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保停,李向東,王漢芳,岳俊芹,邵運輝,張德奇,楊 程,秦 峰
(河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 小麥研究所/小麥國家工程實驗室/河南省小麥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農(nóng)業(yè)部黃淮中部小麥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農(nóng)業(yè)部中原地區(qū)作物栽培科學觀測實驗站,河南 鄭州 450002)
小麥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其產(chǎn)量直接影響我國的糧食安全。河南省地處黃淮海平原,是小麥生產(chǎn)大省,在小麥的主要生長期內(nèi),長期受到干旱少雨的影響。因此,提升小麥抗旱能力,對我國糧食安全有重要意義。
獨腳金內(nèi)酯(Strigolactone,SL)是一種新型植物激素,1966年從棉花根系浸提物中分離出來,是一類小分子萜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在植物生長發(fā)育及適應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感知和信號轉(zhuǎn)導作用[1]。目前,已鑒定出多種獨腳金內(nèi)酯類似物,它們均含有1個三環(huán)內(nèi)酯(ABC-ring)和1個由烯醇醚鍵連接在一起的單環(huán)內(nèi)酯(D-ring),且天然獨腳金內(nèi)酯的D-ring嚴格保持不變[2-3]。獨腳金內(nèi)酯類似物對植物的種子萌發(fā)、叢枝菌根產(chǎn)生分枝以及抑制植物分枝方面有較好的效果[4]。研究發(fā)現(xiàn),獨腳金內(nèi)酯可以緩解大麥鎘毒害作用,緩解擬南芥、葡萄幼苗的干旱脅迫傷害,緩解油菜漬水脅迫傷害等[5-9]。獨腳金內(nèi)酯還可介導水稻、煙草的化感作用,參與調(diào)控水稻氮、磷、鉀等養(yǎng)分的利用[10-11]。高新梅等[6]、武亭亭[12]研究發(fā)現(xiàn),獨腳金內(nèi)酯可誘導小麥獨腳金內(nèi)酯基因表達。SEDAGHAT等[13]研究發(fā)現(xiàn),獨角金內(nèi)酯對干旱脅迫條件下小麥的光合代謝與抗氧化系統(tǒng)都有影響。綜上,目前獨腳金內(nèi)酯在小麥上的研究較少,且關于干旱條件下獨腳金內(nèi)酯對小麥產(chǎn)量的影響研究尚未見報道。為此,在干旱條件下,研究葉面噴施獨腳金內(nèi)酯類似物GR24對小麥光合特性、抗氧化能力和產(chǎn)量的影響,為干旱條件下小麥的生產(chǎn)管理提供理論與技術支撐。
試驗于2019年10月—2020年6月在河南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研究開發(fā)基地(113.7°E、35.0°N)進行。土壤類型為潮土,土壤含有機質(zhì)11.6 g/kg、全氮1.2 g/kg、速效氮79.5 mg/kg、有效磷11.0 mg/kg、有效鉀98.8 mg/kg。
供試小麥品種為鄭麥1860和鄭麥369,均由河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小麥研究所選育。GR24(C17H14O5)為Coolaber公司產(chǎn)品。
試驗于干旱遮雨棚內(nèi)進行,采用池栽種植,每個池子2 m2(1.20 m×1.67 m)。試驗設置噴施GR24處理(SL)和噴施清水處理(CK),GR24質(zhì)量濃度為3 mg/L,于小麥開花初期葉面噴施,每個池子噴施200 mL,具體試驗處理設置及代碼如表1。底施750 kg/hm2復合肥(15-15-15)和150 kg/hm2尿素(含N 46%),拔節(jié)期結(jié)合灌水追施尿素150 kg/hm2,拔節(jié)期之后通過可移動遮雨棚遮雨,使后期處于干旱狀態(tài)。每池種植6行,行距20 cm,10月18時播種,播量為240粒/m2。病蟲草害等管理按常規(guī)進行。
表1 試驗處理
1.3.1 光合特性 于2020年4月10日開始,每隔5 d取樣一次,直至5月10日。于9:00—11:00采用Li-6400便攜式光合系統(tǒng)分析儀測定小麥旗葉凈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氣孔導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胞間CO2濃度(Intercellular CO2concentration,Ci)、蒸騰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每處理測定生長一致、有代表性的旗葉5片,取其平均值。葉綠素相對含量(SPAD值)采用手持式葉綠素儀(SPAD-502)測定,每處理測定生長一致、有代表性的旗葉5片,每片旗葉于不同部位測定5次,取其平均值。
1.3.2 抗氧化能力 于2020年4月10日開始,每隔5 d取樣一次,直至5月10日。取新鮮葉片用于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過氧化氫酶(Catalase,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其中,SOD活性采用NBT法測定[14],CAT活性采用紫外吸收法測定[14],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染色法測定[14],丙二醛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14]。
1.3.3 脫落酸(Abscisic acid,ABA)含量 于2020年4月10日開始,每隔10 d取樣一次,直至5月10日。ABA含量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ELISA)測定[15]。
1.3.4 產(chǎn)量及其構(gòu)成因素 成熟期,調(diào)查小麥穗數(shù)、穗粒數(shù)、千粒質(zhì)量,每池小麥全部收獲、脫粒,折算產(chǎn)量。
數(shù)據(jù)整理使用Excel 2010,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 20.0。
2.1.1 SPAD值 如圖1所示,隨著生育進程的推進,鄭麥1860旗葉SPAD值總體呈下降趨勢,鄭麥369變化不明顯;葉面噴施GR24可增加2個小麥品種旗葉SPAD值,其中對鄭麥369的影響效果較鄭麥1860大。綜上可知,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能夠增加小麥旗葉葉綠素含量。
圖1 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對小麥旗葉SPAD值的影響
