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總得去看看。
哪個城市曾留下你的足跡?你又曾站在哪片天空下遙望故鄉(xiāng)的方向?
離開時,你舍棄了什么?歸來時,你帶回了什么?
你站在世界一隅,你仍然是你。你已不再是你——你看過的世界都成了你。
飛鳥魚曾經(jīng)是我的作者。某一年,她突然人間蒸發(fā)!
待到我偶爾讀了她公眾號的文章,才知道她已人在日本。這并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是連根拔起、浴火重生——這個連一句日語都不會說的人,居然跑到京都去開起了民宿!
飛鳥魚的人生上半場,幾乎都是順心而為。即便是快40歲時升級做了母親,依然能夠游弋在自由與自我的區(qū)間,令人羨慕不已。她愛旅行、好交友,醉心于各國文化;開民宿,與來往客人留下或深或淺的情誼、或長或短的故事,是她的終極夢想。她說,只要內(nèi)心有那顆種子,便總有一日會開出花來。
我想,人的安全感,并非來自一成不變,而是源于始終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因此,她才能在被迫離開舒適圈的時刻,沒有慌張遲疑,反而篤定自信,對重構(gòu)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
因能隨心而動,所以自在花開。
因受疫情影響而空置了近一年的民宿“飛鳥魚の家”終于又接單了!一位來自瑞士的留學生C計劃入住6個月。下單前她想來周邊看看,我們便約在附近的超市見面。
C金發(fā)碧眼,來京都短期留學。一見面她就跟我抱怨說,日語太難了,到現(xiàn)在還是一句都不會說!我說,我也是啊。望著她疑惑不解的模樣,我笑了,告訴她:“我不是日本人,我是中國人。和你一樣,我也是一句日語都不會說就闖到京都來了!”“啊,原來如此!那你為什么來日本???”她追問道。
C的追問,不禁讓我陷入了沉思……
大學畢業(yè)后的我幸運地趕上了國內(nèi)房地產(chǎn)行業(yè)高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工作一路順風順水。業(yè)余旅行、碼字,玩著、寫著,還意外出版了一本當年很暢銷的書。原以為可以一直這樣自由自在過下去,沒想到工作發(fā)生了意外變化,我不得不思考下一步何去何從。
我想,上天“ 逼”我離開舒適圈,一定有它的用意吧,倒不如趁機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卻還沒做的事。我一直因沒能出國讀書而遺憾,可當我快40歲有了娃之后,壓根兒就不敢再想這事。那我出國生活總可以的吧,不用考試的那種?我掰著手指數(shù)著自己去過的國家:從2006年開始,我走遍了日、韓、澳洲、美國、歐洲大大小小近30個國家和地區(qū)。如果讓我選擇一個地方住下來,那一定是日本的京都,沒有其他選項。
京都,讓我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這個城市三面環(huán)山,鴨川、桂川兩條河流綿延城間,用“山清水秀”來形容甚是恰當。那里的街道,和我從小生活的天津五大道一樣,安然而有質(zhì)感?;蚬爬匣虼匦碌哪驹烀窬?,門口有鮮花也有雜物,那種濃郁的人間煙火氣,讓京都成為全球最受旅行者歡迎的城市。
公元794年,恒武天皇遷都至京都(舊稱平安京)。當時的平安京分為左京和右京,左京模仿中國唐朝時的洛陽城修建,右京則模仿長安城修建。后因右京地處沼澤,風水不好,發(fā)展緩慢,便以左京為中心發(fā)展壯大起來,故京都也雅稱“洛陽”。去京都,舊稱“上洛”;京都人自己回京都,則稱“歸洛”。足見“洛陽”二字何等深入人心。時至今日,“洛”的痕跡依然可見。我第一次來京都旅行時,在東寺門口遇到一隊長跑的學生,他們校服上的徽章便是“洛南高中”。后來才知道,那是京都著名的私立學校,百姓皆以家有洛南高中的“牛娃”為榮。
從中國隋朝開始,日本開始全方位接受中國文化;大唐文明更是猶如旋風一般席卷日本,由貴族階層滲透至民間里巷。日本的制度、思想、城建、文學、藝術(shù)、風俗習慣等方方面面,無不留有中國印記。后來,我到京都的第一個新年,曾到鴨川三角地的下鴨神社觀看新年例行活動——蹴鞠。蹴鞠在1400多年前的飛鳥時代和佛教一起從中國傳入日本,盛行一時。后來隨著現(xiàn)代足球的傳入,傳統(tǒng)蹴鞠逐漸沒落。1903年,日本明治天皇以保留傳統(tǒng)文化為目的設(shè)立“蹴鞠保存會”,“保存會”運轉(zhuǎn)至今。我看著那些頭戴黑帽、身著長衫等日本傳統(tǒng)貴族服飾的“保存會”會員們,在新年的陽光下一次次將“鞠”高高踢起,恍惚間夢回大唐,心中油然而生一種“今夕何夕”的感喟——日后,這種感喟又曾多次發(fā)生,我發(fā)現(xiàn)自己到了京都后,反而有一種更深切的愿望,想要好好地了解中國。
另外一個重大的問題是:到了日本,我要做什么?
