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慧妍
內(nèi)容摘要:本文通過對《詩經(jīng)》中愛情詩在語言上詳細的分析研究,將《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分為戀愛詩,家庭詩和棄婦詩三個階段,分別從語言風(fēng)格,語言表達方式,語言情感色彩三個方面展開對不同階段的愛情詩語言特點差異性的研究。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 愛情詩 語言特點 差異性
詩經(jīng)中有眾多的愛情詩,雖然都是愛情詩,但是如果把它們按照不同的方式分類,我們會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比如,將它們按照愛情發(fā)生的順序整理出來,基本可分為三個階段:最初的“戀愛詩”(情詩)、結(jié)婚后的“家庭詩”、和某些婚后遭遇不幸的“棄婦詩”。從單純濃烈的戀愛,到步入婚姻殿堂以后的平淡美好,再到有些不幸婚姻的悔恨嘆息,這是每個人在愛情里可能經(jīng)歷的過程,隨著經(jīng)歷的變化,寫出詩歌的語言特點也一定存在差異性。本論文就將從語言這一方面來研究《詩經(jīng)》愛情詩在這三個階段上的差異性。本論文將從語言的三個方面展開分析,分別是語言風(fēng)格、語言表達方式、語言情感色彩。
一.戀愛詩的語言特點
說到詩經(jīng)中的戀愛詩,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古代的節(jié)日,“三月三”?!吨芏Y·地官》中記載到:“以仲春之月,令合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本褪敲钗椿槟信仨毾鄷?,不執(zhí)行者將要受到懲罰。因此許許多多狂熱奔放的戀愛詩就在這一節(jié)日當(dāng)中被創(chuàng)作出來。下面我將具體分析戀愛詩的語言表達特點。
1.語言風(fēng)格:簡潔明快
《詩經(jīng)》中的戀愛詩通常單句都很短,所以給人一種節(jié)奏明快且語氣堅定的感覺。如《鄭風(fēng)·溱洧》中的“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边€有《鄭風(fēng)·出其東門》中的“雖則如荼,匪我思且??c衣茹,聊可與娛。”《王風(fēng)·大車》中的“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皎日!”短至三個音節(jié),長也不過四個音節(jié)。
除單句短以外,詩歌整體篇幅也不會很長,個別詩歌特別精短。如《鄭風(fēng)·山有扶蘇》《陳風(fēng)·東門之楊》《鄭風(fēng)·狡童》等等,總共只有四句話?!锻躏L(fēng)·采葛》總共只有三句話。
2.語言表達方式:直抒胸臆
《詩經(jīng)》中戀愛詩的表達方式十分直接,沒有過多的修飾和悻扭。表現(xiàn)出熱戀中的少男少女對對方愛意的渴求和十分單純的目的。
如《鄭風(fēng)·褰裳》中“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用一種非常直接的語氣說:“你如果愛我想我,就快提起裙子過溱河。你如果不再想我,又豈無他人愛我?你這個傻小子啊!”幾乎成了命令的口吻,一個滿心期待又有些生氣耐不住性子少女形象躍然紙上,通過直抒胸臆的方式傳達出她那份快要溢出來的感情。再比如《王風(fēng)·大車》中寫到“豈不爾思?畏子不奔。則異室,死則同穴。”“怎能不思念你?怕你不敢私奔。生若與你異室,死愿與你同穴。”在這里,看到了一個快要把心都掏出來的姑娘,面對男子的懦弱,她直接表明了她死也愿意和他死在一起的決心。再者,《鄭風(fēng)·將仲子》中寫到“將仲子兮,無逾我里,無折我樹杞。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懇請二哥哥啊,不要到我們里弄來,不要攀折我家的樹杞。不是心疼那些樹啊,是害怕父母的責(zé)罵啊。我真心時刻牽掛你,可是父母的責(zé)罵,我也害怕呀?!边@首詩則表達出一個女孩子用懇切的口吻勸說她的心上人,直言道不是心疼我家的樹,只是生怕你被我的父母責(zé)罰了。
