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澗村
在添越之前,大眾集團旗下的大眾品牌和保時捷品牌就在國內(nèi)市場投放了PHEV車型:途銳e-Hvbrid和卡宴E-Hybrid,它們都搭載了2.0T內(nèi)燃機+電機的動力系統(tǒng),純電續(xù)航50公里左右。而與前兩者不同的是,添越PHEV搭載的是3.0T內(nèi)燃機+電機的動力系統(tǒng),發(fā)動機是大家熟悉的最大功率340馬力、峰值扭矩450?!っ椎哪桥_,與最大功率128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的電動機配合后,系統(tǒng)的總功率達到了449馬力、峰值扭矩700?!っ?,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5.5秒,最高時速254公里。
新車搭載容量為17.3kWh的鋰離子電池,位于車輛后備廂備胎的位置。而電機位于發(fā)動機與變速箱之間,通過串聯(lián)的方式將電動力與內(nèi)燃機動力混合輸出。同時,增加了E-MODE電動駕駛模式(“保持模式”用于內(nèi)燃機形式保持電力,“混動模式”用于均衡駕駛,“電動模式”用于純電行駛),而這三種模式又可以與添越本來就有的賓利模式/舒適模式/自定義動態(tài)模式進行混搭,從而在省油與性能之間,將這套動力系統(tǒng)發(fā)揮到極致。如果說家用車的混動系統(tǒng)傾向于省油,超跑的混動系統(tǒng)傾向于性能,那么添越PHEV則兩者兼得。
在產(chǎn)品說明會上,賓利的講師向我們提供了一個信息:賓利車主每天通勤的路程在48公里左右。結合添越50公里的純電續(xù)航,那么他們完全可以每天都以純電模式行駛,在燃油經(jīng)濟性和NVH方面,相較內(nèi)燃機車型都提升不少。
我們的試駕從酒店的停車場開始。還沒上車,我就發(fā)現(xiàn)了個有趣的現(xiàn)象:試駕車的牌照有“浙”、“云”、“閩”、“晉”、“遼”。它們都是賓利從全國4S店調(diào)集過來的試駕車,想必這些地方也將成為添越PHEV銷售的主力地區(qū)。(PS:是不是缺了一輛“川A”呢?)
新車的外觀和內(nèi)燃機車型基本沒有區(qū)別:鉆石切割大燈、超高溫塑型工藝翼子板繼續(xù)保持著賓利高水平的制造工藝。
如果有“熊孩子”不小心劃到了翼子板,雖然它是一塊完整的金屬,但維修的時候最多能算到11個面,看來超美的外觀隱藏著超高成本的代價(別想了,誰能修得了這個,直接換新的吧)。
對了,前車門上裝點的“Hybrid”字樣是它低調(diào)的身份銘牌。說了這么多,恐怕除了一張綠牌,普通人也看不出這是一輛新能源車。一直到車尾側面,才能看出有充電口的存在。添越PHEV搭載的電池較小,快充時間為2.5/小時,慢充則為7.5小時。
來到車輛內(nèi)部,也和它的內(nèi)燃機兄弟一樣,典型的賓利內(nèi)飾設計,并沒有因為新能源車的身份進行改變。唯一一點不同在于位于中央扶手區(qū)的模式切換按鈕,如今增加了E-MODE按鈕,方便駕駛者切換模式。
在繞車講解的環(huán)節(jié),講師保持傳統(tǒng),將空調(diào)出風口開關的按鈕“擰”下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添越PHEV車內(nèi)看起來像真皮、像木頭、像金屬的部位,都無一例外是真材實料。
甚至為了滿足“強迫癥”消費者的需求,門板到手套箱上面的木紋都能直接對上,代表它們?nèi)〔淖酝粔K木頭。用手感受一下,就是厚重的木板、冰涼的金屬和溫潤的皮革,它們散發(fā)著各自的味道,在你的鼻腔中匯集,最后得出的結論是:這味兒很英倫,這味兒絕對不便宜。
巧的是,之前添越V8車型的中國媒體試駕,也是我去參加的。因此,正好借此機會,一來說說添越PHEV的駕乘感受,二來分享一下插電混動與內(nèi)燃機車型的不同感受。
前面提到靜態(tài)方面添越PHEV與內(nèi)燃機車型并無巨大差別,但在啟動車輛后,區(qū)別就逐漸體現(xiàn)出來了。在起步時PHEV會以純電模式行駛,而只要電力足夠,且控制好油門踩踏深度,電動機能夠推動車身加速到135公里的時速,完全滿足了國內(nèi)法規(guī)的最高速度。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內(nèi)燃機運轉的振動和噪音,沒有變速箱的頓挫(當然內(nèi)燃機車型也幾乎察覺不到),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體驗。配合賓利一直以來優(yōu)秀的隔音降噪表現(xiàn),我說添越PHEV是馬路上最安靜的SUV應該沒人反對了。
