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雷
小時,春天,東風暖了,母親就開始給我和哥哥做風箏,然后一起放飛。田野上,娘仨都仰著頭,任煦暖的陽光鋪在臉上,目光隨著風箏,投向天空。這時候,母親會輕輕哼幾句:“正二三月天氣好,功課完畢放學早。春風和暖放紙鷂,長線向我爺娘要。爺娘對我微微笑,贊我功課學得好。與我麻線有多少?放于青天一樣高?!?/p>
我覺著好聽,就好奇地問母親是誰教給她的,因為我覺得這是詩,而母親沒有上過學,母親笑著說是她的母親,也就是我的姥姥教給她的。如今想來,這其實是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謠。
這童謠很有趣,尤其最后的一問一答。母親夸自己的孩子功課學得好,順手拽過孩子,拿風箏來考:“我給你的麻線有多長呢?”孩子抿著嘴,想了又想,終于慢吞吞地說:“放在天上,就和天一樣高?!币f麻線有多長,那你就量一下天空吧——真是一個絕妙的答案。
風箏是一個孩子對春天的遙望,把自己爛漫的童心寄予風箏,遨游晴空。風箏有多高,孩子的心就有多高。風箏飛得越高,孩子的心離春天越近。風箏,為一個孩子與春天之間打開一個最近的通道。
有時,在田野放風箏,會突然看到一個雁陣從南往北飛,或是“一”字,或是“人”字,以行走的姿勢,寫在天空上。我便歡呼著,希望自己的風箏加入雁陣里??裳汴嚨炔患帮L箏的到來,徑自往北而去。那時,我想,大雁飛到哪里去了呢?
等我弄明白大雁飛去哪里,就不再是個孩子了。
一個孩子習慣用風箏與天空建立聯(lián)系,成年后,便需要用心去聯(lián)系天空了。為煩事所悶時,我喜歡去爬山。我想離天空近些,更近些。到達山頂,站在峰尖最高處,仰望蒼穹。天空湛藍。那一刻,一顆心被天空所擁抱,所撫慰。
前幾天,騎車途經(jīng)一個村莊,看到有位婆婆和她孫女在放風箏,便停下來看。婆婆居然也會哼那首童謠:“正二三月天氣好,功課完畢放學早。春風和暖放紙鷂,長線向我爺娘要……”她說一句,孫女學一句。童聲清脆,如銅鈴在耳。
“與我麻線有多少?放于青天一樣高?!蔽亦@一句“放于青天一樣高”,想,女孩童真的夢想,也會與我當年一樣,隨著風箏被放于青天一樣高吧。
(編輯??大江/圖 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