再來說些男子寫的情詩,就比如那篇最出名的《周南·關(guān)雎》中寫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边€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薄奥铎`性的淑女啊,是君子一生的所求”,“求之不得眠不安,輾轉(zhuǎn)反側(cè)心還思。”體現(xiàn)了一個男子面對美麗淑女的耿直追求,和求而不得時輾轉(zhuǎn)反側(cè)的真實狀態(tài)。再比如《王風(fēng)·采葛》中寫到“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薄澳莻€采葛藤的人兒啊,一日不見,就像隔了三月啊?!币彩悄凶訉ε铀寄畹囊环N很直接的表達方式,那種因為思念而感覺時間無限變長的焦急顯而易見。
3.語言情感色彩:狂熱、激昂
《詩經(jīng)》中的戀愛詩帶著隨處可感的奔放和狂野,像是一首激昂的樂曲。這是熱戀中的少男少女的一種很常見的情感狀態(tài),也是只能在熱戀的情侶中找到的戀愛高潮狀態(tài)。下面我來分別說一說這種狂熱和激昂的情感色彩在詩中的具體表現(xiàn)。
戀愛詩中的狂熱情感色彩在多處可見,如《陳風(fēng)·澤陂》中寫到“髧彼兩髦,實維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垂發(fā)齊眉終難忘,一心愿與他成雙。至死此念不改變,只奈母親不體諒!”是一種愛而不能得卻又死心塌地的狂熱,發(fā)出的至死此念也不會忘的感嘆,正是那種青春時期的少年少女才有的不顧一切的愛情。再如《鄭風(fēng)·狡童》中的“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薄澳切∽影。辉倥c我共進晚餐。因為你啊,我痛苦得要窒息?!边@正是一種真實的因愛而痛苦窒息的狂熱之情。再說,《王風(fēng)·大車》中的“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皎日!” “生若與你異室,死愿與你同穴。你若不信我心,我愿對天發(fā)誓!”這種對天發(fā)誓的生死誓言,充分體現(xiàn)了戀愛中的少男少女對愛情的美好向往以及熱烈感情。
激昂的色彩則是更加容易在戀愛詩中發(fā)掘,詩中有多處出現(xiàn)感嘆號。比如《鄭風(fēng)·褰裳》中用了兩個感嘆號,《衛(wèi)風(fēng)·木瓜》中用了三個感嘆號,《鄘風(fēng)·柏舟》中用了四個感嘆號。其次,還有很多詩句的結(jié)尾有“兮”、“也”、“且”等的語氣助詞,有加強語氣的效果,如《鄭風(fēng)·溱洧》《鄭風(fēng)·褰裳》《鄭風(fēng)·將仲子》《鄭風(fēng)·狡童》《陳風(fēng)·月出》《王風(fēng)·采葛》等等。
二.家庭詩的語言特點
1.語言風(fēng)格:質(zhì)樸風(fēng)趣
《詩經(jīng)》中家庭詩的語言與戀愛詩的輕松明快不同。因為當(dāng)愛情進入婚姻,擁有家庭時,他們眼中的愛情就不只有空想式地談情說愛了,更多的是對生活中瑣碎小事的描寫,展現(xiàn)出每個人家中的樸實生活,語言質(zhì)樸,夫妻之間的小情調(diào)還十分的幽默風(fēng)趣。
例如有多首詩都與雞鳴有關(guān),聞雞鳴而起,大概是一種家中樸實生活的代表性展現(xiàn)。其中《齊風(fēng)·雞鳴》與《鄭風(fēng)·女曰雞鳴》開頭的內(nèi)容極為相似,我們來解讀其中一個?!洱R風(fēng)·雞鳴》中女子對男子說天蒙雞已鳴,恐怕要早朝了。男子說哪里有雞鳴,不過蒼蠅在嚶嚶叫。女子又說東方已放亮,朝會大臣已滿庭了。男子又爭辯說哪是東方亮,只是月光珠明罷了。從這一來一往中,我們仿佛可以看到女子和男子每一天的平實又有規(guī)律的生活。同時面對這些有些枯燥乏味的生活,男子的回應(yīng)極為有趣。