很難對自己形容:我的幸福感究竟從何而來?我又該如何保留這種感受?我知道我不能掏出手機拍下這一刻,因為照片留下的只是影像,而不是我的情感。
而這個世界上,只有一樣東西能夠傳遞不可傳遞的情感,能夠留住不能留住的瞬間,那就是文學。
我有一個很喜歡的故事,一篇短篇小說,契訶夫的《吻》。
這個故事很簡單,講的是一個士兵參加一場舞會。這個士兵身材矮小,背有點傴僂,生著山貓樣的絡(luò)腮胡子。他非常自卑,不善交際,從來沒有跟女人有過什么親密關(guān)系。
他看著那些跳舞的人,羨慕又嫉妒。舞會進行到一半,他就覺得自己只是個礙事的人,想往外走。
可是他迷了路,走進一個漆黑的房間。門有一條縫,門外有隱隱約約的、憂郁的瑪祖卡舞曲的聲音,窗子敞開,有白楊、紫丁香和玫瑰的氣味。
這時,一件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他聽見匆匆的腳步聲、連衣裙的沙沙聲,一個女人低聲說:“你終于來了?!比缓髶е牟弊樱谒橆a上留下一個吻。但很快,那個女人意識到自己認錯人了,匆匆忙忙跑了出去。
就是這個吻,深深地烙印在這個士兵的臉上、心里,他覺得一件不同尋常的好事發(fā)生在他的生命里。
于是,不僅是那天晚上他幸福得暈暈乎乎,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他都暈暈乎乎的。最后,在某一天晚餐時,他終于忍不住向其他軍官講了這個故事,他開始詳詳細細地述說親吻這件事,但是過一會兒就沉默了。
他為什么沉默?這時候,契訶夫?qū)懥艘欢挝艺J為神來之筆的敘述:“原來這件事只要這么短的工夫就講完了,他原以為會講到第二天早上呢?!?/p>
他講完之后,有的軍官懷疑地看著他,有的軍官漫不經(jīng)心地說:“她一定是個心理變態(tài)的女人。”
這個士兵只能失望地附和道:“對,她就是一個心理變態(tài)的女人?!?/p>
然后,關(guān)于這個驚心動魄的吻的故事結(jié)束了,士兵再也沒有回去過那個舉辦舞會的大宅子,他絕口不再提這件事。
為什么我如此喜歡這個故事呢?
因為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了文學和生活的關(guān)系。這個士兵經(jīng)歷的和向他人敘述的只是一個意外,沒有任何的修辭,沒有任何嚴肅的觀察和自我觀察,所以他很快就講完了,而且在別人聽起來,那是個非??尚Φ墓适?。
而在契訶夫描述這個吻的時候,他寫了那個時刻潮濕的空氣,隱約的音樂,丁香花的氣味,那個女人溫柔的胳膊,女人的吻在士兵臉上留下的潮濕的觸感,以及在那個自卑和敏感的靈魂里留下的永恒的印記。
這個故事對我來說就象征著文學的本質(zhì)。它就像一種神奇的魔法,打開時間的褶皺,把一秒鐘定格,仔細地去看里面的每個細節(jié),這一秒鐘變成永恒。
當我們并不擁有或者并不欣賞文學的時候,生活就只是生活,只是一個個偶然或者必然的事件,一個個過客,一段段終將被我們遺忘的感受,一句句并非出自內(nèi)心的話。
而當我們讀過契訶夫的《吻》,以及其他文學作品里所描述過的吻之后,我們?nèi)松械拿總€吻好像都變得豐富。當我們小心翼翼地寫下關(guān)于自己的吻的回憶時,會像契訶夫一樣,認真地在文字里復(fù)刻彼時空氣里的味道,和遠方隱約的音樂。
一個吻不再是一個動作、一次事件、一種成就,而是小心翼翼地封存在內(nèi)心的玻璃罐里的完整體驗。它短得只有一秒鐘,卻漫長得經(jīng)得起無數(shù)次回憶。
當我們?nèi)松杏辛擞郎y忘的時刻,我們不再只是會說:“我很高興。”或者是:“我很難過?!蔽覀儠浀媚且豢痰臏囟?,屋頂上的叮當響聲,不知情的路人的神情,陽光在置物架上的瓶子上留下的陰影。
正是這些細節(jié),構(gòu)成了生活的本質(zhì)。
我們的人生因此豐富了成千上萬倍。
人們總是說,現(xiàn)在的生活節(jié)奏太快了。但我認為并不是時間本身變快了,或者是生活的流速發(fā)生了某種變化,而是我們的時間密度變得低了。在地鐵上,在辦公室里,在家中,我們以不同的姿勢拿著手機低頭看同樣的信息、同樣的娛樂節(jié)目,分享著同樣的快速流動的彈幕,彈幕說著差不多的話:“笑死我了”“666”“+1”。
當這一天終了,我們快要入睡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一天好像確實沒什么好說的,也沒有在我們身上留下什么印記。
如果說文學有何意義的話,那就是能把我們從這種“沒什么好說”的生活中解救出來。重要的并不是我們在書里讀到了什么,而是在放下書抬起頭的片刻,覺得世界變得更清晰了一些,時間變得更緩慢了一些。
你會發(fā)現(xiàn)對于人生來說,你沒有那么健忘。
你想起了很多東西,比如,你又想起了那個吻。
(王小燕摘自微信公眾號“蔣方舟的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