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英
小鵬是一位年輕的健身教練,平時身體很好,只是有時候吃完炸雞、燒烤會腹痛、惡心。在單位組織的常規(guī)體檢中,醫(yī)生發(fā)現(xiàn)他有膽結石并要求進行治療,但他認為自己年輕力壯,且沒啥“表現(xiàn)”,就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不久后,小鵬突然出現(xiàn)腹部劇烈疼痛,并且伴有發(fā)燒、小便變黃等癥狀。經過檢查,醫(yī)生發(fā)現(xiàn)小鵬之所以出現(xiàn)這些癥狀,是因為膽結石落入膽管,并導致膽源性胰腺炎發(fā)作,情況十分危急。醫(yī)院甚至對其下達了病危通知。萬幸的是,通過膽管取石手術,小鵬最終轉危為安。
膽結石屬于結石類疾病。膽汁主要由肝臟分泌,是消化脂肪的重要消化液。膽結石的出現(xiàn)和膽汁關系密切,成因主要是膽汁成分不合理,或者膽汁在膽囊里長期淤積。膽汁的成分構成為:97%為水,另外的3%是膽鹽、膽紅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等。這些成分需要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關系,一旦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形成結石。當人們攝入脂肪時,十二指腸會釋放膽囊收縮素,刺激膽囊收縮排出膽汁。如果飲食中缺乏脂肪,膽囊得不到收縮,膽汁無法排空,也會形成結石。
長期不吃早餐,會增加膽汁的濃度,讓膽囊內的細菌有機可趁——進行快速繁殖,推動形成膽結石。
缺乏鍛煉不僅會降低免疫力,影響身體健康,也會使膽囊肌肉的收縮力大大降低,導致膽汁排空延遲,膽汁淤積,從而引發(fā)結石。
超重是膽結石形成的一個重要因素。超重患者偏愛食用含有高脂或高糖分的食物,這些食物會讓膽汁內的脂質分泌增加,膽固醇含量異常升高。膽汁中的膽固醇處在飽和狀態(tài)時,患者就容易出現(xiàn)膽固醇結石。
肝硬化、糖尿病、溶血性疾病、膽道感染和回腸疾病都會導致膽結石的出現(xiàn)。肝硬化患者最容易出現(xiàn)膽結石。這主要是因為肝硬化后,雄激素在肝臟內的破壞會被減少,血液中雄激素升高,從而使膽汁成分改變,導致膽結石出現(xiàn)。
父母雙方都患有膽結石的話,孩子就可能攜帶代謝方面的缺陷基因,導致血糖容易升高,血脂處理能力減弱。家族成員里如果有糖尿病史、結石病史,再加上生活方式不健康,更容易罹患膽結石。但在膽結石患者中,遺傳只是一個較小的發(fā)病因素。
(1)靜息性膽結石。雖然通過體檢發(fā)現(xiàn)了膽結石,但患者沒有任何感覺?;颊唧w內可能存在單個較大的膽結石,或是較多的小結石,可以利用保守方法觀察治療。
(2)患者沒有發(fā)生絞痛,但存在輕微的消化道癥狀,如在餐后出現(xiàn)飽脹、打嗝等。
(3)患者有嚴重的疼痛感,需要及時送醫(yī)處理。
根據結石的位置不同,可分為膽囊結石和膽管結石。膽囊中的結石會刺激黏膜壁,導致慢性炎癥。如果結石在膽管形成,不僅會引發(fā)一系列感染,還容易引發(fā)胰腺炎,后果不堪設想。
(1)餐餐按時,早餐不可少,晚餐要早吃
膽囊的功能是儲存、濃縮和排泄膽汁。人只有在吃東西的時候膽囊才會收縮,將膽汁排出,來幫助腸道消化食物。也就是說,如果不吃早餐,沒有食物可以消化,膽囊就不需要工作。那些在膽囊中停留了一夜的高濃度膽汁就會在膽囊中繼續(xù)沉睡。膽汁源源不斷地生產,但排出減少,因此不斷在膽囊中沉積,如此往復就給結石留下了可乘之機。同理,長時間空腹,也是導致膽結石的重要因素。因此,預防膽結石必須要按時吃飯。
(2)蔬菜、水果不可少,營養(yǎng)要均衡
有些食物要多吃,如蔬菜、水果、谷物、瘦肉、魚、雞蛋、豆制品等。多吃含膳食纖維較多的食物可以刺激腸蠕動,并刺激膽汁流入腸腔,防止膽汁淤積。
有些食物應盡量少吃,如油炸食物、高甜度食物、高脂肪食物、肥肉、動物內臟、啤酒等。這些食物會刺激小腸黏膜反射性地引起膽囊收縮,誘發(fā)膽絞痛,導致結石更加嚴重。
(3)食物宜溫熱,飲水要少量多次
溫熱的食物可以幫助松弛膽道平滑肌,促進膽汁排出。多喝水可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幫助膽汁排出,對消炎排石也有幫助。
(1)控體重、動起來、不久坐
超重人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過剩、高血脂等問題。這就導致人體肝臟和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過多,會增加結石形成的可能性。此外,坐久、運動少,也會推動結石發(fā)生。因此,預防結石必須科學管理體重,動起來、不久坐。
(2)忌煙、忌酒、忌咖啡
煙、酒、咖啡等帶有較強的刺激性,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引起膽囊收縮加劇,使膽汁無法順利排出,從而出現(xiàn)膽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