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長勛
摘 ?要:目的 ?探討萊西市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效果及影響因素。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diào)查方法,選取2009年~2019年在萊西市接受抗病毒治療,并且治療時間滿半年,之后接受CD4細胞計數(shù)檢測的艾滋病患者共68例作為研究對象,以CD4細胞計數(shù)為抗病毒治療效果依據(jù),采用單因素分析方法探索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效果的影響因素。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抗病毒治療成功有55例,成功率80.88%。CD4細胞計數(shù)均數(shù)從(183.67±113.52)個/μL上升至半年后的(320.89±190.63)個/μL,治療后CD4細胞計數(shù)較治療前由較大提高;經(jīng)單因素卡方檢驗統(tǒng)計顯示年齡、感染途徑、CD4水平和居住地,在治療效果上不同分組間的有效率,以上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萊西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有效率效果較高,年齡、感染途徑、CD4水平和居住地主要影響著有效率,可以通過及早發(fā)現(xiàn)影響因素早期對患者治療依從性進行干預進而提高萊西市艾滋病有效率。
關鍵詞:艾滋病;抗逆轉錄病毒;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12.9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0188-03
艾滋病又稱免疫缺陷總合成,主要是由于人類感染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系列綜合征,患者控制CD4計數(shù)不及時則會發(fā)生感染和腫瘤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艾滋病目前無有效疫苗可以應用,因此除進行行為預防外別無他法,對于感染艾滋病的患者采用高效抗逆轉錄病毒進行治療,可以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1]。萊西市在近幾年一直關注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效果,從2009年~2019年共收集資料完整的艾滋病患者68例。本研究為了解萊西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效果以及影響因素,現(xiàn)對治療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2019年在萊西市接受抗病毒治療的68例艾滋病患者,均自愿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通過倫理委員會比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治療時間滿半年,之后接受CD4細胞計數(shù)檢測的艾滋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無精神障礙;戶籍地位萊西市。
排除標準: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死亡;在治療期間以及治療后失訪的患者。
1.3 ?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調(diào)查方法,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療為始,以患者治療滿半年為終。本文的數(shù)據(jù)來源為中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系統(tǒng)抗病毒治療數(shù)據(jù)庫以及CD4+T淋巴細胞計數(shù)檢測數(shù)據(jù)。
1.4 ?觀察指標
治療效果判斷,本研究治療效果判斷主要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失敗的判斷標準。在本文中抗病毒治療效果成功的標準為同時滿足以下幾點:初治患者必須經(jīng)過滿六個月的治療;CD4細胞計數(shù)不能低于基線水準以下;CD4細胞的計數(shù)≥100個/μL;CD4細胞計數(shù)≥首次測定的最高值50%。影響因素賦值:性別(男、女),年齡段(<21歲、21~40歲、41~60歲、≥61歲);婚姻狀況(未婚、已婚、離異或喪偶);感染途徑(靜脈注射感染、異性感染、同性感染);艾滋病癥狀體征(是、否);臨床分期(一期、二期、三期、四期);CD4水平(<51個/μL、51~200個/μL、>200個/μL);居住地(城市、農(nóng)村)。并觀察不同賦值間抗病毒治療有效率的差異。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均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艾滋病患者治療效果
在本次研究納入的68例患者中,抗病毒治療成功有55例,成功率為80.88%。CD4細胞計數(shù)均數(shù)從(183.67±113.52)個/μL上升到半年后的(320.89±190.63)個/μL,治療后CD4細胞計數(shù)較治療前由較大提高,并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457,P<0.001)。
2.2 治療效果影響因素
本研究以性別、年齡、感染途徑、婚姻情況、艾滋病體征、臨床分期、CD4水平及居住地作為變量,經(jīng)單因素卡方檢驗統(tǒng)計顯示年齡、感染途徑、CD4水平和居住地,在治療效果上不同分組間的有效率存在差異,并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艾滋病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是延長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以及預防傳播的重要手段,其決定性階段就是治療的前6個月[2]。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前進行CD4細胞的檢測是判斷患者病情輕重的重要手段[3]。本研究納入的68例患者中在進行6個月治療后,其CD4計數(shù)較半年前有顯著的提升,同時有80.88%的治療有效性,這也提示萊西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上的效果明顯,改善患者的免疫效果。
經(jīng)單因素卡方檢驗統(tǒng)計顯示年齡、感染途徑、CD4水平和居住地,在治療效果上不同分組間的有效率存在差異,并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吣挲g在41~60歲人群治療有效率較其他人群低,這主要原因在于此年齡人群多為中年人群,對治療依從性較低,不按時服藥造成有效率降低,此人群在艾滋病管理中難管理,心態(tài)、情緒固定,對未來不抱希望,因此對艾滋病抗病毒治療不積極[4]。靜脈吸毒人群治療有效性低,吸毒人群成癮性高,對治療欲望不強烈,特別是毒癮發(fā)作,不按時治療服藥,需要進行干預,增強此人群的治療依從性。CD4水平<51個/μL人群抗病毒治療依從性低,主要是CD4水平低患者往往處于艾滋病三期或者四期,此時患者往往存在并發(fā)癥如腫瘤、機會性感染頻發(fā),抗病毒治療藥物效果還未發(fā)揮效果,就導致患者發(fā)生治療失敗的情況,針對此種情況,應及早對艾滋病患者進行CD4細胞計數(shù)檢測,爭取在疾病早期進行治療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性。農(nóng)村患者由于意識缺乏,就算在艾滋病治療免費的當今,農(nóng)村患者對自身疾病認識不足也會造成患者延誤治療最好時機而造成治療失敗[5]。
綜上所述,萊西市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有效率效果較高,年齡、感染途徑、CD4水平和居住地主要影響著有效率,可以通過及早發(fā)現(xiàn)影響因素早期對患者治療依從性進行干預進而提高萊西市艾滋病有效率。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丙型肝炎學組,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2018版)[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8,36(12):705-724.
[2]楊榮榮,嚴月康,龔雪梅,等.贛州市2006-2018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患者生存及影響因素研究[J].江蘇預防醫(yī)學,2020,31(2):122-124.
[3]肖培培,盧靜,胡海洋,等.2016年江蘇省579例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失敗患者HIV-1耐藥突變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7,51(11):988-993.
[4]姚剛,朱克京,杜曼,等.珠海市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免疫學效果及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8,25(3):294-297.
[5]孫朋濤,余衛(wèi),李太生,等.不同體成分及其他因素與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后免疫重建不全的相關性[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7,39(4):459-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