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澤 李博
摘要:為避免學生在網絡學習中經常產生的負面焦慮情緒。以心理學研究為基礎,在工業(yè)設計專業(yè)基礎課程中展開實驗,測試不同程度的焦慮對于學習計劃和任務執(zhí)行的影響,并對學生在網絡課程狀態(tài)中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了調研和分析。在任務緊迫性加強以及任務設置不具體時,一般性焦慮的數值達到最大化;當任務非常明確具體時,焦慮范圍主要集中在低焦慮的區(qū)間;其中,任務緊迫性的加大,會最易觸發(fā)高焦慮的發(fā)生。網絡課程中學習任務的科學設計至關重要,任務信息決定了學生的注意力分配傾向以及學習效率水平。也決定了焦慮情緒在學習中能否起到激勵的作用。
關鍵詞:正向焦慮網絡課程激勵作用學習效率工業(yè)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1) 07-0113-03
Abstract: To avoid negative anxiety that students generated Jn network learningBased on psychology research, experiments in the“design sketch and sketch”,“color foundation”and“photography technology”course in industrial design. Testdifferent degrees of anxiety for the impact of learning plan and task execution,and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students in the networkcurriculum.When task urgency is enhanced and the task is not specifically, thenumerical value of general anxiety is maximized; when the task lS very clear, theanxiety range is mainly concentrated ln low anxiety. Thelask is increasing,it wilmost vulnerable to high anxiety.The scientific design of learning tasks in onlinecourses is very important. The task information determines the tendency of studentsattention and learning efticiency.lt also determines whether anxiety is incentive inlearnlng
Keywords: Positive anxiety Web_based courses Motivation Learning Industriadesign
引言
焦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體驗到的一種情緒。長久以來,在人們的意識里,認為焦慮是一種負面情緒,因為在生理體驗上,焦慮往往會導致肌肉緊張、失去耐心、興奮易怒等問題。隨著近幾年心理學理論的不斷發(fā)展和心理測試水平的不斷提高,關于焦慮情緒的新結論也逐步形成和完善,新的研究一改以往的單一維度下對于焦慮情緒的評價,而是更加全面立體的衡量焦慮情緒對于認知活動的重要影響,承認焦慮在激勵學習和輔助決策方面的積極作用[1-3]。工業(yè)設計類專業(yè)課程對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要求較高,在網絡教學中極易引發(fā)學生的焦慮情緒,如何通過網課內容的合理設計和組織提升學生專業(yè)學習的內驅力、持久力更是亟需解決的問題[4-6]。本文重點研究的是焦慮在提高認知任務中的表現,以及合理地利用焦慮感提升學習動力與效率,使學生在網絡課程中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最新的科學實驗表明:適當的焦慮對人類的決策行為能夠產生顯著影響,探討這一領域,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認識焦慮情緒在學習中能夠起到的積極作用。正向焦慮指的是焦慮情緒在程度上剛好達到能夠強化學習任務執(zhí)行緊迫性,并提升學習目標預期的焦慮水平,叫作正向焦慮[7-9]。正向焦慮需要對學生的焦慮水平進行科學的評估以及對應學習效率方面的測試來驗證。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在主觀心理感受上,焦慮者會出現強烈的不確定感和不可控制感,對環(huán)境中的威脅信息投入更多的注意資源,同時傾向于將模糊信息解釋為危險信息,這是正向焦慮發(fā)生激勵作用的真正原因。個體急需規(guī)避危險,進而使得當前的學習任務充滿了被執(zhí)行的緊迫性,適當的焦慮情緒在特定情況下是可以對決策表現起到促進作用的,因為適度的焦慮可以增強個體的生理喚醒水平,從而提高在認知任務中的表現。
