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說:夔一足而用精專,故能調(diào)暢于音樂。
謹按:《呂氏春秋》:“魯哀公問于孔子:‘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以夔為樂正,始治六律,和均五聲,以通八風(fēng),而天下服。重黎又薦能為音者,舜曰:夫樂天地之精,得失之節(jié),故唯圣人為能和樂之本。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行?!保ň矶墩А罚?/p>
民間傳說:夔只有一只腳,但他用心專一,所以能使音樂調(diào)和暢通。
謹按:《呂氏春秋》:“魯哀公問孔子:‘樂正夔只有一只腳,這是真的嗎?孔子說:‘以前舜讓夔當(dāng)樂正,他開始整理六律,調(diào)和五聲,以通和八風(fēng),所以天下順服。重黎又推薦調(diào)和音樂的能人,舜說:音樂是天地的精華,得失的關(guān)鍵,所以只有圣人才能從根本上調(diào)和音樂。夔能夠調(diào)和它,平定天下。像夔這樣的人,一個就足夠了。所以說是夔一個人就足夠了,而不是說夔用一只腳走路?!?h3>笛
謹按:《樂記》:“武帝時丘仲之所作也。笛者,滌也,所以蕩滌邪穢,納之于雅正也?!遍L二尺四寸,七孔。其后又有羌笛,馬融笛賦曰:“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音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材以當(dāng)便易持,京君明賢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謂商聲五音畢?!保ň砹堵曇簟罚?/p>
謹按:《樂記》上說:“笛是武帝時丘仲制作的。笛就是滌的意思,用它可以蕩滌邪惡和污穢,使音樂歸于高雅純正。”笛長二尺四寸,有七個孔。后來又有羌笛,馬融在《笛賦》中說:“近代的雙笛從羌人那里開始制作,羌人砍伐竹子還沒結(jié)束。龍鳴水中卻不見龍,截斷竹子吹出的聲音與龍吟相似。在竹管上面削出孔穴與竹管相通,裁成馬鞭的樣子便于攜帶。京君明精通音律,所以在原來四孔的基礎(chǔ)上加了一孔。君明加了一孔的笛子后來才出現(xiàn),這就是商聲,五音就完備了?!?h3>鮑君神
謹按:汝南鲖陽有于田得麏者,其主未往取也,商車十余乘經(jīng)澤中行,望見此麏著繩,因持去,念其不事,持一鮑魚置其處。有頃,其主往,不見所得麏,反見鮑君,澤中非人道路,怪其如是,大以為神,轉(zhuǎn)相告語,治病求福,多有效驗,因為起祀舍,眾巫數(shù)十,帷帳鐘鼓,方數(shù)百里皆來禱祀,號鮑君神。其后數(shù)年,鮑魚主來歷祠下,尋問其故,曰:“此我魚也,當(dāng)有何神?!鄙咸萌≈鞆拇藟?。傳曰:“物之所聚斯有神?!毖匀斯勃劤芍?。(卷九《怪神》)
謹按:汝南郡鲖陽國有人打獵得到一只獐子,獵人還沒來拿走,十幾輛商人的車從水澤邊經(jīng)過,看見這只獐子被網(wǎng)繩網(wǎng)住,就把獐子拿走了,考慮到是不勞而獲,商人就把一只腌魚放在網(wǎng)里。過了一會,獵人過來,沒看到獐子,反而看到腌魚,水澤中并無人通行的道路,所以對這種現(xiàn)象感到很奇怪,認為太神奇了,人們輾轉(zhuǎn)相告,治病的求福的,很多都能應(yīng)驗。因此建起了祠堂屋舍,有幾十個巫師,設(shè)置了帷帳,架起了鐘鼓,方圓數(shù)百里的人都來禱告祭祀,稱為鮑君神。幾年后,放置腌魚的人來到這里,經(jīng)過祠堂,詢問建祠堂的原因,并說:“這是我放的魚,哪有什么神啊?!弊哌M祠堂把腌魚拿走,祠堂從此就衰敗了。經(jīng)傳上講:“各種事情聚合在一起神就出現(xiàn)了?!闭f的是神是人們共同夸耀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