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有了微信之后,才有朋友圈。在巴金生活的時代,也有朋友圈,也有自己的聯(lián)系方法和交流方式。
巴金是一位享譽海內外的文學大家,也是一位高產(chǎn)作家,更是一位杰出的社會活動家。那時,巴金在朋友圈活動的方式是書信往來。
巴金的愛人就來自他的朋友圈。1936年,巴金以《家》而成為青年之心中偶像,追求他的人很多。一個女高中生給他寫的信最多,他們通信達半年之久,卻從未見面。最后,女孩提出:“筆談如此和諧,為什么就不能面談呢?”女孩主動寄了一張照片給巴金,然后約他在一家咖啡館見面。經(jīng)過8年戀愛長跑,年屆不惑的巴金與這位名叫蕭珊(原名陳蘊珍)的女孩結為連理。
“溫暖的友情——巴金與友朋往來手札展”來到上海徐匯藝術館,恰逢巴金115周年誕辰。展覽“亮”出巴金與魯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葉圣陶、冰心、沈從文等40余位友人及其家屬的往來手札,可謂是巴金朋友圈的一次集體亮相??纯窗徒鸬呐笥讶Γ覀兙湍軌蜃x懂巴金為什么能夠創(chuàng)作出《家》《寒夜》《隨想錄》這樣思想性強,藝術水準較高的作品。
展覽“亮”出巴金寫給朋友的信:“少抱怨,多做事,少取巧,多吃苦?!边@是寫作之經(jīng)驗,也是做人之真諦。作家鐵凝看到巴金寫給朋友的信后說:“作為巨人的巴金先生,他的偉大正在于他是如此質樸?!?/p>
巴金的朋友圈是一群志同道合、努力向上的人,他們相互鼓勵,總是有共同的語言,因此有說不完的話。在今天看來,這個朋友圈談的話題很專業(yè),甚至“高大上”,都是勸人多做事,少抱怨。
當然,在朋友圈,巴金也并不總是談論“高大上”的話題,更多的時候是談生活、談友情,談相互關照。對于巴金長期的關懷,曹禺真誠地致謝:“我想起半個多世紀以來,你對我極深的幫助、友誼。你介紹我入了文藝界,你不斷給我似火的熱情,我有許多缺點,你總是真誠地指出來?;叵朐S多事,我能有你這樣兄長似的朋友,我是幸福的?!边@是對巴金為人的贊許,讀讀巴金的朋友圈里說的話,我們就能感悟巴金為什么能寫出那樣富有人情味的作品。
巴金的朋友圈都是成績斐然的大家,這使我想起“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話。只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起來的朋友圈,才有話說,才有說不完的話。至于誰是“群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有共同的話說。
朋友圈要遠離庸俗,要交正直、高尚、有才華、真性情的人,是巴金留給我們的一個啟示。雖然朋友圈是一個私密的空間,卻應該以真誠、友善、平等相待,拒絕暴力、低級、血腥,即便不能做到“高大上”,也要彼此尊敬,不要信口開河,口無遮擋。朋友圈應相互鼓勵,這樣的朋友圈才是健康向上的。
巴金的朋友圈充滿正能量。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的朋友圈有些什么人,你就會成為什么人,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摘自《做人與處世》 唐劍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