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婕
更衣室是用于更換衣服的室內(nèi)獨立空間,在足球、籃球等體育報道里,它有特殊的意義,被證明是確有影響力又無法準確評估的變量,能對整個隊伍產(chǎn)生極大影響,或是團結(jié)的表現(xiàn),或是失敗的根源。
可簡單理解為,賽場之外,選手之間的相處狀態(tài)。
當人們談論更衣室時,有一點應該注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更衣室甚少會對媒體開放,所以,人們并非真真切切地看到里面發(fā)生的事情,而是透過縫隙,從只言片語在揣測著,什么元老不服外來戶、什么大牌球員功高蓋主等等。
至少在NBA,人們就已經(jīng)見到足夠多的反轉(zhuǎn),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吉米·巴特勒。
從前的傳言稱,巴特勒在森林狼自詡老大,不僅阻止前森林狼球員盧比奧來更衣室看望老隊友們,還跟唐斯、維金斯等人不對付。因此,人們將其視為破壞隊伍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更衣室毒瘤”。隨著巴特勒轉(zhuǎn)會到熱火,帶領(lǐng)不被看好的隊伍闖入總決賽,這種印象被扭轉(zhuǎn)成“嚴以待人、更嚴以待己”。
當人們看著球員們在賽場并肩作戰(zhàn),總是不可避免地幻想他們在場下也是兄弟的模樣。歸根結(jié)底,他們不過是球隊的工作同事罷了,存在個人矛盾是自然。但這些矛盾通常是在更衣室里進行內(nèi)部消化,不能透露給公眾。
“家丑不可外揚,倘若傳互外邊,被人恥笑,事已至此,且再做區(qū)處。”
當這些矛盾真的擺在公眾面前,格林與杜蘭特從賽場吵到更衣室,甚至把敏感的續(xù)約問題都拿出來說道,哪怕格林為勇士隊的三次NBA總冠軍立下汗馬功勞,也被勇士隊以破壞隊內(nèi)氛圍為名處罰了12萬美元并且禁賽一場。
然而,在電競里,人們同樣是在揣測著,但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俱樂部熱衷通過Vlog以及直播剪輯來呈現(xiàn)更衣室,甚至營銷更衣室。
就在去年,一個由Gen.G俱樂部自己放出的視頻引發(fā)討論。這個視頻記錄了幾位選手的訓練生活,可在短短幾分鐘里,人們感覺到選手之間極其壓抑的氛圍,并將那些有資歷且年長的選手的行為解讀為霸凌,例如上單選手Rascal讓訓練生Bonnie倒水的片段。盡管Gen.G做出回應,反駁霸凌的說法,但依然被認為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直到現(xiàn)在,人們還會拿視頻里出現(xiàn)的“哥”這一稱呼來調(diào)侃選手Rascal,可問題是,現(xiàn)在提起Gen.G,不再是先想到它的前身三星有多么輝煌,而更容易聯(lián)想到那種長幼尊卑的糟粕文化。
同樣引發(fā)討論的是FPX俱樂部中單選手Doinb與打野選手Tian的關(guān)系。Doinb的直播間房管Poppy發(fā)表了攻擊Tian的言論,而在事后,Doinb的一系列行為,從直播間里安慰Poppy,到念I(lǐng)D略去“小天對不起”,都被解讀為對隊友的惡意。相比從前,Doinb掉粉上萬,直播間損失接近40萬,并且正在波及回應并不積極的FPX俱樂部。
關(guān)于FPX,人們會先想到的形容詞往往是“儒雅隨和”,這其實是反話,意思是脾氣暴躁、出口成臟,雖然選手對彼此使用臟話,但被視為親近。與其說是俱樂部的風格定位,不如說是選手的相處模式。一旦人們眼中選手的相處模式發(fā)生變化,或者被重新解讀,那么過去建立的形象很可能瞬時瓦解。
在傳統(tǒng)體育項目中,更衣室文化是俱樂部文化的一部分,卻很少會把更衣室文化與俱樂部文化等同。人們總是能很清醒地認識到這是個人行為,造成的形象損失也是由個人來承擔,或者說運作成熟的俱樂部總是能很快做出處理,避免影響到自身。而在電競中,矛頭則會直接指向握有選手經(jīng)紀權(quán)的俱樂部,以致最終受損的是整個俱樂部的品牌。
現(xiàn)在不是最好的時機,有了成績再找機會解釋,面對危機,似乎不少俱樂部持有這樣的想法。
第一,天知道什么時候才會有成績。
第二,當你選擇放大更衣室,就要千萬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