科學的衡量焦慮情緒對學習任務執(zhí)行的影響,是研究正向焦慮激勵作用的前提和基礎,這不是單純的個體身處的環(huán)境中,習得行為與獎賞之間的特定關系,而是在任務設計的過程中,如何通過增加“模糊”信息,來調動學生對于學習任務所產生的正向焦慮感。它區(qū)別于在信息已知的前提下,使預期效用最大化,而是要在“不確定感”的任務狀態(tài)下,讓焦慮情緒激發(fā)出對自己較為有利的學習能力。心理學上的這種補償效應使學生有更強烈的動機去擺脫自己身處的不確定狀態(tài)。
如《產品設計素描與速寫》和《色彩基礎》等工業(yè)設計專業(yè)基礎課具有實踐性強、創(chuàng)造性強、求得性弱的特點,學生在線下課堂實況中互為參照、互為激勵,較容易進行自我評估,不易產生焦慮感,或容易克服焦慮感。線上網絡課堂失去了線下課堂的“實況”感,焦慮情緒的發(fā)生率增高。
在理論上,本研究有助于理解焦慮情緒因素在網絡課程學習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時也將有助于認識正向焦慮對學生個體行為的塑造作用;在實踐上,本研究有助于指導如何合理地利用焦慮感輔助決策;規(guī)避過度焦慮對于學生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同時對學生的學習計劃的執(zhí)行、目標預期的提升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對于在網絡授課模式下的教師如何設計學習任務,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二、正確的評估學生在網絡學習中的焦慮狀態(tài)
大量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焦慮對學習是有益的[10],焦慮程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對學習產生不良的影響。焦慮程度過低則學習動力不足,焦慮程度過高則導致神經過度緊張,甚至恐懼等不良反應,從而對學習帶來不良影響。那么,如何正確的評估學生在網絡學習中的焦慮狀態(tài)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是本研究測試所用的焦慮量表。
本焦慮量表是在(Test Anxiety Inventory,簡稱TAI)焦慮量表[II]的基礎上,根據網絡課程的特點,進行了修正和優(yōu)化,并設置了五個等級選項,即“沒有焦慮”、“有點焦慮”、“一般焦慮”、“比較焦慮”、“非常焦慮”。要求被試學生分別在最符合自己內心感受的等級數字上畫“√,每題只有一個答案選項。
本次測試評估的對象為東北林業(yè)大學工業(yè)設計專業(yè)2019級兩個班73名學生的《設計素描與速寫》和《色彩基礎》課程,以及2017級兩個班64名學生的《攝影技術》課程,測試樣本數共計137人,采用學生自評方式。為排除預設任務給學生帶來的心理暗示和影響,本測試是在非提前告知的情況下,在學生提交完作業(yè)之后的40分鐘內進行。并通過校內心理輔導機構,證實了樣本中無病理性焦慮癥患者。在對任務量、任務完成時間限定以及任務信息的明確程度進行不同設置之后,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
對上述量表數值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在任務緊迫性加強以及任務設置不具體時,一般性焦慮的數值達到最大化;當任務非常明確具體時,焦慮范圍主要集中在低焦慮的區(qū)間;其中,任務緊迫性的加大,會最易觸發(fā)高焦慮的發(fā)生。
三、如何利用正向焦慮來提升學生在網絡課程中的學習效率
如評測結果顯示,在任務緊迫性加強以及任務設置不具體時,一般性焦慮的數值達到最大化。一般性焦慮在焦慮程度上是最接近正向焦慮的,也是學習任務被執(zhí)行時,緊迫感最適度的。在任務緊迫性的實驗中,分別對《設計素描與速寫》《色彩基礎》和《攝影技術》三門課程的作業(yè)任務進行了設置。作業(yè)任務難度選擇了中等,單次作業(yè)的完成時間分別限定了一次課完成(四小節(jié)課共計180分鐘)、六小節(jié)課完成(共計270分鐘)、兩次課完成(8小節(jié)課共計360分鐘),從作業(yè)完成的速度以及質量來看,三種不同的限定時間設置下,一次課完成的速度最快,但是質量稍差;兩次課(360分鐘)的作業(yè)完成速度最慢,質量也最差;六小節(jié)課(270分鐘)的作業(yè)完成速度居中,但是完成質量最好。而三種不同的時間限定所對應的學生焦慮感自評測試顯示:一次課時間完成作業(yè)的焦慮感最強;兩次課時間完成作業(yè)的焦慮感最弱;六小節(jié)課時間完成作業(yè)的焦慮感為中等。這說明了任務緊迫性過強和過弱對于學生學習的提升,均呈負相關。中等焦慮程度最有利于學生任務完成質量的提升。
