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詠可
常規(guī)的護理溝通方式無法滿足患者維護自身權(quán)益保護意識的提升,使護患關系日趨緊張,醫(yī)療糾紛頻發(fā),究其原因多為護患溝通不暢所致,因此為避免與患者發(fā)生沖突及隔閡,需要更為有效的護理溝通措施,以保證護理觀點的正確傳達[1-3]。尤其對于傳染科,患者一方面因自身疾病,會受到他人的鄙夷,另一方面也有感染其它病毒的危險,因此多出現(xiàn)恐懼、焦慮等情緒的波動,影響了患者的治療配合度。在護理中加強護患溝通技巧的運用,可以有效宣傳疾病及治療的相關知識、注意事項等,提升患者的治療知識掌握度,減少恐懼等負性心理的出現(xiàn),構(gòu)建和諧的護患交流氛圍[4]。既有助于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配合治療效果的達成,又可以提升護理服務質(zhì)量,減少護患糾紛。文章選取醫(yī)院收治并護理的80例傳染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及加強護患溝通技巧的護理辦法,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后的治療方案依從度、護理滿意度及治療知識掌握度進行對比,結(jié)論如下。
納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醫(yī)院傳染科收治并護理的80例患者,通過隨機擲骰子法將其分為對照、研究兩組,組間分布為對照組(n=40)與研究組(n=40)。對照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齡20~75周歲,平均年齡(47.25±26.75)周歲;研究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齡21~73周歲,平均年齡(47.28±25.72)周歲?;颊咝詣e、年齡等數(shù)據(jù)結(jié)果無統(tǒng)計差別(P>0.05)。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通過講解護理相關研究辦法,患者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案護理:對患者進行檢查、病情記錄、配合治療、常規(guī)宣教等[5]。
研究組在其基礎上采用加強護患溝通技巧護理:(1)健康教育,入院當日對患者進行入院檢查及治療講解。對治療方法、護理方法、飲食調(diào)整、日常清潔、康復鍛煉規(guī)劃及日常注意相關事項等進行講解和指導??筛鶕?jù)患者實際年齡、受教育情況等選取合適的宣教方法,也可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加深患者印象[6];(2)心理引導,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溝通,充分傾聽患者心理所需[7]。用溫和語氣耐心講解,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及治療配合度;(3)環(huán)境營造。每日開窗通風,及時進行消毒殺菌工作,保持環(huán)境的舒適。引導患者及其家屬保持安靜,營造溫馨治療氛圍[6]。
對比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治療知識掌握度、治療方案依從度及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調(diào)查表、自制治療知識問卷調(diào)查表進行評測,記錄患者的治療依從度情況。患者的治療知識掌握度越高,治療方案依從度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護理成效越好。
根據(jù)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錄入醫(yī)院接收的80例傳染科患者分別接受不同方案護理后的相關比對數(shù)值進行研究分析。計量資料表示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治療知識掌握度、治療方案依從度、護理滿意度)表示為(n,%),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知識掌握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方案依從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知識掌握度、治療方案依從度、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發(fā)展進步,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逐漸提升,也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了健康生活的理念,因此臨床護理也應結(jié)合這一理念,提升整體護理服務質(zhì)量[8-9]。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辦法僅對患者日常的用藥等進行配合治療干預,患者對治療相關知識認知度欠佳,對疾病相關成因及注意事項不熟悉,易導致其治療配合度較低,降低了治療效果,加之疾病帶來的身體不適感及對傳染科相關傳染疾病的恐懼,導致情緒波動較大,從而增加了護理康復難度,也易導致護理糾紛的出現(xiàn),使護患關系緊張[10]。
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強護患溝通技巧護理,根據(jù)患者實際接受情況調(diào)整宣教方式,從入院當日起,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接受情況、年齡、教育程度等選取患者易接受的方法進行入院檢查及治療講解。講解內(nèi)容包括相關的治療辦法、護理方案、飲食規(guī)劃、每日清潔、科學康復訓練及生活注意相關事項等。宣教方式也不應單一口頭講解,可采用圖文并茂、看視頻、病友交流等多種方式,加深患者對疾病、治療及注意事項的印象,從而提升治療知識掌握度,提升其配合程度,充分調(diào)動其配合治療的能動性[11-13];心理引導也至關重要,為患者提供一對一的交流空間,傾聽患者心理所需,傳染科患者在身體帶來不適的同時,也易產(chǎn)生擔心感染其他疾病的風險,因此常出現(xiàn)情緒的波動,應當采用和藹的溝通語氣進行耐心地講解,一方面可以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波動,使其增加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再次提升患者對疾病及治療的認知,以提升其治療配合度,增加治療有效率;對患者進行飲食、休息、清潔、科學鍛煉方法及生活注意事項進行科學指導,既可以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積極面對治療,又可以改善患者預后的生活方式,提升患者的抵抗力,降低患者的復發(fā)或加重概率,從而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對傳染科患者的護理中,使用加強護患溝通技巧的護理方式,患者對治療知識的掌握度良好,提升了對治療方案的依從度,從而加速了患者的康復,護理滿意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