他借著沒有雞鳴又沒有天亮來逃避早朝,還把雞鳴說成是蒼蠅聲,把天亮說成是月光的亮,這明顯很不科學(xué),可女子還是沒有揭穿他。女子對生活的觀察很細致,時時刻刻在幫男子想著早朝的事,生怕男子沒去早朝會被責(zé)罰,可見她對男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再且看《周南·芣苢》,也是一篇語言十分有意思的文章,從其描述的內(nèi)容來說,就是婦女在采摘芣苢的過程,語言十分質(zhì)樸,沒有什么浮夸華麗的辭藻,但卻有趣,因為文中突出了六個動詞的變化:“有之”剛開始采摘,用手捧著就可以。后來又是“掇之”,越采越快了。然后“捋之”,大把大把地采。隨后又“袺之”,用上衣襟盛著,手上都已經(jīng)抓不下了,最后“襭之”,把裙子邊別在腰間,為了能盛放更多。這一系列語言質(zhì)樸的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展現(xiàn)出了家庭婦女采摘過程的平和歡樂。
2.語言表達方式:側(cè)重男女雙向互動、多敘述和描寫、
相比于戀愛詩中單方面的直抒胸臆,單相思慕,大膽向另一方告白,家庭詩的表達特點則更側(cè)重于男女雙向的互動,因為此刻他們已經(jīng)變?yōu)橐患胰?,多?shù)時間生活在一起,也就有了更多的溝通交流。因此有的詩中出現(xiàn)了對話形式,如上面提到過的《齊風(fēng)·雞鳴》和《鄭風(fēng)·女曰雞鳴》中都出現(xiàn)了男女的對話。
除此之外,相較于戀愛詩中濃厚而豐富的情感抒發(fā),家庭詩更偏向于日常性的敘述和描寫。如《小雅·斯干》中的“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边@是對家中生了男孩和生了女孩之后的敘述。還有《唐風(fēng)·椒聊》中“椒聊之實,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碩大無朋?!庇媒穪肀扔鞣蛉硕嘧佣喔?,描寫婦女美滿的身材。相對的,在家庭詩中單純的情感抒發(fā)就比較少了。
3.語言情感色彩:寧靜、纏綿美好
進入婚姻后,男女之間享受愛情的方式也會發(fā)生變化,從以前的轟轟烈烈變成寧靜而又纏綿的美好。比如我們之前談到過的《齊風(fēng)·雞鳴》和《鄭風(fēng)·女曰雞鳴》男子與女子的對話其實都是在被衾里面發(fā)生的,其實男子找的這些借口又都是為了與女子的甜蜜與溫存再久一點?!多嶏L(fēng)·女曰雞鳴》的后半段還有兩人對未來生活的想象的溫馨對話,“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闭Z言不緊不慢,寧靜而又充滿希望。再比如《齊風(fēng)·東方之日》“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薄皷|方微微露晨曦,醒來榻邊有嬌妻,美人與我同寢室?!碧煲涣?,妻子就在身側(cè),可以看出這里已經(jīng)完全不同于戀愛詩生死發(fā)誓的狂熱,而是展現(xiàn)夫妻兩人纏綿悱惻的安寧的美好。
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對比來更直觀地分析一下二者的不同。從“則異室,死則同穴”到“執(zhí)子之手,與子攜老?!笨梢钥闯?,一個熱戀中的人和一個在婚姻中的人,對未來想象的情感基調(diào)都是不同。的熱戀中的情感是強烈的,是非得愛到天崩地裂的,而婚姻中的情感是纏綿的,是穩(wěn)定而持久的,是不急不躁的,是我要拉著你的手,直到老去的歲月靜好。
三.棄婦詩的語言特點
1.語言風(fēng)格:嗟嘆綿長
棄婦詩與戀愛詩在語言風(fēng)格上有十分鮮明的對比。戀愛詩簡潔明快,而棄婦詩卻嗟嘆綿長,篇幅一個比一個長,語言節(jié)奏一個比一個拖沓。所有詩歌基本上都在十句以上,那篇最廣為人知的《衛(wèi)風(fēng)·氓》更是長達三十句。
