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霏
矛盾是幼兒交往中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也是幼兒學習交往的一種方式,幼兒正是在處理矛盾的過程中逐漸地學會與人交往?!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大班幼兒的生理、心理發(fā)展較小班、中班幼兒成熟,觀察力、理解力增強了,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求知欲和好奇心也進一步發(fā)展。他們喜歡與同伴交往,喜歡自由活動,也喜歡結伴游戲,但在與同伴游戲時常常因意見不同而發(fā)生一些矛盾乃至沖突。幼兒之間的矛盾沖突有利有弊。教師如果能合理干預,引導幼兒自主解決矛盾沖突,可以極大地發(fā)揮幼兒之間矛盾沖突的教育價值,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幼兒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矛盾沖突是一種常見的、基本的關系形態(tài),是幼兒獲取日常生活經驗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與小班、中班幼兒相比,大班幼兒在交往時的沖突更為頻繁,沖突對于幼兒心理影響更加深刻。大班是幼兒個性品質形成的關鍵期,如果在與其他幼兒交往時頻繁發(fā)生沖突,又得不到很好的化解,會給幼兒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一)損害同伴之間的友誼
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也形成了一定的自主思維,但幼兒之間還不能很好地協(xié)調個體之間不同的意見,因此與同伴交往時的矛盾沖突比小班、中班時更多。從幼兒成長發(fā)展的長遠角度來看,人際交往中的矛盾沖突如果不能及時化解,不僅會影響同伴間的友誼,還會使幼兒對矛盾沖突產生錯誤的認識,對幼兒的情感認知和社會行為產生不利影響。
(二)影響幼兒的交友思維
幼兒之間的沖突會對幼兒的交友思維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一般是消極的。當幼兒間發(fā)生沖突時,沖突中“勝利”的一方會強化自己的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往往是有問題的,比如霸道、賴皮等。如果不加干預,這些“勝利”的幼兒在與其他幼兒交往時,也會下意識地強化沖突來應對雙方之間的矛盾,以取得讓自己滿意的結果。
(三)破壞班級的和諧氛圍
幼兒之間的矛盾沖突不僅會影響同伴間的交往,嚴重時還會影響班級氛圍,不利于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矛盾沖突中傳遞的情緒必然是消極的,這種消極情緒在班級中蔓延,不僅會破壞班級的和諧氛圍,還可能造成沖突的擴大化,影響到其他幼兒,使其他幼兒也無法進行正常的同伴交往活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建議,當幼兒與同伴發(fā)生矛盾或沖突時,指導他嘗試用協(xié)商、交換、輪流玩、合作等方式解決沖突。幼兒間的矛盾沖突是幼兒園很常見的現(xiàn)象,也是幼兒社會化的必然過程。在幼兒解決矛盾沖突的過程中,積極的運用解決策略可加深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了解,提升幼兒解決同伴沖突的能力,并使幼兒學會與人溝通、相處的技巧,促進幼兒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通過解決同伴沖突,幼兒能逐步學會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這種換位思考的能力,可以為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師處理幼兒矛盾沖突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幼兒的社會化發(fā)展。因此,當幼兒發(fā)生矛盾沖突時,教師應該提供必要的幫助,引導幼兒解決沖突。大班幼兒已經初步具備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幼兒自主解決矛盾沖突,可以有效提高幼兒人際交往能力。
(一)是“盾”非“矛”——體現(xiàn)正面的矛盾沖突價值
兒童心理學認為,沖突能促進個體變化,適應和發(fā)展,特別是社會認知的發(fā)展。教師應意識到同伴關系沖突對幼兒的社會化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在工作中,教師不應該禁止幼兒之間發(fā)生同伴沖突,而是要充分挖掘每一次同伴沖突事件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價值,把握這一隱性課程對幼兒的習慣、性格特點以及處世方式都有較大的影響,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正確地面對同伴沖突,處理同伴沖突。
(二)轉“?!睘椤鞍病薄獦嫿ò踩耐闆_突解決情境
面對沖突中的幼兒,教師不應該產生厭煩的心理,斷然裁決。教師應充分理解和認識到同伴發(fā)生沖突是幼兒社會交往發(fā)展過程中的必然現(xiàn)象,是幼兒進行社會化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遇到幼兒發(fā)生沖突的情況時,教師要給幼兒充分表達的機會,讓幼兒講述沖突發(fā)生的前因后果,并幫助幼兒分析如何解決沖突,如何避免類似的沖突再次發(fā)生,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在同伴沖突中進步成長。
