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南
選題來源:上海市奉賢區(qū)人民檢察院
案件類型:假冒注冊商標罪
在售假暴利的誘惑下,圍繞奢侈品牌的制假售假行為屢禁不絕。近日,上海市奉賢區(qū)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48人制售假冒LV皮包及原材料案。
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張某某等人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在廣東省東莞市企石鎮(zhèn)皮料加工作坊內擅自制造帶有“LV”商標標識的皮料,并銷售給謝某某等人牟利,非法經營數額共計人民幣50余萬元。謝某某等人明知系非法制造的帶有“LV”商標標識的假冒皮料,仍購進并加價銷售給朱某某等人牟利,銷售金額共計55萬余元。
其間,朱某某安排袁某某等員工在其位于廣州市的佳A廠、佳B廠、佳C廠、佳D廠制造假冒“LV”品牌皮包,并通過線下實體店和網絡社交軟件對外銷售牟利,銷售金額共計1700余萬元。鄭某某明知系假冒的“LV”牌皮包仍多次向朱某某購進轉賣,共計購進213萬元假冒“LV”牌皮包并加價銷售牟利。
48名犯罪嫌疑人組成了一個集產、儲、銷為一體的制售假犯罪網絡。奉賢區(qū)人民檢察院從制假原材料到假冒品牌箱包全鏈條查處,有力維護了權利公司的知識產權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據悉,48人均獲刑,并處100萬元至2萬元罰金。
檢察官周穎
辦理此案時,我們在偵查階段提前介入案件,并組建專案團隊對案件進行梳理,形成了一套打擊多人員、全鏈條制售假犯罪行為的工作機制。同時,我們注重追贓挽損、延伸職能,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綜合效果。案件判決生效后,還聯(lián)合公安機關復盤辦案機制,針對偵查注意事項、證據要求規(guī)格形成偵辦模板。同時,我們也要提醒廣大消費者,現在假貨非常逼真,犯罪分子在絞盡腦汁地妄圖“以假亂真”,作為消費者,在購買奢侈品時應前往正規(guī)品牌專賣店和官方旗艦店購買,以免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購買到假貨。
(周穎,上海市奉賢區(qū)人民檢察院檢察三部副主任、檢察官)
編輯:張宏羽 zhaghongyuch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