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玲
【關鍵詞】優(yōu)質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病;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
會受到慢性咳嗽、咳痰、氣短、呼吸困難、喘息、胸悶等不適癥狀的嚴重影響,進而造成患者出現(xiàn)許多負面心理,對疾病的康復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必須要探尋合適的護理對策,來幫助患者改善負面心理,并且提高其生活質量,促使其可以積極配合相關的治療。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9年12至2020.12時間段內,擇取80名患者需要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確診患者,并且在確定并簽署同意書后,采取隨機平分的方法,劃分為每組40名患者的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31歲~82歲,平均年齡(52.26±6.74)歲;研究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32歲~83歲,平均年齡(53.68±7.62)歲。另外,在調查前,需要對精神障礙、患有其他器官疾病的患者進行排除。
1.2方法
1.2.1對照組行傳統(tǒng)護理。即了解患者病史、協(xié)助檢查、定時查房了解患者情況等。
1.2.2觀察組行優(yōu)質護理。具體為:第一,心理疏導:護理人員應該定時與患者溝通,對其出現(xiàn)負面心理的原因做出全面了解,隨后,保持耐心、親切的態(tài)度,積極為患者鼓勵、打氣。同時,可以指導患者采取與病患之間交流、聽音樂等方法,將其注意力轉移,確保其能夠改善負面心理。第二,生命指標監(jiān)測:隨時觀察患者血氧飽和度、心率、呼吸等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需要向主治醫(yī)師及時上報與溝通,并且配合主治醫(yī)師做好相應的處理工作。第三,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的床旁,采取通俗易懂的語言,從而詳細向患者與家屬對此次治療的程序、方法、作用進行講解。并且向其展示在本院成功治療的案例,將其安全感、信任感增強,消散其緊張、擔心治療失敗的心理,提高其配合治療的信心。第四,基礎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需求、病情程度,從而為其制定針對性、專業(yè)性的基礎護理方案。例如:定時對患者的皮膚與口腔進行清潔、協(xié)助患者上廁所、配合患者完成檢查等,從而確?;颊吣軌驅ψo理人員的工作感到滿意,改善心理狀態(tài),提高依從度、滿意度、配合度。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改善心理狀態(tài)的情況。選取兩個量表,即焦慮評分量表(SAS)以及抑郁評分量表(SDS)。在每個量表中,共計包括20個項目,分值為1分~4分,100分為滿分,患者抑郁焦慮狀態(tài)越嚴重,得分越高。(2)根據(jù)健康測量量表(SF-36)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單項功能量表(認知、軀體、社會),總分100,分值高表示生活質量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病存在反復發(fā)作、病程長等特征,主要包含哮喘、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會造成患者血液黏稠,并且異常增多紅細胞,增加栓塞的幾率。同時,炎性介質對呼吸道產生刺激而出現(xiàn)痙攣,會導致呼吸道阻塞的方式,造成呼吸困難、氣促等癥狀的發(fā)生。病痛的折磨,會造成患者心理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情況,不僅會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病情的盡快康復[1]。因此,必須要及時為患者選取適宜的護理方式,來幫助患者盡快緩解負面心理、維護其生活質量。而針對優(yōu)質護理而言,屬于當前醫(yī)學事業(yè)在不斷發(fā)展過程中所誕生的新興產物,能夠始終將患者放置于核心、主體地位,從而將其恢復心理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量的實際需要作為根據(jù),向其展開全面、專業(yè)、針對的護理服務,進一步提升護理的人性化。
本文調查后發(fā)現(xiàn),研究組采取優(yōu)質護理,可以顯著改善心理狀態(tài),達成更高的生活質量,均強于對照組(P<0.05)??梢哉f,優(yōu)質護理的運用,可以確保患者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面對治療,在加快其康復速度的同時,維護其生活質量。可行性、有效性較高,在臨床護理中,存在推廣、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