作為國內(nèi)第一批沙發(fā)旅行的倡導者,我從2006年開始就把家門敞開,把房間讓給來天津旅行的各國客人免費居住。作為交換,我足不出戶,就收獲了他們的故事和或長或短的友誼。后來,我也在世界各地的旅行中住在當?shù)厝说姆孔永铩忻赓M的,也有收費的,但無一例外頗感愉悅并印象深刻。現(xiàn)在,每每回憶起那些旅行,首先躍入腦海中的,不是某個景點,也不是某種美食,而是我曾經(jīng)遇見的那些形形色色的房東和他們溫暖的家。
日本民宿迄今已有百年發(fā)展史。1960年后日本經(jīng)濟進入高速發(fā)展期,帶動了大眾休閑旅游業(yè)的興起,民宿數(shù)量激增,鼎盛時期全國民宿多達兩萬家。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jīng)濟泡沫破滅,民宿業(yè)也一蹶不振。進入21世紀,隨著經(jīng)濟回暖以及日本政府“觀光立國”政策的提出,外國游客不斷涌入,民宿業(yè)枯木逢春,再次迸發(fā)生機。為進一步發(fā)展和規(guī)范民宿業(yè),2018年6月,日本《住宅宿泊事業(yè)法》實施,這意味著民宿經(jīng)營正式合法化。
身在異國,投資房產(chǎn)運營民宿能否做到專業(yè)化和規(guī)范化,是像我這樣的外國人是否可以進入這一市場的重要考量因素。經(jīng)過多方了解,我確認外國人是可以像日本人一樣購買房產(chǎn) (除貸款政策外,其余幾乎無差別)并同時擁有土地權(quán)和建筑物使用權(quán)的。買賣流程全國一致,中介費全國一個標準??梢再I地建房,也可以購入現(xiàn)成的房屋。購買房屋后,可委托專業(yè)人士幫助申請民宿營業(yè)執(zhí)照。雖然民宿政策在日本各地略有不同,且在京都申請民宿營業(yè)執(zhí)照的難度在逐年增加,但只要符合規(guī)范,無需托人拉關(guān)系,也無需多花一分錢,都可以順利拿到營業(yè)執(zhí)照。
把所有這些功課做好之后,我下定了決心:去自己喜歡的城市開民宿。人生下半場,我要換個活法!
一個當?shù)厝硕疾徽J識,認識地產(chǎn)中介就好;日語暫且不會說也沒關(guān)系,至少學會了五十音圖的平假名。我就這樣憑借超級好的心態(tài)來到了京都,滿懷期待地開啟了我的人生下半場。
相較于美國、加拿大等國移民動輒要等上好幾年,我從注冊公司到簽證獲批的流程可以說神速——只用了4個月左右的時間。注冊資本只要500萬日元(相當于30萬人民幣左右),注冊日過后,資金即可使用。經(jīng)營范圍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設(shè)定,隨便你做貿(mào)易、做民宿、開餐廳!
