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東
【摘要】課程是教育的核心,有什么樣的課程就有什么樣的教育。要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wù),首先必須在德育活動課程上下功夫。我校作為小學、初中一體化的學校,筆者近年來在學校管理中,以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為契機,以“傳承紅色基因,勇?lián)耸姑睘榈掠ぷ骼砟?,推動學校黨建工作和教育教學工作深度融合。以黨建為引領(lǐng),構(gòu)建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包括五個模塊:學百年黨史,立報國之志;品紅色經(jīng)典,抒家國情懷;尋英雄足跡,承先烈遺志;不忘建黨史 共繪英雄情;童心永向黨,法護我成長。通過五個課程板塊以及學、誦、演、繪、悟、行等德育活動形式,幫助師生深入學習黨史,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促進學校德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推進立德樹人的深度實施,活化德育工作過程,提高德育工作實效,促進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shè)。
【關(guān)鍵詞】黨建;中小學德育;活動;課程;實踐
當前一些學校的德育活動表面上開展得轟轟烈烈,但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是缺乏德育活動課程的靈魂,缺乏時代感和鮮活性。而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光輝歷程,其中大量的史實論證了中國共產(chǎn)黨成為我國執(zhí)政黨的必然性,詮釋了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lǐng)全國人民邁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以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為契機,我校開展了一系列以愛黨、愛國為主題的德育活動。
一、學百年黨史,立報國之志
為了激發(fā)莘莘學子學黨史、知黨史的熱情,激勵學生從黨的篳路藍縷的歷程中,汲取“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力量,提高“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認識,樹立理想信念?!皩W百年黨史,立報國之志”這一德育活動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師生同看黨建視頻。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從熟悉的身邊事物了解黨的先進性,組織師生同看我校的黨建宣傳片《黨建定航? 立德樹人——培英實驗學校黨建工作的四張名片》。師生們感受到黨員先鋒就在身邊,黨的關(guān)懷縈繞心間。
第二,師生共學建黨歷史。我校黨建的負責人介紹了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的艱苦歷程,并激情豪邁地為師生朗誦毛澤東的《七律·長征》,讓師生走進了崢嶸的歲月,感受到了黨的堅韌與偉大。
第三,“童心向黨,我為學校添光彩”主題演講比賽活動。從小學部六年級推選出來的優(yōu)秀學子,談愛校頌黨恩,或娓娓道來、或激情飛揚、或沉穩(wěn)大方,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自己的愛校感想,抒發(fā)了自己的愛黨情懷,獲得了師生的陣陣掌聲。初中部兩位學姐作為特邀嘉賓,訴衷情展風采,分享了在初中部學習生活的點滴和收獲,表達了自己對學校的熱愛之情。讓學生感悟到到“胸懷千秋偉業(yè),恰是百年風華”的人生意義。在學習生活中,不忘追憶革命崢嶸歲月,常念革命英雄紅色精神,立志積極向上,愛家愛校愛國,成家國之棟梁,為黨之興盛、國之繁榮,作出自己的貢獻。
“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一系列扎實有效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在我校廣大師生心中厚植下了愛黨愛國情懷,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工作熱情。激發(fā)他們不負使命,勤學習、強本領(lǐng)、甘奉獻,為實現(xiàn)中國夢奉獻自己的力量。
二、品紅色經(jīng)典,抒家國情懷
紅色經(jīng)典是重要的德育課程資源,我校深入挖掘紅色經(jīng)典中的德育元素,開展德育活動,弘揚革命精神,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營造校園書香氛圍,書香潤心靈,閱讀促成長。
我校每年3-4月開展“品紅色經(jīng)典,抒家國情懷”這一德育活動,進行經(jīng)典誦讀展演。如,二年級《中國人·中國話·中國字》的誦讀展演:中國,一條盤踞世界之巔的巨龍。中國人,堂堂正正,頂天立地;中國話,鏗鏘有力,悅耳動聽;中國字,方方正正,光彩奪目。二年級學生的精彩表演,不僅抒發(fā)了心中濃厚的民族自豪感,更在每一位學生心中播下愛國的種子;如五年級《念奴嬌·赤壁懷古》《滿江紅·怒發(fā)沖冠》等詩詞展演:回望歷史,一幕幕金戈鐵馬;仰望蒼穹,一曲曲精忠報國。戰(zhàn)場的硝煙,隨風消散;愛國的情懷,永遠銘記。五年級學生扣人心弦、震撼心靈的誦讀,把大家的思緒帶回到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激昂的鼓聲,敲醒了學生們心中的愛國情懷;六年級學生的經(jīng)典誦讀展演:從《少年中國說》里,嘆長夜漫漫無止境;從《紅船頌》里,感受革命火種熊熊耀中華;從《長征組歌》中,悟中華兒女錚錚鐵骨多英豪;從《我和我的祖國》里,品神州大地美如畫。學校師生自編自導的朗誦節(jié)目《弘揚紅船精神·傳承紅色力量》,生動再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浴血奮戰(zhàn)的革命瞬間,讓學生在精彩的誦讀節(jié)目中再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100年披荊斬棘、100年風雨兼程,重溫共產(chǎn)黨人走過的崢嶸歲月。學生們飽滿的精神面貌、厚重的愛國情懷、澎湃的愛黨熱情,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品紅色經(jīng)典 抒家國情懷”經(jīng)典誦讀活動課程,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黨和祖國的熱愛,激發(fā)了學生們學習黨史、誦讀經(jīng)典的興趣,更展現(xiàn)出愛黨愛國、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風貌。
三、尋英雄足跡,承先烈遺志
為弘揚革命傳統(tǒng),磨礪奮進決心,我校開展“尋英雄足跡,承先烈遺志”德育活動。
楊柳低垂寄哀思,松柏靜穆悼英靈。我校挖掘清明節(jié)這一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組織少先隊大隊和黨員同志,前往廣州市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進行祭掃活動。一座座石碑肅立,棵棵松柏無聲。陵園里長眠的,是在1911年廣州起義中犧牲的72位愛國志士。
在鼓號聲中,全體隊員和黨員表情凝重,滿懷著崇敬的心情跨上石階,在烈士碑前站定,保持肅立。鼓號隊演奏《出旗曲》,向烈士敬獻花圈。花圈的支架、紙花和挽聯(lián),全都是我校師生手工完成的?!疤一t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睙o限的哀思化作堅定的信念,美好的心愿編成潔白的花環(huán),像一顆顆美麗的心靈,一曲曲純真的贊歌,獻給敬愛的先烈,告慰英雄的忠魂。在旭陽之下,在青松翠柏之中,全體師生默哀三分鐘,緬懷烈士的英雄事跡,感念志士的偉大精神,無限敬意與哀思、雄心和壯志,盡寓其中。
浩浩國殤,揚民族正氣;云云英靈,鑄國之魂魄。學生們在莊重的祭奠儀式中,在演講中,在校友史堅如烈士的英勇事跡學習中,感悟到:沒有革命先輩們于亂世中的挺身而出,沒有他們“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無私奉獻,又哪來當今的幸福生活呢?當今的中國,也有無數(shù)平凡而偉大的人鞠躬盡瘁、為國付出,他們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生為新時代的少年,應(yīng)該志存高遠,以先烈為榜樣,用自己的熱情,自己的血汗,自己的才智,讓國旗更鮮紅,五星更閃亮,讓祖國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