在任務信息的設置上,任務信息明確與任務信息模糊相比,更具有減緩學生情緒焦慮的作用。但是相對應的,學生對于學習任務的完成緊迫性較弱,任務的完成質量相比較也不高;當任務信息不夠具體的時候,即任務信息變得模糊時,學生的焦慮情緒會提高到中等的水平,學生對于學習任務的完成度也相應提升,說明此時的焦慮情緒與任務完成質量之間呈正相關。影響焦慮者的獎賞學習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決策情境中的“不確定性”。與低焦慮者相比,中等焦慮者對不確定性的忍耐力較差,他們有更強烈的意愿,通過完成學習任務來快速擺脫不確定的狀態(tài)。
相比較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而言,網絡在線課程有著不同以往的特點。網絡課程中,學生之間的物理距離被拉大了;與此同時,彼此之間的直接信息交流被隔斷了,變?yōu)榱碎g接信息交流。在這樣的全新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之間很容易產生錯失焦慮。
這種困境與擔憂感極容易在網絡的學習環(huán)境中產生和蔓延,學生在學習任務中的決策、情緒及情感極易受其影響,尤其是當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他人的學習成果變得不即時可見,而學習進度信息又不斷在網絡上更新時,這種信息的及時性和不完整性就會加劇學生之間的緊迫感和焦慮感。因為他們會懷疑自己錯過了什么,尤其是對于他人的實際進步而言,他們會更擔憂和害怕自己就學習任務的執(zhí)行程度和時間安排作出了錯誤的決定。由此產生焦慮、患得患失等復雜情緒。擺脫這一情緒的唯一手段就是加強自己對于學習任務的執(zhí)行以及學習目標的提升。所以,在網絡課程教學中,更適合用正向焦慮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網絡教學中工業(yè)設計專業(yè)基礎課的學習狀態(tài)
工業(yè)設計專業(yè)基礎課的課程內容和授課方式與其他學科課程有較大不同,實況性強、實踐性強、創(chuàng)造性強、求得性弱,學生只有養(yǎng)成更符合專業(yè)特點的的學習習慣才能適應后續(xù)的專業(yè)課程。比如《產品設計素描與速寫》和《色彩基礎》課程,這些要求動手實踐的課程已經不再是“求得式”的知識推演,而是運用技能和手段所進行的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也就是說,這類課程的核心與本質要求,先天的具有模糊性的特征。所以,此類課程更適合用來檢驗正向焦慮在學習中的激勵作用的有效性。特別是在網絡課程的模式下,每個學生在學習任務完成前的階段性進展,都被網絡空間環(huán)境所隱藏。比如一個繪畫作業(yè)任務,在傳統線下課堂上,同學之間會很清楚地看到每一個人的任務進展,“實況”感很強,學生們互為參照、互為激勵式的學習狀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失去了焦慮,或很容易克服焦慮,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熱情。而在線上網絡課程環(huán)境中,每個人被隱藏起來的任務進展,都有可能導致相互間產生錯失焦慮。
學習結果與水平在群體中的自我評估一旦缺乏直觀的驗證性,就會加劇學習過程中的焦慮水平。在課后的回訪反饋中,學生普遍反映在線下網絡課程環(huán)境中,比傳統的課堂環(huán)境更讓自己擔心,擔心自己落后于整體水平,擔心他人大幅度超越自己。在網絡課程中,尤其是在作業(yè)任務板塊上設置了在規(guī)定時間內可重新提交一次的選項后,學生主動重新完善作業(yè)的情況,比傳統課堂更普遍。
五、設計科學合理的課程任務,充分發(fā)揮正向焦慮的激勵作用
根據大學生在網絡課程狀態(tài)下的自評問卷調查,對照中國大學生常模,得出正向焦慮的觸發(fā)機制是任務的緊迫性和任務信息的模糊性。那么,在具體的學習任務設計中,如何體現出信息在明確程度上的變化,是接下來要論述的重點。
以本文作者所授網絡課程《設計素描與速寫》的作業(yè)任務為例:在發(fā)布的作業(yè)中,選取其中作為實驗性的4次任務如表2:
通過對以上的4個有代表性的作業(yè)任務信息進行問卷調查,得到的學生對于任務明確性的排序結果為:3-4-1-2,也就是說任務3的信息最為具體明確,任務2的信息最不具體。從作業(yè)完成的結果來看,作業(yè)任務3所帶來的緊迫感最弱;而作業(yè)任務2的任務緊迫感適中,雖然在完成度的速度指標數值偏低,但是完成質量為四組中最高。完成度中的S項(Speed of Pyogress)是以超星課程當中,作業(yè)提交的最后限定時間為對照組,數字表示為從作業(yè)任務發(fā)布到作業(yè)完成提交所需時間,與作業(yè)任務限定時間之比,所顯示出來的提升百分比。而完成度中的Q項(QuaIity)是以任務3為對照組進行的比較。