然后就是申請經(jīng)營管理簽證的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關(guān)鍵點,是要向出入境管理局提交一份事業(yè)計劃書,說明你的公司未來的業(yè)務方向、收入來源、收益預測等。其實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要預估一下能向日本政府納多少稅,能否長期穩(wěn)定地生活下去。一般情況下,簽證的獲取并不難,難在日后簽證的更新。第一次簽證一年到期后,要根據(jù)公司的經(jīng)營流水、利潤情況、在日居住的時長等酌情續(xù)簽。一般第二年更新時長為1年,第三年為3年,此后是5年。滿5年有機會申請日本國籍,滿10年可申請日本長期居住權(quán)——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綠卡”。拿到經(jīng)營管理簽證,就等于擁有了和日本國民一樣的福利待遇,直系親屬可申請家族簽證,共同享受日本的教育、醫(yī)療等各項福利。2020年疫情期間,日本政府補貼每人10萬日元(相當于6000元人民幣),補貼中小企業(yè)每家200萬日元(相當于12萬元人民幣)。這些福利政策,我們作為持有長期簽證的外國人均可同樣享受。
將經(jīng)營民宿作為公司未來的主營方向后,在地產(chǎn)中介的推薦下,我又意外買到了一棟剛剛改造好的二層獨立別墅。原本只是順路去看的房子,沒想到我和先生卻對它“一見鐘情”。站在那棟房子前,我渾身舒坦,認定這就是我們以后的家——現(xiàn)在的“飛鳥魚の家——冷泉汀”。我們最初的想法是,平日自己在這里居住,旅游旺季時騰出來做民宿;如果生意興隆,我們就再考慮購置純自住用房。
此前我曾聽聞一句戲言:日本有兩種人——日本人和京都人。面對新生活,我遇到的頭等問題就是如何和京都人交往。日語零基礎(chǔ)也就罷了,該如何應對千年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京都人骨子里的傲氣和風雅呢?我暗暗覺得這一關(guān)恐怕是不好過。
日本NHK電視臺出品過一部叫做《京都人秘密的歡愉》的紀錄片,講的是一些虛構(gòu)的小故事加上對京都人的采訪,從語言、姻緣、傳承、怪談、時令、節(jié)氣、飲食、水、月亮、櫻花等各種角度剖析京都的風土人情,非常好看。但看完這片子,我對與京都人打交道更加心生疑懼:京都人連外地人都看不上,對像我這樣不會日語的外國人,根本就該是排斥的吧。劇中還有個有意思的情節(jié),說的是日本人講究禮尚往來。一次,一個男孩兒給鄰居送了一個上品哈密瓜(哈密瓜在日本是超級貴的水果),鄰居不僅不開心反而生氣了,說道:“我送給你的只是糕餅,你不該回贈如此貴重的禮物!”哈密瓜簡直不要太委屈——居然被硬生生地退了回去。男孩兒母親把孩子罵了一頓,責令他把哈密瓜切成片,取了兩片送給鄰居,鄰居便樂顛顛地笑納了。
日本人不僅平時愛送禮,搬到新住處時更要給周圍鄰居送禮,算是打招呼——“初到此處,打擾大家了,請多多關(guān)照”的意思。打招呼的范圍有默認的規(guī)則,以一戶建(就是我們??吹降娜帐姜毩e墅)來說,一般是左右兩鄰和對面的三戶人家;公寓的話,一般是左右兩鄰和正上方、正下方的住戶;當然,還要包括公寓管理員在內(nèi)。
入鄉(xiāng)隨俗。一入住新居,我就開始琢磨著給鄰居送禮的事。我準備了中國茶,附上一張問候卡片,請日語老師代寫了幾句話,算是“初來乍到,請多關(guān)照”的告白,卻始終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如何鼓足勇氣敲響第一家鄰居的門。
我把老公和孩子送回中國的那天晚上,正獨自為熱鬧的新屋一下子變得空空蕩蕩而黯然神傷,門鈴突然響起,原來是隔壁的安井太太來訪。她握著我的手說:“很高興認識你啊,房子終于有人來住了?!边@些句子,她是用簡單的英文表達的,為的是讓我聽懂。她應該算是我認識的第一個京都人,不僅會說英文,還對我如此熱情,一時間竟讓我激動得不能自已。我抹著眼淚,趕緊把準備好的禮物拿出來送給她。這下輪到她激動了,一個勁兒說:“哎呀這可怎么好,我什么禮物都沒有準備?。 蔽腋嬖V她“您的到來就是我最好的禮物”,她也許不能完全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我是發(fā)自真心地這么覺得。
她寫下自己的名字,標好假名發(fā)音,留下電話,告訴我有需要可隨時聯(lián)系她。原來,她平時和兒子一起生活在大阪,只是偶爾“歸洛”。安井太太溫暖的眼神,成為我異域新生活的一道光;那張寫下她名字和電話號碼的紙條,我一直保存著,它讓我在面對嶄新到不知如何下手的瑣碎日常時,多了一分勇氣。
后來每次再遇見安井太太,我們總會聊上幾句。彼時,我已能說簡單日語,而她眼睛里的溫暖從未改變。我想,關(guān)于京都人冷漠的傳言并非完全屬實。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在哪里不需要交付真心呢?我在京都的新生活才剛剛開始,我和京都人還有好多故事要發(fā)生。開啟異國新生活,磕磕絆絆總是正常的;要不要將其稱為“困難”,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