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寶珍
摘要:在我國英語教學中,對于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主要體現(xiàn)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而寫作是這四項技能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技能。高中生的英語寫作技能往往沒有得到有效的培訓,因此寫作能力顯得普遍偏弱。本文針對“以讀促寫”的方式來提升高中生的英語寫作技能展開研究性討論。
關鍵詞:高中英語;寫作技能;“以讀促寫”;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003
新課程標準在我國推行已經有數年的時間,對于學生教學的要求也已從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向現(xiàn)代化培養(yǎng)綜合素質人才的教育而過渡[1]。尤其是對于學生英語實踐應用技能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
一、英語寫作對于高中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意義
英語寫作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具體來說具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學生詞匯量積累的體現(xiàn)
眾所周知,構成英語語言體系的基礎是單詞,而英語文章的寫作是由英語單詞所堆砌起來的[2]。如同中文寫作一樣,對于辭藻的選用,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因此,在英語寫作中所使用的詞匯是否高級,以及詞匯量是否龐大對于寫作水平有著最為直觀的影響。
2.對學生英語語法能力的體現(xiàn)
詞匯作為構成英語文章的基礎,其需要用英語的語法和句型串聯(lián)起來。而符合英語邏輯思維的語法和句子結構,可以確保學生寫出的文章具有合理的結構,使其他人閱讀起來也能夠正確理解其所表達的意思。因此,寫作能力的高低也會反映出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的掌握。
二、“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
英語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是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四者互相影響,同步提升。因此,高中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不只是單純加強英語寫作課的課時量,還要提升其他三個方面的技能。而本文著重強調如何通過閱讀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1.注重對范文的閱讀
英語范文往往是英語作為母語的語言使用者所寫的文章。其文章結構、選詞以及語法結構都是最為地道的表達,學生通過對范文的閱讀,可以潛移默化地在腦海中慢慢構建起英語的邏輯思維結構,從而可以寫出符合英語結構的文章。
在高二英語必修五Unit1 Great Scientists這一單元中,介紹了偉大的科學家。教材中通過對John Snow戰(zhàn)勝了霍亂疾病來展開對這位偉大的英國醫(yī)生的敘述。文章結構是典型的總分總結構,學生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可以明確認識到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對任務介紹的邏輯順序,以及文章整體結構構建的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上對英語文章的邏輯結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每日晨讀不可忽視
在“以讀促寫”的英語培訓中,對英語文章的朗讀工作不容忽視。而在校階段的英語朗讀工作的開展,主要放在晨讀階段。因此,在晨讀中對英語范文的反復朗讀,對于學生朗讀文章中遇到的詞匯、句型、語法結構和文章的邏輯結構是一個反復的刺激性記憶,日積月累之后英語的寫作技能便會得到質的飛躍。
如同上一條中所提到的Great Scientists這一單元的英語文章,學生通過對John Snow故事的閱讀,對課文中標出的黑體詞匯會進行著重朗讀和記憶。大概一周左右的時間,大部分學生便可以幾乎背誦全文,而且通過對文章的記憶,文章中的詞匯和語法結構學生亦有所掌握。從學生后期交上來的習作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晨讀對于英語寫作帶來的益處。
3.分組學習
在西方的教育體制中,小組學習作為其較為主要的教學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在西方世界得到廣泛推廣。而英語同樣作為西方大部分國家的母語,在英語培訓中使用分組教學法自然是更為符合英語語言教學方式的。因此,高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階段,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學習小組來開展閱讀教學,組內的成員在通讀文章的基礎上進行分工合作:有人負責積累詞匯;有人負責積累句型,固定搭配;還有的人負責對文章邏輯結構進行分析……在分工合作之后,學生再將自己所負責的學習內容與全組同學進行分享,可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并且在單位時間內每位學生都可以將學習效果發(fā)揮到最大化。
在高三英語選修九Unit 2 Sailing the oceans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文章介紹了通過不同的方式來保持航海過程中航線的正確。通過分組閱讀,組內每個學生可以對一種方式進行深入閱讀以及資料的搜集,而后用英語向其他組員進行匯報。在這種閱讀方式下,學生不但提升了自主探究性學習的能力,提升了詞匯量,積累了航海方面的相關知識,其寫作能力也通過詞匯的積累以及對文章邏輯結構的充分解讀而得到相應提升。
4.情境教學的構建
情境教學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在課堂中構建情境教學,有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投入到實踐應用之中。學生在對文章進行充分閱讀之后,通過課堂情境教學將其表現(xiàn)出來,便可以清晰地檢驗學生的閱讀成果。而另一方面,學生對于課堂情境教學的參與度普遍具有較高的熱情,因此為了在情境教學中有良好的表現(xiàn),在文章閱讀過程中便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認真對待。
以高三英語選修十Unit2 King Lear為例,這一單元是關于“李爾王”的劇本類文章。因此,教師便可以要求學生在對劇本進行閱讀之后,分角色進行朗讀或者表演。在課堂上重現(xiàn)“李爾王”,不但有助于學生對莎士比亞文學作品的了解,對英國文化的深入體會,同時在表演過程中,學生亦會將臺詞理解和記憶。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往往用詞比較華麗,對于學生日后在英語寫作中的選詞和文章結構的建立都能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高中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高中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而寫作技能亦不能脫離聽、說、讀這三個方面而獨立存在,并且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關聯(lián)性最為緊密,因此,在教學策略上將閱讀與寫作能力進行結合,對于寫作和閱讀能力的共同進步大有裨益,同時也會對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起到提升作用。
參考文獻:
[1]徐佳.以讀促寫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7):47-47.
[2]盧大朋.“以讀促寫”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2):111.
(作者單位:廣西馬山縣周鹿中學5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