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波
摘? 要:目的? 探討自制便攜式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裝置在術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山東能源新汶礦業(yè)集團萊蕪中心醫(yī)院收治的98例術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組,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49例。研究組給予自制便攜式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裝置干預,參照組給予碘伏紗條填塞引流換藥干預。對比兩組患者恢復情況及不良事件控制情況。結果? 干預期結束后,研究組術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恢復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事件控制情況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對術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實施自制便攜式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裝置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恢復情況,故方案值得應用。
關鍵詞:自制便攜式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裝置;術后切口;愈合不良
中圖分類號:R619+.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9-0025-03
術后切口脂肪液化是手術創(chuàng)面愈合中常見的并發(fā)癥,尤其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中更為常見。眾所周知,脂肪液化嚴重影響傷口愈合,增加感染風險,更嚴重者,可導致敗血癥,危及生命。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機制尚不清楚,推測原因與肥胖、術中高頻電刀使用、糖尿病、切口保護不足和縫合技術差有關[1]。治療切口脂肪液化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沿著原切口切開,完全切除液化的脂肪組織,并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為切口的愈合提供良好的條件。本研究主要為探討自制便攜式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裝置對術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臨床效果,選取98例術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山東能源新汶礦業(yè)集團萊蕪中心醫(yī)院收治的98例術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組中,男32例,女17例;年齡51~65歲,平均年齡為(57.89±1.25)歲;切口下積液患者26例,積血患者13例,積膿患者10例。參照組中,男30例,女19例;年齡52~66歲,平均年齡為(57.47±1.36)歲;切口下積液患者27例,積血患者14例,積膿患者8例。本次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患者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術后切口愈合符合切口愈合不良的臨床特征者。
排除標準:嚴重疾病、嚴重器官病變者。
1.3?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碘伏紗條填塞引流換藥干預?;颊吒鶕?jù)自己創(chuàng)面的滲液情況,換藥1~2次/d,使用碘伏進行消毒處理后,將壞死組織去除,使用蘸取碘伏的紗條進行引流處理,換敷藥后,患者患處的紅腫顯著消退,滲液也顯著減少,患者創(chuàng)面長出新鮮的肉芽組織,之后為患者行擴創(chuàng)手術切口修復。連續(xù)干預10 d。
研究組患者采用自制便攜式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裝置干預。自制便攜式引流裝置由去除針頭的靜脈輸液針軟管和注射器組成,注射器一般選擇容量為10 mL,便于建立負壓,也便于觀察患者引流情況。護理人員使用碘伏和濃度為0.9%氯化鈉溶液沖洗患處,使用濃度為75%的乙醇對創(chuàng)面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處理,處理范圍控制在創(chuàng)面周圍10 cm內(nèi)。將創(chuàng)面周圍皮膚的油脂和污漬去除后,使用干凈的紗布擦干凈,確保貼膜具有黏性,確保負壓引流裝置可以與皮膚產(chǎn)生密閉空間。之后根據(jù)患者創(chuàng)面的深度,去除針頭的靜脈輸液針軟管遠端修剪間隔一定距離的側孔,將修剪好的軟管置入患者創(chuàng)腔內(nèi),并將創(chuàng)面皮膚拉攏,使得創(chuàng)面皮膚最大限度對合,之后借助注射器為患者創(chuàng)腔建立負壓,一般使用規(guī)格為10 mL的注射器,主要原因是規(guī)格為10 mL的注射器可以更好觀察患者引流液的情況,也更加符合臨床對于引流的容量要求。小于10 mL的注射器可能需要增加負壓建立的次數(shù),容量大于10 mL的注射器可能無法成功建立負壓。之后使用注射器的針頭保護套卡在針筒翼和活塞柄之間,讓創(chuàng)腔的負壓維持在30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在這個壓力度下持續(xù)進行吸引,隨著患者引流量的不斷增加,負壓狀態(tài)逐漸消退,當患者感覺到注射器活塞的吸力顯著降低時,可以封閉引流管,將引流液排出注射器。連續(xù)干預10 d。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10 d后的創(chuàng)口恢復情況以及不良事件控制情況,創(chuàng)口恢復情況主要分為以下3級。較好:患者創(chuàng)口干預后愈合顯著;一般:患者創(chuàng)口干預后愈合效果一般;較差:患者創(chuàng)口干預后愈合效果不明顯。恢復率=(較好+一般)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恢復情況對比
