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航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順其自然”的捐款如約而至。
11月22日上午,一封厚厚的掛號信放在了寧波市慈善總會收發(fā)室里。白色的信封、娟秀的字跡,署名是“順其”,落款地址還是不存在的寧波市中山路1號。信封里依舊是一沓厚厚的匯款收據(jù),共107張,總計105萬元。這個隱名捐款人正是“順其自然”,這已是他連續(xù)第23年向?qū)幉ㄊ写壬瓶倳杩?,累計捐?363萬元。
23年春去秋來,歲月的更迭足以讓呱呱墜地的嬰兒長大成人,但不變的是“順其自然”和寧波市慈善總會這份善與愛的約定。從1999年起,每年的11月底12月初,“順其自然”都會堅持向?qū)幉ㄊ写壬瓶倳杩??!皦氖虏蛔?,好事不說,順其自然”,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每年都會從“順其自然”中隨機選用幾個字作為捐款人名,落款地址都是不存在的。為了避免署真名,每張匯款單都不超過1萬元。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二十三年如一日將一件好事順其自然地堅持了下來,讓做好事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如果說一時的善意之舉讓人感動,那長年累月的堅持則更顯其偉大。 23年的堅持捐款,日益增加的捐款數(shù)額,不僅見證了受益群體的不斷增加,更見證了這份善意和愛心的無限擴散。
根據(jù)“順其自然”的意愿,寧波市慈善總會20多年來一直將善款用于助學、教育方向,并通過媒體對每一筆善款的使用進行公布。如今,他的捐款不僅讓在寧學子受益,更通過對口幫扶用于貴州、甘肅、四川等偏遠地區(qū)的教育設施改善。
而更讓人感動的,是這場善意和愛心的接力與擴散。在“順其自然”的帶動下,從1999年起,寧波市慈善總會已收到其他隱名捐贈超過5000人次,總額超過5000萬元。更有不少曾受“順其自然”幫助的人,也接過了這場愛的接力,匿名捐款幫助他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順其自然”的匿名捐款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大愛之舉,而這樣的義舉潛移默化地讓匿名捐款成為一種風尚,更是對善意的最好回報。讓善意帶動善意,用愛心激蕩愛心,將慈善傳遞下去,這正是“順其自然”的偉大之處,也是網(wǎng)友們向其致敬的原因所在。
“順其自然”是誰?有不少網(wǎng)友都在追問。網(wǎng)友的追問既是出于一份好奇,同樣也是不希望他只做無名英雄的樸素心理。其實在現(xiàn)有的技術條件下,想要找到“順其自然”并非難事。不去尋找,不是不能,而是出于尊重。匿名捐款的種種做法,其實已經(jīng)充分表明“順其自然”不想讓人知道他是誰的態(tài)度。不打擾,是我們理應給予他的尊重。
如果實在還是好奇,那我們不妨也成為這場愛心接力中的一環(huán)——“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當行善成為每一個人的自然選擇,到那時,我們不必追問“順其自然”是誰,因為他就是順其自然默默行善的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