除篇幅長以外,語言也反復(fù)不定,在多首詩歌當(dāng)中都會有同一句話或是相同的話出現(xiàn)多次的現(xiàn)象,因為被遺棄后過往的經(jīng)歷總是會不定時地因為某景某物又飄回到女子的腦中。比如在《邶風(fēng)·日月》中“日居月諸”出現(xiàn)了四次,“及如之人兮”出現(xiàn)了三次。作者似乎在每一次看到日月交替之時都會想起所嫁之人多變的悲痛過往。在《周南·江有汜》中,整首詩都以“江有……”“不我……”來連接。
2.語言表達方式:多倒敘、多反思
對于棄婦來說,那些所有美好的愛情片段都被永遠地留在了過去,所以在她們筆下的愛情詩往往很多倒敘的內(nèi)容。還會有很多反思的表達,因為她們覺得應(yīng)該從自己的經(jīng)驗中獲取教訓(xùn),不僅是提醒她們自己,也是提醒其他女孩。如《衛(wèi)風(fēng)·氓》中作者用倒敘的手法回憶起與男子相識到相愛到結(jié)婚的經(jīng)歷,回憶起男子曾經(jīng)的海誓山盟,回憶起男子拋棄她時她的憤怒。全詩都在反思,把女子的青春比作桑葉,勸其他女子一定要好好珍惜青春,好好挑選對象,不要跟她犯一樣的錯誤。還有《邶風(fēng)·谷風(fēng)》中女子全篇倒敘回憶當(dāng)時自己勤儉持家而丈夫卻喜新厭舊的悲慘經(jīng)歷。
3.語言情感色彩:悲痛絕望、憤怒悔恨
在之前所分析過的戀愛詩與家庭詩中,雖然也有過因為求而不得或是思慕的憂傷,但是悲傷并不是其詩歌的情感主基調(diào),大部分的詩歌還是在描述戀愛與婚姻中的美好景象。就算是分隔了兩地的思慕詩,詩歌中也會流露出再次相遇的期待??墒菞墜D詩不一樣,不僅希望全部破滅,悲傷至絕望,且包涵著憤怒,以及對之前愛情經(jīng)歷的悔恨。
由于棄婦詩的悲傷十分顯而易見,我在這就不做過多的贅述。所以這里我們不如將一首同樣有著悲傷情感色彩的思慕時與一首棄婦詩的情感色彩做個深入比較。一首是妻子思慕遠出的丈夫的《邶風(fēng)·雄雉》,一首是傷痛的棄婦詩《小雅·谷風(fēng)》。它們都用了因某個事物而想起某人的手法,《邶風(fēng)·雄雉》中“雄雉于飛,泄泄其羽。我之懷矣,自詒伊阻。”《小雅·谷風(fēng)》中“習(xí)習(xí)谷風(fēng),維風(fēng)及頹。將恐將懼,置予于懷。”思婦看到天上飛的雄雉鳥,覺得它是多么美麗啊,它飛得是多么舒展啊,不由得讓她想起運去的丈夫,想讓丈夫早日回來共纏綿。可是棄婦感受到山谷里吹來的輕柔的谷風(fēng),卻覺得風(fēng)旋樹亦頹,這大概就是所到之處皆荒蕪的感受吧,那么輕柔的谷風(fēng),她卻感到害怕,害怕風(fēng)暴即將來臨,又想起曾經(jīng)把她擁入懷中的人,棄她而去,她從此不再有依靠。很顯而易見,一個憂愁卻又帶有希望,鳥兒是美麗的,另一個絕望而帶著恐慌,仿佛害怕山谷里的風(fēng)也要瞬間變臉。
棄婦詩中除了這種悲傷絕望的情感色彩,憤恨的情感色彩也是一大特征。因為被人拋棄不僅僅有痛苦,當(dāng)然還有怨恨和自責(zé)。比如《衛(wèi)風(fēng)·氓》中“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边€有《邶風(fēng)·谷風(fēng)》中的“有洸有潰,既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來塈?!薄囤L(fēng)·柏舟》中的“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倍急磉_了我曾對你如此好你卻棄我另尋好的憤恨之情,也表達了你我從此恩斷義絕的女子剛強之感。
參考文獻
[1]孔丘.詩經(jīng)[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音義;孔祥軍點校.毛詩傳箋[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18
[3]曲黎敏.詩經(jīng):越古老,越美好[M].江蘇: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2016:182-390.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xué)珠海分校文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