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絮
跑步是一種很普遍的運動健身方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起到減肥塑形的目的,還能預(yù)防疾病,增強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等。
跑步時,我們需要一雙適合的跑步鞋,買跑步鞋很有講究,如果隨意購買、穿著運動,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但不少人在買跑步鞋時無從下手,或是盲目買運動大牌。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跑步鞋,以及被商家吹到天上去的跑鞋科技,到底什么樣的跑步鞋才是適合自己的呢?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點購買跑步鞋容易遇到的誤區(qū),規(guī)避誤區(qū),即可找到適合自己的跑步鞋。
通常單只重量小于250克的跑步鞋,就可以算作超輕。為了讓鞋子達到超輕,一般會犧牲保護性和支撐性,這對于非專業(yè)運動員來說并不友好。專業(yè)跑者因為自身肌肉力量較強,本身已經(jīng)能很好地保護膝蓋和腳踝,穿超輕的跑步鞋有助于提高速度。
但對于入門級跑者來說,在沒有足夠核心力量的情況下,一雙有緩震設(shè)計、穩(wěn)定支撐結(jié)構(gòu)的跑步鞋,可以為跑者提供更多保護。特別是大體重的跑者(體重80公斤以上),尤其不建議選購極致輕量化的跑步鞋,而更應(yīng)該注意保護性。
鞋子柔軟,走起來確實會比較舒適,但跑步鞋不同于一般走路的鞋,鞋底并不是越軟越好。
衡量一雙跑步鞋的質(zhì)量時,有一項重要的性能指標——彈性反饋。簡單來講,就是當你踩下去時,不僅能提供緩沖,還能給到反彈的力,就像彈簧一樣,會跑得更輕松。如果跑鞋底太軟,就會像踩在海綿上一樣,整個塌陷下去,不能很好地回彈,跑起步來會更累。
另外,過軟的跑鞋一般穩(wěn)定性也較差,跑步過程中很容易因受力不均而崴腳。因此,建議大家買跑鞋時,最好能穿著來回跑幾步。如果跑起來能感覺到緩沖、踩下去之后還能感覺到回彈,穿著穩(wěn)且不會左右晃動,這雙鞋的軟硬度就比較適中。
足弓的主要功能是,使重力從踝關(guān)節(jié)經(jīng)距骨向前分散到跖骨小頭,向后傳向跟骨,以保證直立時足底支撐的穩(wěn)固性。足弓一般分3類:高足弓、正常足弓和低足弓(扁平足)。
高足弓,腳外側(cè)承受力量更大,腳踝外側(cè),小腿外側(cè)會格外緊張,膝蓋所受到的震感也會更強烈。低足弓,足底腱膜會被拉伸,長期處于繃緊狀態(tài),所以不論走路、跑步都更累。
目前,市面上常見到的跑鞋分為兩大類:支撐型跑鞋、緩震型跑鞋。
高足弓人群,建議選緩震型跑鞋。這種腳型吸收落地時沖擊力的能力較差,緩震型跑鞋能更好地分擔跑步時腳受到的壓力。
低足弓(扁平足)人群,建議選支撐型跑鞋。這類跑鞋可以起到支撐足弓的作用,矯正落地時的過度內(nèi)旋。
正常足,以上兩種類型的跑鞋均可選擇。平時跑步時,可以選擇緩震型跑鞋,以保護關(guān)節(jié)、減輕壓力;長距離跑步時,容易因為核心力量消耗導(dǎo)致動作變形,建議穿支撐型跑鞋。
平時穿著合適的鞋,在跑步后期可能會感覺有些擠腳。因為在跑步的過程中,腳會因運動而充血變大,跑的距離越長會越明顯。腳如果長期處于這種不適中,就有可能會造成趾甲脫落、變黑,出現(xiàn)水泡、腳部傷痛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選購跑鞋時,建議比正常的休閑鞋大半碼;如果腳掌較寬或者腳背較高,鞋碼還可以大一號。
跑步是一個高度機械重復(fù)的運動,如果每次跑步都穿同一雙跑鞋,那磨損的部位可能都是一樣的。特別是對于跑姿不太正確的初跑者來說,這會加大受傷的風(fēng)險。
此外,跑鞋也是有壽命的。一般使用壽命在600~800千米。長期或固定穿某一雙跑鞋,容易降低跑鞋的壽命。所以,在經(jīng)過長距離的跑步后,建議大家間隔一段時間再穿,給跑鞋一個恢復(fù)期。
(編輯 王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