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3050顯卡和第11代酷睿i5處理器都是新登場,所以,本文主要回答三個問題:
●RTX3050性能到底如何,相對于之前的1650Ti,游戲性能提升了多少?
●第11代酷睿i5 11400H應用表現(xiàn)如何,相比上代6核i7提升了多少?
●微星GF66這款游戲本如何,有何優(yōu)缺點?
NV官方給RTX 3050劃定的功率范圍是35w~80w,且這甲說的功耗還沒包合10w~15w的動態(tài)功率增益。不過微星GF66的RTX 3050并非80w+15w的滿血版,單負載、雙負載、跑游戲,功率都是穩(wěn)定的60w。
處理器,單負載下,i5 11400H爆發(fā)狀態(tài)63w左右,穩(wěn)定狀態(tài)60w。單考全核最高頻率3.82GHz左右,鑒于i5 11400H全核最高頻率為4.1GHz,所以GF66的這顆i5實際上也沒跑滿,也還不能代表“最強的i511400H”(當然能跑滿的可能是鳳毛麟角甚至不存在)。
簡言之,微星GF66性能釋放算是中規(guī)中矩的,處理器和顯卡都不算最強釋放。
只是,這個控制中心界面是中文的,為何軟件名不取個中文?奇特。
對比用處理器:同為6核12線程的第10代酷睿i710750H,基礎頻率26GHz,單核爆發(fā)最高頻率5.0GHz。另外這顆第10代i7處理器的爆發(fā)功率為78w,穩(wěn)定功率為65w,都比GF66這顆第11代i5高,這樣的測試更能說明第11代的性能增幅。
我們一直說“Adobe全家桶,英特爾有優(yōu)勢,但Ae例外,核心數(shù)量更多的AMD是有優(yōu)勢的?!北热缜捌谠u測的華為MateBook16,R75800H處理器,54W穩(wěn)定輸出,這個測試耗時16分鐘。而i5 11400H在使用處理器方案(集顯和獨顯都絲毫不加速)時,耗時竟然只要13分52秒!這一點,有點顛覆我們的認知了。
對比的GTX 1650Ti來自聯(lián)想Y7000,i7 10750H處理器,由于該機性能釋放很好,所以1650Ti就是最好成績了(比如就比R7 4800H/1650Ti的R7000幀速高很多)。而微星GF66的RTX 3050不是高功率版本,處理器性能釋放也不是最強的。
塑料機身,22kg,黑色主體,不難看。A面的暗紋龍盾Logo也比較內斂??傮w來說有點設計感,至少比宏暮的暗影騎士好看。
屏幕可接近180度放倒,這一點很棒。鍵盤背光似乎是單色,在這個級別的機型中常見,屏幕是144Hz高色域霧面且屏和主機面的銜接處設計得比較靈動,不呆板。觸控板定位很準確,操作起來很舒服,這個級別的機器能有這樣手感的觸控板沒有想到。
該機的問題主要在鍵盤上:右側的數(shù)字小鍵盤區(qū)域以及光標鍵被壓縮了,按鍵小。另外,F(xiàn)n按鍵在空格鍵左側沒有,只有右側有,而有些默認功能按鍵要配合Fn使用,一瞬間我不知道該如何放手了,哪只手在上哪只手在下呢……當然猶豫也就是兩秒的事情。達3個。其中,左側的USB20口(灰色)適合插接鼠標然后繞線到右側——這是我喜歡的設計。
值得挑剔的是USB Type C是5Gbps接口而非10Gbps接口。當然,用SSD移動硬盤(10Gbps的盒子)實測傳輸速度也有近400MB/s,也足夠快了。
溫度部分表現(xiàn)完美,考機1小時c面溫度也不高,最高處在中部,而wASD按鍵區(qū)域最高37℃,比人正常體溫高1℃,且由于是塑料C面,基本無熱感。腕托區(qū)域和觸控板溫度甚至和室溫相同,很好。
內部整潔,一大一小兩個風扇,四熱管,三出風口。有2.5英寸拓展位。內存插槽是2根疊起來的。
內存是SK海力士(現(xiàn)代)雙面8顆粒的,穩(wěn)妥。SSD是WD的SN530,OEM常見,溫度低,速度穩(wěn)定。配件散熱方面舍得給料,這一點很不錯。
總體來看,很規(guī)整的機型,規(guī)整的設計,規(guī)矩的性能,絕不拉胯,而得益于3050和第11代酷睿i5“雙新動力”,還有144Hz高色域屏,一般性的應用、專業(yè)應用的學習階段,還有游戲需求,都是妥妥滿足的。
而除了價格實惠,該機還有個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無需預約搶購,現(xiàn)貨買得到”!說到這里又想說兩句粗話,之前又有兩個老讀者給我說,他們折騰了3個月,一臺機器都沒搶到,什么世道啊!現(xiàn)在筆記本市場這種類似于耍猴的預約搶購風真的太糟糕,成體驗毒瘤了。不要說什么手機也如此,大家千萬不要習以為常,就是要和不正之風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