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喜陽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自古被譽為“人間天堂”,這個人間天堂之美,一半在西湖。這期,我們一起來學(xué)習(xí)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了解大文豪筆下的西湖有多美,以及他是怎么別出心裁寫出西湖之美的。
詩詞入場
夏日的一天,蘇軾正在西湖邊游玩暢飲,一開始天氣晴朗,后來竟然下起了雨。于是,他詩興大發(fā),提筆寫下《飲湖上初晴后雨》。此詩被后人評為在寫西湖之美的詩文中,“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讀詩心得
詩歌開頭兩句贊美西湖的晴天和雨天都很美。晴朗時,水光瀲滟;下雨時,山色空蒙。但是大多數(shù)山都有這個特點,這兩句詩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如果蘇軾繼續(xù)贊美西湖的湖光山色,那就是平庸的詩人,而不是大文豪蘇東坡了。蘇軾接著寫道: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無論是化淡妝,還是化濃妝,都是十分自然的。也就是說,西湖既有西施化淡妝的美,也有西施濃妝的美。因為蘇軾這個著名的比喻,西湖有了一個美麗的別名,即西子湖。從這首詩中,我們能看出,無論是面對大自然的風(fēng)雨陰晴,還是人生的成敗得失,蘇軾都以一種欣賞的眼光和廣闊的胸襟接納一切,這也體現(xiàn)了他超高的人生境界。
詩人來了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期的文壇領(lǐng)袖,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一同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他對詩詞、文章、書畫、美食等都非常精通,是一個全才型的奇人。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蘇軾還擅長書法,為“宋四家”之一,此外,他繪畫技藝高超,尤其擅長畫墨竹、怪石、枯木等。
蘇軾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為官清廉,深受當(dāng)?shù)匕傩諓鄞?。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晚年還被貶到最遠(yuǎn)的儋州,即今天的“天涯海角”。曲折苦難的生活經(jīng)歷沒有壓垮蘇軾,反而讓他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處處表現(xiàn)出樂觀豁達(dá)的精神。
詩詞中的文化
歷史上,西湖曾得到唐宋兩位杭州地方長官的青睞,他們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和宋代大文豪蘇軾。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對西湖進(jìn)行治理,使其在干旱時能灌溉農(nóng)田,有利當(dāng)?shù)氐霓r(nóng)業(yè)。西湖本來有一道“白沙堤”,白居易有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為了紀(jì)念白居易對杭州的貢獻(xiàn),后人把“白沙堤”簡稱為“白堤”。蘇軾在擔(dān)任杭州知府時,對西湖再次加以治理,用挖出來的淤泥筑成一道長堤。人們?yōu)榱思o(jì)念蘇軾,就把這條貫通西湖南北的長堤命名為“蘇堤”。如今,“蘇堤春曉”成了西湖十大景點之一。西湖的“白堤”和“蘇堤”前后輝映,兩位地方官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流芳千古。
西湖之美,美在山水和人文。尤其是西湖的人文之美,給予湖光山色更深的韻味。宋代詩人林逋曾在西湖孤山隱居,以梅花為妻,以仙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他寫梅花的兩句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最為著名。明末著名文學(xué)家張岱,專門為西湖寫了《西湖夢尋》,可謂西湖的“全方位宣傳片”。西湖有岳王(即岳飛)墓、錢王(即吳越王錢镠)祠、秋瑾墓等著名歷史文化名勝。另外,西湖還有許多動人的傳說,比如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家喻戶曉。
讀詩有問
蘇軾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施?
西子就是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他三大美女分別是漢代的王昭君、三國時的貂蟬和唐朝的楊玉環(huán)。西施的家鄉(xiāng)和西湖所在的杭州,在古代都屬于越國,西湖和西施都有一個“西”字,可能這也是蘇軾由西湖聯(lián)想到西施的一個原因吧。蘇軾把西湖比作西施,一下子就把西湖的湖光山色具體化了,讓人眼前一亮,似乎美女西施就站在讀者面前。蘇軾的時代,西湖還不像今天這么有名。蘇軾用人們非常熟悉的古代美女西施來比喻西湖,很容易讓沒有到過西湖的人對其產(chǎn)生好奇,有了想游覽美景的愿望。西施無形中做了西湖的代言人。說西湖如同西施一樣美,也能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力。宋代詞人王觀說,“水是眼橫波,山是眉峰聚”,那西湖的水就像西施的眼波流轉(zhuǎn),西湖周邊的山也像西施蹙起的眉毛。蘇軾的一句比喻,極大地激起讀者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為西湖做了一個完美的廣告。
【小鏈接】
楊萬里的這首詩也是寫西湖的,而且集中描寫了西湖六月的蓮葉之碧、荷花之紅。這首詩緊扣題目中的“曉出”,寫的是清晨的蓮葉,綠得跟碧云天相接;而紅色的荷花與清晨的朝霞相映照,也顯得特別嬌艷。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