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行道樹樹池連通在老舊道路綠化景觀改造中的應用

      2021-08-03 02:43張新玲
      現(xiàn)代園藝 2021年15期
      關鍵詞:綠帶行道樹樹根

      張新玲

      (鄭州市城市道路綠化管理處,河南鄭州 450012)

      行道樹是指種在人行道或車行道兩旁的樹木,可以給車輛和行人遮陽,是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城市中跟隨道路布局形成綠線、織成綠網(wǎng),形成一個城市綠化的基本框架,在城市綠化景觀和城市生態(tài)保護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城市不斷建設發(fā)展,更加需求精細化的管理,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在一些老的路段,尤其一些大規(guī)格行道樹路段,樹木逐漸出現(xiàn)生長季樹葉變小、變黃、枯萎甚至局部枯死現(xiàn)象,樹木長勢衰弱。在排除了病蟲害因素外,樹木長勢衰弱與近幾年道路改造施工過程中肆意切斷樹根、樹穴縮小、透水透氣性差的鋪裝材料大量應用有很大關系,還有一些路段出現(xiàn)樹根拱地、樹池側石起翹、樹池篦子不平的現(xiàn)象,存在行人通行安全隱患。為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結合道路綠化改造,采取了大樹復壯、樹池篦子綜合整治、綠化綜合提升、樹池連通等多種措施和方法,發(fā)現(xiàn)樹池連通在解決樹根凸起引起的地面不平整、樹池篦子不平、大樹復壯、街景綜合提質(zhì)提升中,效果突出,便于實施。

      1 樹池連通的概念

      將相鄰行道樹間的硬化覆蓋拆除后,對土壤、側石、樹穴進行改造,形成連續(xù)的、間或連續(xù)的行道樹綠化帶,并進行綠化或采用透氣的有機顆粒材料覆蓋,使得原本一個個獨立的行道樹樹池相互連通,栽種花灌木、綠籬或地被植物,形成綠帶,這樣的做法叫樹池連通,也叫樹穴連通。

      2 適用范圍及做法

      樹池連通一般適用于機非行道樹隔離帶或道路行人不多、人行道相對比較寬(4m 以上)的行道樹帶。也可用于解決一些樹根凸起、行道樹長勢衰弱的問題。

      樹池連通做法通常適用于城市機非行道樹隔離帶或人行道上,為了滿足道路通行需要,一般因地制宜,根據(jù)道路情況、人流量和車流量、樹木間距等情況合理布置。常采用隔一連三或隔二連五的布局形式,即每隔一個行道樹間距保持硬化不變,連接3 個行道樹間距做綠帶,或者每隔2 個行道樹間距保持硬化不變,連接5 個行道樹間距做綠帶,既保證行道樹綠帶的延續(xù)性,也適當預留相互穿行需要的空間,間隔的空間以透水材料鋪設,也可作為自行車停放使用。當然也可根據(jù)路面實際情況,能連則連,保證增綠效果和道路綠化景觀的連續(xù)性。連通綠帶寬度與行道樹樹池寬度相同,有條件的路段可以適當加寬,樹木大、樹根突起嚴重的地方,寬度應不小于2m。

      3 鄭州市樹池連通應用進展情況

      鄭州市于2012 年開始對伏牛路進行樹池連通改造,增加綠化約8000m2,2014 年對秦嶺路進行樹池連通,增加綠地約3000m2,2019 年對金水路、互助路、大學路等實施樹池連通,增加綠地約15000m2。2020 年又相繼對華山路、伊河路、杜嶺街、經(jīng)七路、京廣路、桐柏路等路段進行樹池連通改造,增加行道樹綠化帶,減少行道樹帶內(nèi)硬化鋪裝,綜合設置自行車停車及垃圾箱等設施,施工改造后道路綠化景觀效果明顯提升,道路硬隔離明顯減少,綠量增加,綠化景觀層次更加豐富,人行、車行更加有序,自行車停放更加規(guī)范,街景更美了。同時,這些道路通過改造,改善了因大樹樹根突起引起的樹池側石和篦子起翹不平的情況,解決了行人通行安全隱患。實施樹池連通改造后,行道樹附近花崗巖、瀝青、荷蘭磚等硬化鋪設面積減少,土壤的透氣性、透水性增加,加之新增綠地養(yǎng)護澆水、施肥頻率增加,使樹木根部環(huán)境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對行道樹大樹老樹復壯有積極的作用,道路綠化景觀提升的同時也提升了道路綠化的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由于鄭州市實施樹池連通的路段行道樹均為40~70cm 的大規(guī)格法桐,樹冠大,郁閉度高,林下光線差,所以連通后綠地多以耐陰灌木及綠籬為主。

      4 項目實施的意義

      4.1 可以實現(xiàn)道路有效增綠的目標

      綠量是道路綠化的基礎,也是綠化綜合景觀的關鍵。當前,我國多數(shù)城市城區(qū)綠化覆蓋率、綠地率持續(xù)增長壓力較大,迫切需要新的綠量增長。在國家園林城市及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創(chuàng)建中,對于綠地達標指標有明確規(guī)定。由于樹池連通將原本硬化的行道樹帶進行拆除后建成綠帶,既豐富了道路綠化景觀效果,又增加得道路綠地面積和綠量的同時,提高道路綠地率,實現(xiàn)有效增綠。