分析以上四個任務的信息關鍵詞發(fā)現,任務中的具體描述會表現出更多的明確詞語,而任務信息不再具體和明確的時候,會出現概括詞語:比如“一個產品或者家具”,相對于“一個不銹鋼水壺”而言,前者更具有信息的模糊性,而后者的描述更為具體。學習任務中的可被執(zhí)行的模糊性信息所帶來的情緒變化,本文作者稱之為“軍棋效應”。這種效應所體現出來的心理場景是:通常玩軍棋的人比玩象棋的人,在心理上更具有緊張感和緊迫感。因為軍棋的作戰(zhàn)對方的信息是不明確的,相比與象棋在信息呈現上具有不確定性,也就是模糊性。這種模糊性就好比網絡課程狀態(tài)下的學生之間的信息阻隔,彼此間的學習效果不及時可見,就造成了彼此間的心理緊張感。由此所引起的學習任務被執(zhí)行的緊迫性,是提高學生的時間價值感、時間控制感和時間管理效率的關鍵。而學習任務焦慮或者考試焦慮是“個體處在被評價的情境中產生的一種反應傾向,通常伴隨緊張、擔憂以及明顯的生理喚醒”。而這種緊張和擔憂可以通過個體的能力提升來進行化解。
如果把這種實驗和研究拓展到測試題型來分析的話,可以總結出這樣一個規(guī)律:就是在網絡課程的前提下,對于學生而言,主觀試題比客觀試題更容易產生軍棋效應,也更容易形成正向焦慮。在學習任務的描述中,適當增加可拓展的具有想象空間的詞匯,盡量減少結論性的、明確的、具體的和缺乏想象空間的詞匯。在學習任務的時間設定上也要充分考慮其合理性,既要避免時間太少所導致的高度焦慮,又要避免時間過于寬松所導致的低焦慮與低興奮的不良狀態(tài)。
由此可見,網絡課程中學習任務的科學設計至關重要,任務信息決定了學生的注意力分配傾向以及學習效率水平。也決定了焦慮情緒在學習中能否起到激勵的作用。
總結及展望
相比較傳統課程而言,網絡課程無論是授課環(huán)境還是授課方式都是全新的,既有不同以往的新的優(yōu)勢,也有新的弊端與新的挑戰(zhàn)。由于工業(yè)設計專業(yè)基礎課程教學特點,線上網絡教學缺乏實況感的特點,會導致學生的焦慮感加強。但是,對于網絡課程而言,焦慮并不都是負面的、消極的情緒,通過學習任務的設計,適當增加學生的正向焦慮情緒,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網絡課程中學習任務的科學設計至關重要,任務信息決定了學生的注意力分配傾向以及學習效率水平。也決定了焦慮情緒在學習中能否起到激勵的作用。如何科學設計線上網課的學習任務,既要依賴于前人的科學研究,更要依賴于切實的課堂實驗。相信隨著教育心理學的不斷發(fā)展,焦慮心理測試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之以后常態(tài)化的網絡課程實踐經驗的積累,正向焦慮在網絡課程中的激勵作用的研究必將更加深入,更加科學合理。
基金項目:東北林業(yè)大學2020年度校教改DGY2020-36“正向焦慮在網絡課程中的激勵作用研究”。
參考文獻
[1]段登艾,張帆,王維,張勇輝186例焦慮障礙患者社會支持、心理彈性水平及生話質撤現狀[J].名醫(yī),2020(12):58-59
[2]賈彥茹,張守臣,金童林,張璐,趙思琦,李琦依戀焦慮對人學生囤積行為的影響: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經驗性回避的序列中介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9,35(04):393-400
[3]劉靜遠,李虹狀態(tài)焦慮對時距知覺的影響:認知評價和注意偏向有調節(jié)的中介作用[J]心理學報,2019,51(07) 747-758
[4]王毅,李一迪,丁紫佩應急停課期間設計類學生網絡教學土修意識引導與多元化促進[J].設計,2020,33(06):104-107
[5]趙艷梅慕課背景下產品形態(tài)設計課程教學重構與實踐[J].設計.2020,33 (21) 79-81
[6]李炳琰翻轉課堂在Photoshop線上教學的應用探索[J].設計.2020,33 (17) 134-136
[7]張迪,崔勝宇,李玉華,張軍抑郁一焦慮一壓力艟表中文版在臨床醫(yī)學本科生中應用的信效度評價[J]護理研究,2019,33 (09):1494-1497
[8]田彥英,Ding Cody,胡延坤,刁留亭,楊東焦慮、風險決策及其關系的神經機制[J]應用心理學,2019,25(02):169-178
[9]古若雷,徐鵬飛,徐蕊,施媛媛,楊紫嫣,王娛琦,蔡華儉焦慮情緒對獎賞學習的影響[J].心理科學進展,2016. 24 (04):475-483
[IO]俞國良,琚運婷教育心理學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J]黑龍扛高教研究,2019(04):89-93
[II] Varvara Morosanova. Tatiana Fomina, Elena Filippova The Relatlonshlp between the Consclous Self-Rogulatlonof Schoolchildren's Learning Activity, Their Test Anxiety Level. and the Final Exam Result in Mathematics[J]Behavioral Sciences. 2019,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