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方忠
如今,民間文物藝術品收藏已經成為收藏界不可忽視的力量,在文物藝術品交易過程中產生的真?zhèn)舞b別、估值等問題長期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導致亂象重生,已日益阻礙市場的良性發(fā)展。
一方面,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具有權威鑒定能力的國有機構和專家禁止進入市場;另一方面,市場中自發(fā)形成的各類鑒定機構良莠不齊,可信度不高。這又導致了兩大問題:一是民間收藏者苦于藏品的真?zhèn)握也坏綑嗤蔫b定,導致缺口很大;二是缺乏權威、可信度高的鑒定意見,讓民間的文物藝術品無法獲取市場公信力,導致銀行、保險、典當、信托、證券等金融工具與文物藝術品領域無法對接,文物藝術品自帶的經濟價值無法有效地發(fā)揮出來。
因此,市場亟須建立完善的文物鑒定、評估人員和機構準入制度。不少人呼吁國有的權威鑒定機構應開放對民間文物藝術品的鑒定與估值服務。但這顯然并不現(xiàn)實。另外,民間文物藝術品鑒定和估值的需求越來越大,也不是開放幾個機構就能夠解決的。
民間文物藝術品收藏既然是市場行為,其鑒定、評估就自然需要遵循市場原則,應“從市場中來,到市場中去”。但同時也不能離開國家相關部門的有效監(jiān)管,需要“兩手抓”。
首先,國家相關管理部門需要轉變觀念、轉變職能,完善鑒定、評估行業(yè)的監(jiān)管和管理機制,不直接參與市場上的文物鑒定、評估,但可以通過建立行業(yè)規(guī)范、引導機制的形成,即充當裁判員的角色;而進入市場鑒定,評估人員和機構在市場中接受國家相關部門和行業(yè)監(jiān)管,優(yōu)勝劣汰。
其次,建立專業(yè)的評估師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方面,發(fā)達國家的機制相對完善,評估師的評估標準更加嚴謹。國外藝術評估專家多具有策展人、大學教授或美術史學者的身份,常年進行藝術品研究,對藝術市場具有相當?shù)陌盐铡?/p>
在建立有效監(jiān)管的情況下,鑒定公司就可以通過市場的力量發(fā)揮作用。
很多人會擔憂:如果把鑒定與估值交由市場,鑒定公司出具真品鑒定證書都是按照藏品的估價收取一定比例的鑒定費用,必然涉及公司的利益。如果這些公司完全從盈利的角度做鑒定,會否影響鑒定結果的公正?
其實,只要監(jiān)管到位,把鑒定與估值服務交由市場,反而能帶來競爭,通過引入競爭帶來服務水平的不斷升級。
因此,文物鑒定、估值市場化需要“兩手抓”,既離不開國家相關機構的有效監(jiān)管,同時也需要市場的力量,通過競爭形成完善的準入機制,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國內文物藝術品收藏市場的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