2.1.2 Pn 如圖2所示,隨著生育進程的推進,小麥旗葉Pn在4月20日前逐漸上升,而后有所下降。葉面噴施GR24對2個小麥品種旗葉Pn總體上均有增加效應,對鄭麥369的增加效應更明顯,尤其是4月25日之后。綜上可知,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能夠增加小麥旗葉Pn。
圖2 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對小麥旗葉Pn的影響
2.1.3 Ci 如圖3所示,4月25日之后,隨著生育進程推進,各處理小麥旗葉Ci變化趨勢一致;噴施GR24后,2個小麥品種Ci總體上均高于CK,但差異不大。
圖3 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對小麥旗葉Ci的影響
2.1.4 Gs 如圖4所示,隨著生育進程的推進,各處理小麥旗葉Gs總體上先升高,在4月20日達到峰值,然后快速降低,之后變化較小。葉面噴施GR24對2個小麥品種旗葉Gs總體上均有降低效應,其中對鄭麥1860的降低效果更明顯。
圖4 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對小麥旗葉Gs的影響
2.1.5 Tr 如圖5所示,隨著生育進程的推進,鄭麥1860旗葉Tr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趨勢,4月20日和5月5日達到2個高峰值;鄭麥369旗葉Tr總體上呈下降趨勢。噴施GR24處理2個小麥品種旗葉Tr均低于CK,鄭麥1860降低幅度更大。綜上可知,噴施GR24能夠降低小麥葉片Tr,且在不同時間段,對不同小麥品種的影響效應不同。
圖5 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對小麥旗葉Tr的影響
2.2.1 SOD活性 如圖6所示,隨著生育進程的推進,各處理小麥旗葉SOD活性先上升,于4月15日達到最高,之后變化較小。2個小麥品種噴施GR24處理旗葉SOD活性總體上略高于CK。
圖6 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對小麥旗葉SOD活性的影響
2.2.2 CAT活性 如圖7所示,噴施外源GR24對2個小麥品種旗葉CAT活性的作用效果不同。鄭麥1860噴施GR24 處理旗葉CAT活性在4月15日及之前低于CK,4月20及之后總體上高于CK,尤其以4月20—25日比較明顯。鄭麥369噴施GR24 處理旗葉CAT活性在4月25日及之前低于CK,4月30日及之后明顯高于CK。綜合來看,噴施GR24能夠提高小麥CAT活性,但針對不同品種不同時間的作用效果有一定差異。
圖7 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對小麥旗葉CAT活性的影響
2.2.3 可溶性蛋白含量 如圖8所示,各處理小麥旗葉可溶性蛋白含量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均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趨勢。噴施GR24總體上能夠提高小麥旗葉可溶性蛋白含量,其中對鄭麥369旗葉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提升效果較大。
圖8 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對小麥旗葉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響
2.2.4 MDA含量 如圖9所示,各處理小麥旗葉MDA含量變化趨勢類似,總體上均呈逐漸升高的趨勢。噴施GR24對2個小麥品種旗葉MDA含量均有降低效應,且隨著時間的推進,降低效應增大,尤其是鄭麥369在4月30日之后效應更大。
圖9 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對小麥旗葉MDA含量的影響
如圖10所示,各處理小麥旗葉ABA含量總體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與CK相比,噴施GR24總體上降低2個小麥品種旗葉ABA含量,鄭麥369在4月30日—5月10日降低更明顯。綜上可見,噴施GR24能夠降低ABA含量。
圖10 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對小麥旗葉ABA含量的影響
如表2所示,與CK相比,噴施GR24可顯著提高小麥籽粒產(chǎn)量,鄭麥1860產(chǎn)量提高7.4%,鄭麥369產(chǎn)量提高5.7%。分析產(chǎn)量構(gòu)成因素,噴施GR24后鄭麥1860產(chǎn)量的提高主要歸因于千粒質(zhì)量的顯著提高,提高幅度為7.0%;噴施GR24后鄭麥369千粒質(zhì)量也有所提高,但差異不顯著。由此可見,在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能夠提高小麥籽粒千粒質(zhì)量,進而提高小麥籽粒產(chǎn)量。
表2 干旱條件下噴施GR24對小麥產(chǎn)量及其構(gòu)成因素的影響
獨腳金內(nèi)酯是一種新型的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GR24是獨腳金內(nèi)酯的一種結(jié)構(gòu)類似物,具有較強的生產(chǎn)應用潛力,但目前在小麥逆境栽培領域的應用研究還較少。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噴施GR24能夠延緩小麥旗葉葉綠素的降解,提高旗葉Pn、Ci等,這與VISENTIN 等[16]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另外,噴施GR24處理小麥旗葉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總體上均上升,MDA含量下降,這與萬林等[17]、GHALEH等[18]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說明獨腳金內(nèi)酯能夠通過提高植株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過氧化水平,從而維持小麥植株在干旱條件下的正常生長。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噴施GR24對不同小麥品種的作用效果存在差異,噴施GR24對葉綠素含量、Pn、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的提高效果均以鄭麥369較大。此外,噴施GR24能夠提高小麥在干旱條件下的產(chǎn)量,主要歸因于小麥穗數(shù)和千粒質(zhì)量的提高。
綜合認為,獨腳金內(nèi)酯對干旱條件下小麥的生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進而促進產(chǎn)量的形成,但其對不同小麥品種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差異,其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