當車動起來后,可以在中控屏上調(diào)出能量流顯示界面。純電行駛是綠色,內(nèi)燃機輸出是橙色,而兩者還可以同時輸出,在界面上簡潔明了。
雖然是一輛混合動力車,但賓利在造這款車時的一些理念還是與其他廠商有些不同。例如:添越PHEV沒有動能回收強度的調(diào)節(jié)選項,想必工程師還是偏傳統(tǒng),想盡量保持賓利開起來的那種順滑感,顯然這種情況下有拖曳感的動能回收就不太合適了;運動模式下電驅動模式被禁用,只有內(nèi)燃機工作,這部分的感受隨后分享;在使用除運動模式以外的模式時,添越PHEV支持混動系統(tǒng)與其他三種模式搭配。工程師在油門踏板上做了一個限位,能夠讓駕駛者明確感受到電力驅動和內(nèi)燃機驅動的分界線,便于施展“黃金右腳”大法。當你不需要強動力時,用電;當你需要急加速時,踩過那個分界點,內(nèi)燃機就會加入提供更多的動力,即使純電模式下也是如此。
省油只是一個開始
給文章取這么個標題,我承認有些凡爾賽。事實上從售價來看,添越PHEV的起價(238.5萬元)只比V8車型的起價(249.9萬元)少了11.4萬元,兩者加上選裝之后的落地價都會超過300萬元。真為了省油買PHEV,我為你的環(huán)保意識感動流淚。
在添越PHEV之前,我們從來不會把賓利和省油這個屬性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的這輛試駕車僅行駛了1600公里,還處于磨合期,但平均油耗僅為9.9升/100公里,且一次加油+充電,能夠提供超過800公里的續(xù)航。
它的出現(xiàn),顯然不是省油這么簡單。它為新能源市場提供了一個超豪華SUV的選擇,也為潛在的賓利車主提供了區(qū)別于內(nèi)燃機的全新駕乘體驗。
2030年,賓利將實現(xiàn)全系產(chǎn)品純電化。而從內(nèi)燃機到電動車,添越PHEV正是它們之間連接的橋梁。說到這里,我不禁為賓利捏把汗:要在添越PHEV的基礎上,將豪華駕駛體驗提升到一個新高度,他們會有怎樣的黑科技呢?
我們的試駕路線既有高速,也有城市道路和山路。與550馬力的V8車型比起來,由于V6“只有”340馬力,加上電池組和電機帶來的額外重量,即使擁有449馬力的綜合最大功率,添越PHEV和V8車型在加速能力和儲備功率上仍有明顯的區(qū)別。但這也是和V8車型對比,在馬路上添越PHEV還是比大多數(shù)車動力要強的。在它身上,少了V8的狂暴,多了一分文靜。另外PHEV可以使用95號汽油,而V8則需要98號。
PHEV的底盤則與V8車型完全相同,前雙叉臂,后多連桿,搭配空氣懸架帶來的駕乘感受,舒適中保留了運動元素。雖然是賓利,但是不要期望開著它上路帶來的路感就像路重新鋪過一樣,它骨子里面的運動基因時刻在發(fā)揮著作用。如果說狀況不太好的路面提供的是一些尖銳、讓人煩躁的顛簸,那么在這套空氣懸架的加工下,它們再傳到乘客身上就明顯被磨去了棱角,溫潤了許多,當然,它們還是存在的。
底盤提供精確但又被過濾過的路面信息,方向盤順滑轉動的同時,擁有豐富的反饋。作為駕駛員,雖然面對著這樣一個質量超過2.6噸的大塊頭,但開起來仍然富有樂趣。試駕車選裝了48V主動式防傾桿,在彎道中給予車身充分的支撐。由于車身的重心轉移不會拖泥帶水,堅決且利落,駕駛者的信心得到進一步強化。它讓有駕照的人愛上了駕駛。
不過,由于推重比較V8車型更小的原因,即使裝備了相同的8AT變速箱,添越PHEV會比V8車型更頻繁降擋,來換取更大的推力。如果開過V8再來開PHEV,會覺得動力剛剛夠用;但沒開過V8,則會覺得PHEV的動力是恰如其分的。
另外一個值得談到的點是PHEV的剎車腳感。由于需要加入動能回收,插電混動的車剎車腳感往往都不太好,體現(xiàn)在前段回收動能剎車軟,后段機械剎車介入剎車力度一下上來,很不線性。但這些問題在添越PHE讓不存在,它的剎車腳感和V8車型一樣好。
從乘客的角度出發(fā),添越PHEV在NVH方面都獲得了提升,在電動模式行駛時,是更舒適的添越。中期改款后,添越的后排空間相較之前有了明顯提升,它會讓乘客愛上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