玩建構游戲時,一鳴、晨晨、一一、樂樂、昊昊和丁丁進入了建筑工地,游戲進行到一半,幼兒吵了起來。一一和樂樂抱怨:“東方之門不能這樣搭,要倒的?!背砍亢投《〔宦?,繼續(xù)按自己的想法搭。教師觀察到這一情況,并沒有馬上介入指導,幼兒又嘗試了幾次,還是不成功,這時教師說:“積木不夠牢固怎么辦?”見幼兒沒有主意,教師用手扶住“東方之門”左邊較高的一部分。幼兒見狀,自發(fā)分成了兩組,一組幼兒負責扶住“東方之門”,一組幼兒負責把積木往上壘高。很快,一座高高的“東方之門”搭好了。活動中,幼兒的沖突在于大家搭房子的方法不一樣,但是都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這時教師提供適當?shù)闹笇В⒆觽円黄鹑ソ鉀Q問題,矛盾就自行消失了。游戲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請建筑工地的幼兒將他們合作搭建的方法介紹給全班幼兒,并引導幼兒學習借鑒。
(三)以“退”為“進”——提供適宜的矛盾沖突解決機會
教師在幼兒發(fā)生同伴沖突時應挖掘沖突產生的原因,并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基礎上,放手讓幼兒自己去解決沖突。這樣幼兒才有機會自己商量、探索并嘗試解決問題。教師要及時有效地抓住教育契機,引導幼兒討論,在矛盾沖突中誰是誰非,把同伴沖突都變?yōu)榻逃變簩W習的機會。
教師應密切觀察同伴沖突的動向,必要時提供協(xié)助和干預。在處理同伴沖突時,教師應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后,把主動權還給幼兒,鼓勵幼兒自主解決問題。在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必要的引導,提高幼兒化解矛盾的技能。比如,區(qū)域活動時幼兒為了某一角色的扮演發(fā)生了沖突,教師可將幼兒的沖突記錄下來,利用游戲講評的機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幼兒一起商討解決的辦法。這樣一來,幼兒下次碰到此類問題時,就能夠和平協(xié)商,自己解決問題。
(四)化“繁”為“簡”——創(chuàng)設全面的班級規(guī)章制度
很多時候,適當?shù)耐闆_突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是化解幼兒之間沖突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友好、和諧的班級氛圍中,幼兒即使與同伴之間發(fā)生了沖突,往往沖突也不會過于激烈。教師在制定班級各項規(guī)則時,可引導幼兒來提意見,幼兒希望建立一個怎樣的班級環(huán)境,請幼兒用簡筆畫畫出來,貼在班級醒目的位置。此外,教師在日常教育中也要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玩時要友愛,玩具要分著玩,大家意見不一樣時要協(xié)商解決,通過班級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教師的引導,減少同伴之間沖突的發(fā)生。
(五)轉“守”為“攻”——穩(wěn)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研究表明,一些容易產生矛盾沖突的幼兒,家庭環(huán)境中也有較多的矛盾沖突。家庭環(huán)境對幼兒性格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很多幼兒容易與同伴產生矛盾沖突,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家庭中養(yǎng)成了不好的習慣。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十分重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借助“家長學?!被虬嗉壊┛偷葴贤ǚ绞?,分享幼兒教育知識,讓家長重視家庭教育環(huán)境。教師要幫助家長改變觀念,讓家長明白,一味地溺愛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與適當?shù)慕逃軌驇椭變好鞅媸欠?,也有利于幼兒學會尊重他人,更好地進行同伴交往。
大班幼兒在交往中產生矛盾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幼兒之間的矛盾沖突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教師要密切觀察幼兒之間的交往,合理引導幼兒化解矛盾。在條件允許時,教師應該給幼兒充分的機會,讓幼兒自主解決矛盾沖突,以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
著名教育家洛克說:“兒童不是用規(guī)則可以教好的,規(guī)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導師和父母應當創(chuàng)造機會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他們養(yǎng)成習慣。習慣一旦培養(yǎng)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自然地就會產生作用了?!苯處熤恍枳鲆晃挥^察者、引導者,在恰當?shù)臅r機教給幼兒方法,并引導他們運用到實際中。久而久之,幼兒能自然而然地學會妥善處理同伴之間的矛盾,與同伴建立密切穩(wěn)定的友誼。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不僅可以讓幼兒的童年生活更加輕松愉快,對幼兒以后的發(fā)展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滄浪實驗小學校附屬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