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芬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使德育教育的觀念逐漸深入到小學課堂中。身為小學班級的班主任,應該做好帶頭作用,將德育教育貫徹到學生日常的生活和學習當中。使學生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得以健康的成長。本文以回歸初心,以德育人的教學理念展開,分析了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有機融合的策略。
關鍵字:小學班級管理;班主任;德育教育
在以往的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大多是憑借著自己的經(jīng)驗進行班級管理。但時代在不斷的發(fā)展,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的在提升。如果班主任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將德育教育深入到日常的班級管理當中,會使新課改提出的立德樹人教學理念,難以在班級管理中充分的體現(xiàn)。因此,班主任要重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采取有效的措施,開展德育教育。
一、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班主任并沒有實施德育教育
小學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所需要勞心勞力的地方很多,大部分班主任除了是班級的班主任之外,還兼任學生的教課老師。不僅要管理班級,跟家長之間溝通,還要給學生們上課?,嵥榈墓ぷ鳎拱嘀魅螞]有充足的精力去探究怎樣將德育教育深入到班級管理當中,部分班主任只是在學校推出德育教育理念的宗旨之后,給學生上了一節(jié)德育課,就算是貫徹了德育教育。這種完成任務的方式,導致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沒有有效的展開。還有部分班主任認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并不能很好的吸收德育教育。因此,在班級管理中,針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只是一筆帶過;或者根本沒有展開德育教育。
(二)班主任缺乏對德育教育的認識
部分班主任對德育教育的認識并不充分,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太過于注重德育教育的表面工作,并沒有將德育教育的實質(zhì)深入對學生的管理當中。使得開展的德育教育,只是表面的工作,這并不是開展德育教育的目標和目的。其次,部分班主任為使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能夠更為深入,在教學的課程中,融入了大量德育教學的內(nèi)容,使得教學的課程變成了德育課,這并不是開展德育課程最好的方式。
二、小學班級管理中開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尊重學生主體,引導學生自我管理
為使德育教育在小學班級中有效的開展,首先,班主任要以學生作為主體,充分發(fā)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管理,使德育教育深入到學生的認知中。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在營造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自主活動的空間,使學生能夠活躍思維,實現(xiàn)自我的管理。
其次,班主任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的實踐活動,如,演講、討論或辯論賽等。讓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不斷的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班主任也可以在班級中,展開小型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在班級中的活躍性,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使德育教育貫徹到日常的班級辦理當中。
(二)抓住教育契機,促進學生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陶行知校長就深諳此道。他的“四顆糖”的教育故事家喻戶曉。陶行知是大教育家,知道“了解”這個孩子的重要性,在了解王友品性的基礎上采用了表揚的教育方式教育王友,并且選擇等到放學之后再處理這件事,給王友足夠冷靜反思的時間,也給自己調(diào)查思考的機會。陶校長抓住了這一教育契機,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三)設置愛心郵箱,提升學生思維品質(zhì)
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要注重愛的教育,包括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愛,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友愛,以及學生對班主任的敬愛等。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班級的溫暖,形成彼此互幫互助的良好班級風氣,使德育教育深入到班級當中。
例如,班級中總會有學生的性格較為孤僻,平常很少跟其他的學生進行交流,自己存在的困難也很少去跟班主任和學生溝通,導致在學習上和生活上逐漸存在很多問題。針對這一類型學生的情況,班主任可以以愛的角度去貫徹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如,在班級中設置愛心郵箱,愛心郵箱的方式可以是實質(zhì)的郵箱,也可以是虛擬的網(wǎng)絡郵箱。讓學生通過郵箱,打開內(nèi)心中封閉的世界,使班主任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共同解決遇到的問題。除了解決學生的問題之外,班主任也可以引導學生將對班級管理的意見和建議等方面的想法。通過郵箱的方式告訴班主任,幫助班主任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想法,共同建設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使德育教育滲透到日常的班級管理中。
(四)輪流擔任班干部,提煉學生綜合素質(zhì)
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要將學生作為主體,從學生的根本出發(fā),立足于學生的心理需求,展開德育教育。首先,班主任應該改變以往封閉式的管理模式。在班級的管理中加大學生管理環(huán)節(jié),激勵學生參與建設班級,培養(yǎng)學生的管理能力,形成班級觀念。
例如,班主任在可以讓學生輪流的當班干部或小老師,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建設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還能提升學生對班級的熱愛,以及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整個班級呈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良好班級風氣。
(五)加強家校合作,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家長是跟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也是最為了解和能對學生影響很大的人。很多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關注點全在班級管理方面,進而忽略了家長對學生的影響,使得錯失了優(yōu)化德育工作的契機。很多家長并沒有良好的教育方式,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逐漸的減少,導致家長并不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針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家長方面的工作,搭建家校一致的理念,將德育教育深入到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
結語:
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下,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是每個班主任應該做的工作。為使德育教育有效的在小學班級中開展,班主任應該要以學生作為班級的主體,充分的了解學生的發(fā)展狀況。通過有效的方式,貫徹德育教育,為學生之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