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富
(如皋博愛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江蘇南通 226503)
心力衰竭是人類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是由各類心臟疾病所導致的心功能下降,臨床常見癥狀為下肢水腫、乏力、氣促、心悸等,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心力衰竭一般采用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及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進行治療,上述3類藥物為治療心力衰竭的“金三角”方案,但在藥物應(yīng)用時,不同患者因病情不同,故其應(yīng)用劑量難以統(tǒng)一,且過量使用將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yīng)[1]。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可取代轉(zhuǎn)化酶抑制劑,降低藥物之間的配伍風險,并且該藥的禁忌證較少,使用安全性較高[2]。現(xiàn)選擇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如皋博愛醫(yī)院收治的48例心力衰竭患者開展研究,對沙庫巴曲纈沙坦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yīng)用效果進行探討,并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如皋博愛醫(yī)院收治的48例心力衰竭患者分為對照組(24例)和試驗組(24例)。其中對照組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2例;年齡54~80歲,平均(68.82±10.67)歲;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分級[3]:Ⅱ級10例,Ⅲ級10例,Ⅳ級4例。試驗組患者中女性11例,男性13例;年齡54~79歲,平均(68.71±10.28)歲;NYHA分級:Ⅱ級11例,Ⅲ級10例,Ⅳ級3例。兩組患者上述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診斷標準:參照《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4]中的相關(guān)診斷標準。納入標準:與上述診斷標準相符者;由于各種心臟疾病引發(fā)心功能下降者;發(fā)現(xiàn)有氣促、心悸等表現(xiàn)者。排除標準:對研究所使用藥物存在過敏反應(yīng)者;合并嚴重的復雜性先天性疾病者;存在較大的死亡風險者。本研究經(jīng)由如皋博愛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馬來酸依那普利片(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604,規(guī)格:5 mg/片)口 服 治 療,2.5 mg/次,1次 /d;螺 內(nèi) 酯片(國藥集團武漢中聯(lián)四藥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0343,規(guī)格:20 mg/片)口服治療,20 mg/次,1次/d;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AstraZeneca AB,注冊證號J20150044,規(guī)格:47.5 mg/片)口服治療,47.5 mg/次,1次/d。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將馬來酸依那普利片停藥36 h后使用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注冊證號 J20171054,規(guī)格:100 mg/片)治療,100 mg/次,2次/d。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1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其中治療后患者下肢水腫、乏力、氣促、心悸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或明顯改善,且NYHA分級較治療前改善≥ 2級為顯效;治療后患者上述癥狀有所緩解,NYHA分級較治療前改善1級為有效;治療后患者上述癥狀及NYHA分級未見變化為無效[4]??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包括每搏輸出量(SV)、心排血量(CO)和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采用心臟超聲檢查測定。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6 min步行試驗(6MWT)距離,指導患者在規(guī)定路線步行,記錄6 min內(nèi)的步行距離,步行距離越長,恢復效果越好[5];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采用明尼蘇達心衰生活質(zhì)量量表(MLHFQ)[6]評定,分值范圍0~105分,得分越低,說明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SV、CO、LVEF 指標、MLHFQ評分與6MWT)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治療總有效)用[ 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后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SV、CO、LVEF指標 治療后兩組患者SV、CO、LVEF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試驗組較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V、CO、LVEF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SV、CO、LVEF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SV:每搏輸出量;CO:心排血量;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
組別 例數(shù) SV(mL) CO(L/min) LVEF(%)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4 49.62±11.83 62.85±12.48* 4.01±0.83 5.12±0.63* 46.12±2.68 49.36±3.24*試驗組 24 49.76±11.63 76.13±12.56* 4.03±0.76 6.01±0.45* 46.83±2.25 54.61±3.79*t值 0.041 3.674 0.087 5.632 0.994 5.158
2.3 MLHFQ評分與6MWT 治療后兩組患者MLHFQ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試驗組較對照組低;而兩組患者6MWT均延長,且試驗組較對照組延長,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MLHFQ評分與6MWT比較()
表3 兩組患者MLHFQ評分與6MWT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P<0.05。MLHFQ:明尼蘇達心衰生活質(zhì)量量表;6MWT:6 min步行試驗。
組別 例數(shù) MLHFQ(分) 6MWT(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24 64.46±13.24 42.65±11.78* 232.96±32.58 310.02±31.43*試驗組 24 64.63±13.01 31.16±10.52* 231.19±42.63 389.46±55.24*t值 0.045 3.564 0.162 6.123 P值 >0.05 <0.05 >0.05 <0.05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種因素引起的心肌損傷,導致心臟泵血能力受損或心室收縮能力受損后,引起的心臟循環(huán)障礙的一組癥候群,其癥狀常與支氣管哮喘、心包相關(guān)疾病及肝硬化伴下肢水腫混淆,也是所有心臟疾患的終末期表現(xiàn)。目前對于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療原則為提升心臟泵血與心室收縮功能,常用的治療方案“金三角”對該病有顯著治療效果,但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金三角”方案治療心力衰竭,仍有50%的患者在治療5年后死亡,因此,應(yīng)尋找更合適與有效的治療方案[7]。
沙庫巴曲纈沙坦口服給藥后在體內(nèi)分解為沙庫巴曲和纈沙坦,其中沙庫巴曲為腦啡肽酶抑制劑,纈沙坦為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連續(xù)服用3 d后,沙庫巴曲和纈沙坦在體內(nèi)達到穩(wěn)態(tài)水平,能夠增強利鈉肽系統(tǒng)的活性,增加尿鈉排泄,對于體循環(huán)與肺循環(huán)瘀血有較好治療作用。6MWT是一種針對于中重度心肺疾病患者的運動實驗,通過實驗可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狀態(tài),主要用于評價患者治療后的效果,是臨床重點觀察指標之一,患者的行走距離與其心肺功能呈正比,行走距離愈遠表示患者心肺功能愈好。由此次研究分析中得知,治療后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提升,MLHFQ評分較對照組下降,6MWT距離較對照組延長,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鈉可明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提升治療效果。心臟泵血能力受損可引起心力衰竭患者SV、CO和LVEF水平下降,導致血液瘀滯于體循環(huán)或肺循環(huán),出現(xiàn)下肢水腫、體液潴留、肺水腫等臨床表現(xiàn),而沙庫巴曲纈沙坦中的纈沙坦具有血管收縮作用,進而可改善患者心臟泵血功能[8]。由此次研究分析中得知,治療后試驗組患者SV、CO、LVEF水平均較對照組升高,表明沙庫巴曲纈沙坦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增加心臟泵血量。
綜上,應(yīng)用沙庫巴曲纈沙坦對心力衰竭患者實施治療,可明顯改善其心功能,提高生活質(zhì)量,治療效果顯著,可進行下一步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