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婷婷
【摘要】繪本,顧名思義,從字面意思也可以了解到,它指的是一本畫出來的書,但也不全都是畫,只是整冊數(shù)以畫為主,并配有少量的文字。也許很多人認為繪本和其他有畫的書的性質是一樣的,事實上是不同的,繪本中的文字和畫同等重要,它強調的是文字與圖畫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以表達某個特定的主題,并且共同促進兒童對整本書的理解。在當前我們國內,較盛行的是兒童繪本,因為對兒童來說,它一生中最先接觸到的就是繪本了。因此,本文對兒童繪本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展開論述。
【關鍵詞】繪本 兒童 表現(xiàn)形式
【正文】據(jù)我了解,兒童繪本主要分為六大類,其中包括,培養(yǎng)閱讀興趣類,成長勵志類,哲學啟蒙類,生命教育類,價值觀培養(yǎng)類和培養(yǎng)生活習慣類。顧名思義,兒童繪本的針對的主要兒童,并且大多是學前兒童,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對兒童的成長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所以說,設計兒童繪本時一定要相當謹慎,頭腦要十分清晰,因為對學前兒童來說,繪本時他們首次接觸到的書籍,初次接觸到的事物對他們將來的發(fā)展都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對繪本的喜愛程度將決定他這一生是否喜愛讀書。
一、繪本的概述
1.1繪本的現(xiàn)狀
當今,每當你走進各大圖書館,我敢保證最先映入你眼簾的想必就是各種各樣的繪本了,繪本永遠都擺放在最顯眼,最容易被人注意到的位置,豐富多樣的繪本因此成為了圖書館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隨著繪本的種類不斷豐富,日益多元化,在我國掀起了一股閱讀熱潮,并帶動了部分畫家投身于繪本寫作中來,進一步擴大繪本圖書的使用群體,使繪本,尤其兒童繪本呈現(xiàn)良好的發(fā)展趨勢,推動繪本藝術走向世界舞臺。
1.2繪本的問題
當然,繪本的發(fā)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種種問題阻礙了繪本的發(fā)展。一是兒童繪本的編排設計缺乏合理性。因為受眾群體是兒童,所以要合理把握繪本中文字和圖畫的比例,圖畫的色彩,文字的數(shù)量;二是兒童繪本缺乏知名度。與其他圖書出版社相比,兒童繪本處于一個十分混亂的狀態(tài)。三是兒童繪本的使用者區(qū)分度不高。就目前來看,特別是針對學前兒童年齡的劃分非常模糊,我覺得應該再往細里劃分,當代家長千萬不要小看孩子從出生到上學的這短短的幾年,孩子的心理還是很容易受外界條件的影響。四是兒童繪本原創(chuàng)作品少。大多數(shù)是從西方等其他一些外國國家引進來的,由我國作家創(chuàng)作的作品較少。
二、繪本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兒童繪本的創(chuàng)作要考慮到兒童生理、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的種種特點,繪本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也要結合兒童的這些特點,這樣才能滿足兒童閱讀的需求。繪本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開本、技法與色彩、質感與肌理、立體層、造型、構圖。
2.1開本
開本是用于形容某本書幅面大小的一個專有名詞。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當今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電子繪本,然而就開本而言,紙質繪本的大小變化自如,形狀變化各種各樣,電子繪本相比,在大小,外觀上,顯得相對死板,不可以隨意變換。繪本的大小有的小到僅有巴掌大,有的大到和半張報紙差不多。由于開本的不同,傳統(tǒng)上將繪本分為橫開本和豎開本,當然也有一些有個性的設計者,在設計開本時,打破傳統(tǒng)的繪本形式,自主創(chuàng)作各種各樣的開本,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比如,世界上最早的小開本繪本,阿特麗克斯·波特的“比特兔的故事”,作者將其設計成特別小的開本,小到尺寸僅有長14.5cm,寬11cm,很明顯可以看出這個尺寸就是根據(jù)孩子的手的大小設計的,它的大小剛剛好和孩子的手掌大小差不多,正好可以讓兒童拿在手中閱讀。然而“我的動物園”,作者將其設計成了超大開本,長45cm,寬30.5cm,這本書主要針對3、4歲的兒童,屬于認知型繪本,書的邊角被磨成了圓角,以防止兒童在使用過程中受傷,同時大開本的設計也方便了兒童在使用時翻看,閱讀。除此以外,彼得·紐威爾將“斜坡書”這本書設計成了一個菱形,以此來代映襯書的名稱“斜坡”,這明顯打破了傳統(tǒng)的方方正正的繪本,并巧妙的將書的內容與外觀相結合起來,凸顯本書的個性。
2.2技法與色彩
兒童對色彩的認知幾乎全部來自于大自然,但是對色彩的理解卻不僅僅局限于大自然。即使目前對我們在校生來說,接觸兒童的機會比較少,但是通過對自己弟弟妹妹的觀察,抑或通過網(wǎng)上一些視頻,我們可以清晰的觀察到,兒童在涂鴉或繪畫時,他們所展示給大家的作品上的色彩并不能真實還原到大自然,然而表達的是他們內心的情感,這被稱為情感色彩。往往很多家長看到這樣的結果確認為他們孩子的做法是錯誤的,事實上他們忽視了兒童生理特點。這些混亂的色彩疊加和搭配,清楚地展現(xiàn)出孩子豐富多彩的內心情感世界。所以,在設計繪本時,一定要注意色彩搭配,要符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