干預完成后,研究組術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恢復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控制情況對比
干預完成后,研究組術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不良事件控制情況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醫(yī)務人員在臨床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傷口,但傷口愈合時間都是不同的,因為有很多影響傷口愈合的因素?;颊邆诘膲乃澜M織或殘留在傷口上的異物(尤其是微小異物)或通過X射線異物(如木材、玻璃)和年齡因素會影響傷口愈合速度。此外,由于老年血管硬化,局部血供減少,成纖維細胞分裂增殖周期也明顯延長,細胞活性廣泛降低,導致創(chuàng)面愈合延遲,愈合質(zhì)量降低,甚至無法愈合[2]。由于傷口護理不當或治療不正確,使患者的傷口發(fā)炎甚至感染,從而影響傷口愈合的速度。傷口部位由于手術或肥胖等原因,可能出現(xiàn)脂肪液化的癥狀,影響傷口的愈合速度。營養(yǎng)也是影響傷口愈合的主要因素。營養(yǎng)狀況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傷口的愈合。同時,一旦患者飲食中缺乏維生素C、鋅、鐵等微量元素也會影響傷口愈合的速度。在臨床工作中,傷口很難愈合患者住院時間長,治療費用高,臨床療效不佳,這不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同時也給醫(yī)務人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所有的切口在早期都有滲出和少量出血,液體在切口間隙的積聚阻礙了創(chuàng)面與創(chuàng)面的直接接觸,從而影響了創(chuàng)面的愈合[3]。所以,在縫合脂肪之前及時移除這些液體并保留移除這些液體的途徑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放置引流是最可靠的方法。如果沒有引流,皮膚就會被縫合,留下一些空隙[4],也可以在術后3 d每天擠壓切口,將切口間的液體完全擠出。即使在放置引流管之后,仍需要密切關注切口情況。自制便攜式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裝置可以移除滲出物,它可以顯著加快感染傷口的愈合,在外科領域,能有效防止積液[5],且護理方便,易于觀察切口或傷口,避免頻繁換藥對患者造成的痛苦。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接受自制便攜式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裝置干預,參照組接受碘伏紗條填塞引流換藥干預,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干預后的恢復情況以及不良事件控制情況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P<0.05)。表明自制便攜式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裝置干預效果顯著,李雪麗等[6]選取術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進行研究,分別實施自制便攜式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裝置干預和碘伏紗條填塞引流換藥干預,結果可見自制便攜式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裝置干預效果較好,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針對術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采取自制便攜式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裝置干預,患者恢復情況顯著改善,適于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陳二霞,張小紅.介紹一種皮下負壓引流裝置簡易固定法[J].飲食保健,2019,6(37):104.
[2]李文通,鄭愛樺,熊健憲,等.自制持續(xù)負壓引流在胸外科切口無菌性愈合不良患者中的應用[J].醫(yī)療裝備,2019,32(21):1-2.
[3]展紅波,孫青青,嚴磊,等.自制便攜式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裝置在術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應用[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9,14(3):208-212.
[4]張芬,畢雪玲,郭曉莉,等.簡易負壓引流裝置對婦科手術傷口愈合及感染、術后瘢痕、血清IL-2、IL-8和IL-10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2019,28(3):86-89.
[5]賈海軍,侯向華.自制負壓引流裝置治療腹部延期愈合傷口的臨床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9,26(2):224-225.
[6]李雪麗,姜蕾,黃勇,等.負壓傷口療法聯(lián)合局部皮瓣治療感染性腹主動脈瘤移植人工血管后竇道愈合不良一例[J].中華燒傷雜志,2020,36(2):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