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同
毛岸英是湘潭人,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長沙。作為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時刻以父親為榜樣,嚴格要求自己。8歲時,毛岸英就隨母親楊開慧被捕入獄,曾在上海街頭流浪。在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毛岸英參加了蘇軍大反攻。1946年1月,毛岸英回到延安,在吳家棗園“勞動大學”進修,向農(nóng)民吳滿有“跟班學習”,了解農(nóng)村和農(nóng)民情況。據(jù)執(zhí)導電視劇《毛岸英》的軍旅作家劉毅然撰文介紹,毛岸英的妻子劉思齊曾給他看過毛岸英的日記。在日記里,毛岸英總在不斷地問自己:“我做毛澤東的兒子合格嗎?”毛岸英犧牲后,劉思齊代他相問,毛澤東回答道:“合格,他是我的驕傲?!?/p>
“我做毛澤東的兒子合格嗎?”這一問,問出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問出了一代青年的家國情懷,問出了時代驕子的責任擔當。
“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
1950年10月7日晚,中南海月明風清,菊香書屋清幽寂靜。毛澤東設(shè)宴為即將赴任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送行,毛岸英參加,三人宴輕松愜意。
其間,毛岸英說:“彭叔叔,我要第一個報名去當志愿軍?!迸淼聭蚜⒓磩竦溃骸叭コr有危險,你在工廠好好干,也是支援了抗美援朝?!边@時,毛澤東斟滿一杯酒站起來說:“我替岸英求個情,你就收下他吧!”
10月19日,毛岸英隨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入朝。入朝后,他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和秘書。11月25日,第二次戰(zhàn)役開始。位于朝鮮平安北道大榆洞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發(fā)報頻繁,美軍據(jù)此認為這里有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重要機關(guān),遂派飛機前往 轟炸。當天,美軍4架轟炸機突然飛到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幾十枚凝固汽油彈,毛岸英不幸壯烈犧牲,年僅28歲。
毛岸英犧牲當天,彭德懷便發(fā)電報告訴了周恩來。周恩來在與劉少奇等同志商量后,暫時壓下了電報,沒有告訴毛澤東。直至1951年1月2日,毛澤東才得知此事。聽到消息后的毛澤東怔住了,一聲不吭,眼眶濕了,卻沒有流淚,過了許久,才發(fā)出一聲嘆息:“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這時,毛澤東身邊的人禁不住淚流滿面。
可是,一個年老喪子的父親,又何曾忘記兒子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又怎能割舍“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的摯愛親情?!
“不要那種無著落的與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個人主義的虛榮心,總是會有進步的”
1947年春,國民黨軍進攻延安,毛岸英隨中共中央機關(guān)北撤后,前往在山西臨縣郝家坡搞試點的土改工作團工作。他寫信給父親,信中提出了“沒有群眾的監(jiān)督,沒有民主,干部便必然變壞”的觀點,認為“兩個月的收獲比蹲在延安機關(guān)學習兩年還多”。
得知毛岸英的進步,毛澤東高興的同時不忘對他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1947年10月8日,他致信毛岸英說:“一個人無論學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熱情,有恒心,不要那種無著落的與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個人主義的虛榮心,總是會有進步的。”毛岸英把父親的這句話牢記于心,當作“家訓”和革命的“座右銘”。無論何時何地,他都絲毫不會因為自己是毛澤東的兒子而搞什么特殊化,而是和普通干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把自己鍛煉成一個了解中國國情、深知人民疾苦、能吃苦耐勞、意志頑強的人。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第二天,毛岸英作為中共中央機關(guān)的先遣隊負責人,帶領(lǐng)華北軍區(qū)的一個工兵排進入北平,排除地雷、炸彈,消除各種危險因素,保證水、電、交通暢通,確保中共中央機關(guān)和黨的領(lǐng)導人安全進入北平。3月24日,為了迎接中共中央領(lǐng)導人安全進入北平,毛岸英與戰(zhàn)士們5人分成1組,胳膊挽著胳膊“蹚雷”,冒著生命危險消除了不少安全隱患。
“這種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極端落后的了”
“來信中提到舅舅‘希望在長沙有廳長方面的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慚愧。新的時代,這種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極端落后的了,而尤以通過我父親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
這是毛岸英1949年10月24日寫給表舅向三立的信。這一天,正是他27歲生日。從這封信里,我們讀到了毛岸英的初心,領(lǐng)略到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覺悟,感受到了開國領(lǐng)袖之子對原則的恪守。這封家信,延續(xù)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fù)興的初心,彰顯了對黨性原則的敬畏,飽含著對新時代的熱切期許和對國家人民深沉的愛,令人肅然起敬。
毛岸英身為毛澤東之子,地位特殊,但他始終牢記父親教導,謙虛謹慎。在北京參加工作后,許多親戚朋友給他寫信,有的直接到北京來找他,要求安排工作,但他始終顧大局、識大體,不搞個人關(guān)系,絕不違背原則,并對親友不合理的要求堅決抵制、嚴肅批評。
“望從頭干起,從小干起,不要一下子就想負個什么責任。先要向別人學習,不討厭做小事,做技術(shù)性的事,我過去不懂這個道理,曾經(jīng)碰過許多釘子……”
在信里,毛岸英駁斥求官求利的思想,也不忘自省。他說:“為人民服務(wù)說起來很好聽,很容易,做起來卻實在不容易……”但他堅持身體力行:出行從來不用小轎車;外出乘坐公共汽車或電車,經(jīng)常把座位讓給需要的乘客;穿著樸素,在大灶吃粗糧。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我們永遠緬懷毛岸英的青春熱血和不朽靈魂。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敢于為國捐軀,必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歷史長河中萬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