      4.2 有效解決樹根突起對路面的負面影響

      在一些大規(guī)格行道樹的路段,行道樹樹木高大,由于地表附近磚材、石材和瀝青等硬質(zhì)鋪裝限制了樹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營養(yǎng)元素,導致根系橫向生長,甚至形成板根,引起行道樹樹池篦子、樹池側石及附近地面鋪裝凸起,影響道路整體平整度、美觀度,同時也存在人員通行安全隱患。實現(xiàn)樹池連通,原有樹木之間硬化部分由綠化取代,可以很大程度解決樹根突起造成的問題,以綠化代替硬化,實現(xiàn)景觀環(huán)境和生態(tài)效益共贏。

      4.3 更利于大樹、衰老樹木的養(yǎng)護和復壯工作

      在實施樹池連通改造前,相鄰行道樹之間大多采用瀝青、花崗巖、荷蘭磚等鋪裝材料硬化,透水、透氣性差,嚴重影響樹木根系生長,有的甚至導致樹木爛根或缺乏營養(yǎng)而衰弱或死亡。實施樹池連通后,通過拆除硬化,補綠增綠,可有效解決行道樹附近土壤的透氣性、透水性,提高樹木對空氣、水分、肥料的有效吸收,增強樹木活力,減緩樹木因營養(yǎng)不良引起的衰弱過程,利于大樹的養(yǎng)護和衰老樹木的復壯工作。

      4.4 實現(xiàn)行人與車流的生態(tài)軟隔離

      增設行道樹綠化帶后,可利用花灌木和綠籬形成隔離帶,實現(xiàn)行人與車流的生態(tài)軟隔離,防止行人在行道樹與機動車及慢車道上隨意穿行,減少交通意外風險,提高交通通行效率。

      4.5 可以美化和豐富街景

      利用樹池連通后新增的行道樹綠化帶,形成復合型綠化模式,增加小喬木、花灌木、綠籬、彩葉植物及花卉等,形成豐富的道路綠化景觀,既提升了道路綠化的生態(tài)效益,又可形成獨具特色的道路綠化景觀,美化街景。

      5 建議

      建議在老舊道路實施樹池連通,建議新建道路規(guī)劃時直接連通,既可實現(xiàn)增綠和保障樹木根系生長環(huán)境,又可減少二次施工造成的浪費和對周圍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

      注意交通視線因素,新增綠化帶往往在慢車道和人行道之間,在路口及人流穿插多的地段應該預留足夠空間,避免綠地踩踏,植物布置上也應注意以低矮的為主,不得遮擋交通視線,影響通行安全。

      在樹池連通時同步完善基礎設施,如澆灌、側石、護欄等,以便于新增綠地的后期管理和維護。需要增加相互通行的空間和自行車停放位置,應根據(jù)實際需要,并結合行道樹帶內(nèi)的路燈基礎、井蓋等設施綜合布局。北方城市應考慮冬季融雪劑的使用,建議抬升樹池連通后的地段側石,避免融雪劑污染附近土壤,影響植物正常生長。

      植物選擇方面應該以耐陰植物為主。由于上層行道樹的影響,下層光線一般比較差,所以植物選擇上應該以耐陰性好的灌木、綠籬及地被為主。

      6 結語

      行道樹樹池連通可以實現(xiàn)增加綠地面積、綠化美化街景、解決樹根凸起引起的路面不平等負面影響,也可消除因樹根突起引起的路面不平、側石凸起、篦子起翹等通行安全隱患,同時對于改善附近行道樹生長環(huán)境有著積極作用,更利于大樹、老樹復壯和養(yǎng)護工作,在實踐中,便于實施,效果突出。

      猜你喜歡
      綠帶行道樹樹根
      北京不同道路綠帶銀杏土壤肥力綜合評價
      解析當代大都市區(qū)綠帶規(guī)劃、建設與治理
      ——以上海環(huán)城綠帶為例
      為啥扔了
      行道樹
      巧奪天工
      彎道
      彎道情結
      構建個性化的城市細胞膜
      樹干和樹根
      淺談城市道路造景中的植物配植
      湛江市| 黑龙江省| 左权县| 钟山县| 吉林市| 宁国市| 荆门市| 宣恩县| 右玉县| 前郭尔| 临湘市| 安泽县| 华亭县| 澄江县| 元氏县| 湘乡市| 高安市| 桐庐县| 临海市| 收藏| 陈巴尔虎旗| 青铜峡市| 昌都县| 芦溪县| 通州市| 凤台县| 正镶白旗| 建瓯市| 文昌市| 南江县| 布拖县| 农安县| 江陵县| 资中县| 永寿县| 涟源市| 和顺县| 桃园市| 青岛市| 宽甸| 武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