比如,如“彩虹花的花”中的圖畫,畫的顏色較艷麗、濃重,在書的封面上,以發(fā)現(xiàn)一朵五彩斑斕的花,花瓣的顏色有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紫色,實際上,世界上并沒有這樣顏色的花,這花的顏色與現(xiàn)實生活中花的顏色相差甚遠。但這每一種不同的顏色卻代表了內心的獨特的情感,作者通過用情感色彩代替原有的色彩,增進了與幼兒之間心靈上間接的交流,也便于幼兒在翻閱時,通過看到這些色彩,引起閱讀興趣。在兒童畫畫時,當你讓他畫一副太陽,天空,大地圖,你會發(fā)現(xiàn),幼兒筆下的太陽可能是藍色、天空是紅色,大地是黃色的,他們每個人的色彩搭配都不同,這正表達了他們每個人內心世界。
2.3質感與肌理
質感是指物體表面作用于人的視覺而產(chǎn)生的心理反映。質感最初的體驗感來自于觸覺,通過對某個食物的觸摸,及視覺,整體上反映給人們質感的體驗。肌理指的是物體表面的紋理,大自然中的任何事物都有表面,同樣也就都有紋理,不同物體的表面的材料不同,紋理也就不一樣。質感與肌理是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肌理的不同,它的質感就不一樣。對于兒童來說,單單憑借視覺,很難體驗到圖畫的質感和肌理,因此為了提升兒童的閱讀體驗感,可以選擇可觸摸的材料來代替?zhèn)鹘y(tǒng)印刷的紙張。
比如,當繪本中涉及到一只雞時,這只雞的身體部分就可以用類似雞毛的材料來設計,這樣,當幼兒在繪本上看到這只雞的時候,產(chǎn)生一個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對于質感和肌理的體現(xiàn),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作品是“一本關于顏色的黑書”,這本書十分奇特,整本書只有一個顏色,如果只是用眼去看,會感覺十分的無味、枯燥甚至壓抑,因為黑色給人感覺十分沉重,但是當你去用手感受它時,你會發(fā)現(xiàn)它上面有一些凸起的小點,這個繪本設計的巧妙之處在于,它將奇數(shù)頁設計成凹凸的小點點,適用于盲人或有視力障礙的幼兒,偶數(shù)頁設計成可觸摸的圖形,適用于大眾幼兒。與此同時,這種繪本更新了幼兒對閱讀的認識,不僅可以看,還可以用手摸。
2.4立體層
繪本的立體層的設計,可以使幼兒從觸覺和視覺上體驗空間感,傳統(tǒng)的繪本體現(xiàn)立體感的方式就是將書本上某個圖案設計成立體的,當幼兒展開書時,給他呈現(xiàn)的是一副立體的畫面,使整本書更加生動形象。在當前這個新時代,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但是對于繪本的立體感的體現(xiàn),仍然不能取代紙質繪本帶來的空間感。立體層的變化,不僅可以擴大幼兒對閱讀的認識,還可以借助紙上游戲效果來增強兒童的閱讀體驗感及閱讀興趣。
2.5構圖
對于幼兒來說,雖然他們對空間有了初步認識,但是認識的程度還是有限。在他們眼里,主要是二維空間的一些事物,三維空間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在幼兒眼里,只能區(qū)分某個事物距離的遠近,如果前后的物體重疊遮擋了,他們不會認為那是一前一后,只會認為那可能是一個事物;如果畫中靠前面的物體大,較靠后的物體小,這滿足視圖中的近小遠大原則,但是在幼兒眼中,只會認為是物體之間大小的區(qū)別。為了應和兒童的視覺需求,在繪本構圖過程中,要將三維空間盡可能的轉化為二維空間,根據(jù)幼兒的視覺特點及其思維方式合理構圖。
比如,日本畫家宮西達也的作品“好餓的小蛇”,以簡單的文筆,可愛的繪圖,將故事情節(jié)的描繪的淋漓盡致。本部作品的構圖值得稱贊,以幼兒的視角為出發(fā)點,構圖圍繞二維空間。通過書中的圖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作者注意到了采用上遠下近的構圖方式,處于靠上面的大樹離我們較遠,處于靠下面的小草、小蛇還有蘋果離我們相對較近,這種平面化的構圖,更滿足兒童的認知需求,符合幼兒眼里的世界,便于理解,使幼兒讀起來更加通俗易通。
【結束語】
兒童繪本像是一部無聲的電影,但仿佛又為孩子們提供了有聲的畫面,生動且形象。之所以能夠達到這個閱讀效果,正是有繪本的各種各樣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豐富了繪本內容。優(yōu)秀的兒童繪本可以幫助孩子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促進兒童的成長、性格的培養(yǎng)。繪本的創(chuàng)作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發(fā)展過程中會出現(xiàn)種種問題,創(chuàng)作者一定要把握該階段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以他們的視角考慮問題,站在兒童的視角去構圖,搭配色彩等,通過一本書,與孩子形成間接的心靈上彼此的溝通,這也正是繪本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李曉華.繪本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兒童心理學分析及教學策略探析[J].學前教育,2021(05):8-11.
[2]李曌.現(xiàn)代兒童繪本多元化藝術表現(xiàn)形式探析[J].蚌埠學院學報,2017,6(03):52-57.DOI:10.13900/j.cnki.jbc.2017.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