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應
[摘? ?要]初中漢語知識教學經(jīng)歷了幾次大的變革?,F(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為初中漢語知識教學走出困境帶來機遇。基于初中漢語知識教學存在的問題,文章提出在初中漢語知識教學中應用微課的主張,闡述運用微課落實隨文學習漢語知識的三條途徑。
[關(guān)鍵詞]初中漢語知識;微課;隨文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19-0010-03
一、初中漢語知識教學的前世今生
20世紀50年代,人們從語文學科知識中分離出漢語知識進行單獨教學,初中階段使用的教材是張志公主編的初級中學課本《漢語》。20世紀60年代開始,漢語知識學習和文本閱讀合二為一,在統(tǒng)合編寫的語文課本里,漢語知識的地位略有下降。當前,在某些語文教材中,漢語知識集中出現(xiàn)在附錄的漢語知識復習表格里。在初中階段,一些教師只會在初三最后一學期的中考總復習中,給學生系統(tǒng)講解漢語知識。可以說,漢語知識教學在一些地區(qū)被忽略。
二、問題與機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第四學段(7—9年級)“閱讀”部分指出:隨文學習基本的詞匯、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
當前,一些語文教師對課標的認識、理解、落實并不盡如人意。漢語知識教學仍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2016年由教育部審定的初中語文教科書將漢語知識以知識卡片的形式,分散插在課文后面。但是這樣安排很容易使這部分內(nèi)容被師生遺忘。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對漢語知識(語法、修辭等)非常陌生,有的學生的作文語句不通順,錯字連連。由此,筆者深切意識到加強漢語知識教學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近年來,微課等的應用,為解決初中漢語知識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供機遇,為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隨文學習漢語知識”這一要求帶來契機。
三、應用微課落實隨文學習漢語知識的途徑分析
1.課前通過微課展示漢語知識
教師可在課前通過微課,適時將文本中的漢語知識點展示出來,并引導學生進行梳理。圖1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相關(guān)微課的截圖。
(1)分析、體會短語的表達效果(如表1)。
(2)分析關(guān)聯(lián)詞的妙用。
①不必說……也不必說……
通過運用這一組關(guān)聯(lián)詞為讀者繪制了一幅賞心悅目的圖畫,讓讀者耳邊仿佛奏響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輕快的田園歌曲。
②單是……就……
通過運用這一組關(guān)聯(lián)詞使描寫具有以小見大的效果,把筆墨重點集中到“短短的泥墻根一帶”。
(3)巧用修辭增添語言美。
“油蛉低唱”“蟋蟀彈琴”將動物人格化,更好地展現(xiàn)了百草園的神秘和迷人。百草園在作者筆下成為孩子們心馳神往的地方。
“……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巧用比喻,讀到這一句,人們不禁對百草園中的覆盆子的味道產(chǎn)生好奇心。
2.課中借助微課解析漢語知識
教師可將值得探究的、包含漢語知識點的精美語段挑選出來,并制作相關(guān)的微課,以引導學生隨文研習漢語知識。
(1)在初讀文本的過程中了解漢語知識。
閱讀文本的第一步,通常是進行文本整體感知,學生除了要了解文本的脈絡外,還要了解文中表達巧妙的語句、語段。教師可抽出重點句段,制作微課,以更好地分析講解。圖2為《白楊禮贊》相關(guān)微課的截圖。
在微課中配上這樣的分析解說:“該語段運用對比、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突出強調(diào)白楊樹內(nèi)在的氣質(zhì)和精神,并采用象征手法,由樹及人,由贊美白楊樹過渡到贊揚英勇不屈的北方抗日軍民。”這樣處理有利于真正落實隨文學習漢語知識,幫助學生理解文意。
(2)在細讀文本的過程中學習漢語知識。
細讀文本時不但要探究文意,還要欣賞語言表達的精妙。教師可以提取文章中的典型字詞、精美語句等,制作微課,盡量做到圖文并茂,讓學生從句式、修辭等角度展開鑒賞感知,以激發(fā)學生的語言欣賞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欣賞能力。圖3為《春》相關(guān)微課的截圖。
語段中的畫線句子,分別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在微課中教師要把這些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講解清楚,再配上春花爛漫、春風和煦的圖片,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運用修辭手法的妙處。這樣處理,學生既能欣賞美景,又能了解掌握相關(guān)的修辭手法,進而明晰如何才能讓文章錦上添花。
教師還可以抽取語段中典型的語法知識,制作微課,以進行必要的講解。如教學《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時,隨文引導學生分析導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一千余華里的戰(zhàn)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的句子成分。
將與句子成分相關(guān)的漢語知識編成口訣,制作微課指導學生進行專項學習。圖4為微課視頻截圖。
3.課后通過微課解析疑惑
在語文教學中,讀寫訓練無疑是重要的。讀寫結(jié)合為漢語知識教學提供良機,教師需要巧妙引導,在讀寫實踐中有效傳授詞法、句法、章法。語言交流、口頭作文、即興演講、課堂辯論等,都是豐富、鞏固漢語知識的重要途徑。如何讓學生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掌握漢語知識,是語文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教學《荷葉·母親》后,制作微課,引導學生精讀、仿寫課文最后一段。圖5為相關(guān)微課的截圖。
教師應讓學生在閱讀中感知、在鑒賞中體驗、在表達中應用,讓學生通過學習漢語知識理解文意、鑒賞美文。這是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必然選擇。
四、應用微課教學漢語知識的優(yōu)勢
1.降低漢語知識學習難度
孤立地教學漢語知識,枯燥、單調(diào)。微課中的生動例子、解說及任務要求, 能夠降低學生學習漢語知識的難度,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促使學生將學到的漢語知識自覺主動地運用到文本解讀實踐中。
2.增強漢語知識教學的趣味性
教師所制作的漢語知識微課一般都是圖文并茂、生動直觀、妙趣橫生的。這樣的微課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漢語知識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
3.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一些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僅停留在膚淺的層面上。如果教師能用微課把修辭手法等的表達效果揭示出來,就能很容易地將文本解讀引向深入。
4.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任務重,但是分配給語文教學的時間有限。如果單獨抽出時間來給學生講解漢語知識,可能會使本來就有限的語文教學時間變得更加緊湊。應用微課開展隨文趣味教學,可以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應用微課落實新課標要求的隨文學習漢語知識,有力地促進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教師可以隨時捕捉課文中的漢語知識點制作成微課推送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課前、課中和課后自由學習漢語知識,從而做到一課一個目標,一課一個教學點,并有效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
應用微課教學漢語知識,是改變初中漢語知識教學現(xiàn)狀,提高學生漢語知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
教師在應用微課教學漢語知識時必須注意:
(1)依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確定漢語知識教學總目標,不能私自提高要求、標準。
(2)按照語文教科書的編寫意圖,整合漢語知識教學內(nèi)容。不能隨意增加內(nèi)容,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3)設計、制作漢語知識微課,要做到教學目標簡單明確,一個微課對應一個教學目標。微課的教學目標不能模糊不清。
(4)漢語知識微課的教學內(nèi)容要簡明扼要,一個微課對應一個教學點,教學內(nèi)容不能面面俱到或零零散散。
(5)為了及時評測學習成效,每個微課中都應該包含相應的進階練習。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 農(nóng)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