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菊清
摘 要:識記漢字是低段小學生的主要學習任務,通過不斷提高識字效率,讓學生掌握漢字書寫以及認識更多的漢字,積累識字量,為后續(xù)的閱讀與寫作奠定基礎,同時也為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奠定扎實的基礎,在小學低年段這一時期,為了開發(fā)學生的智慧潛能,激活創(chuàng)新思維,則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就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開展加以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性;探究
當前小學識字教學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成為制約識字教學有效性的原因。
一、小學識字教學存在問題
1.授課形式較單調(diào)
作為低年段的學生,教師在教學講解時,主觀認為小學生年齡較小的,需要反復講解才能有利于他們加深記憶,實際上,這一機械化的講解,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枯燥感,課堂效果并不佳。如果讓學生在這樣一種單調(diào)模式下認識記憶漢字,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老套,教學設計不精巧、不適宜,同時對教學的重難點做不到精準把握,不但會浪費課堂時間,還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2.學生識字過程中有壓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動輒指責,會讓他們感受到學習壓力以及產(chǎn)生緊張心理,不利于識記漢字。在小學識字教學中以培養(yǎng)學生識字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掌握學習方法為目的。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讓他們學有所獲,但如果在教學中提出較嚴格的要求,容易造成學生心理上的負擔,導致小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逆反心理,無法產(chǎn)生學習漢字、記憶漢字、理解漢字的興趣,這就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3.多媒體應用頻繁,容易喧賓奪主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教育領域各種現(xiàn)代信息手段不斷在課堂上展露身姿,教師充分利用這一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他們的興趣,期望產(chǎn)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一些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多媒體的應用僅僅是一種輔助手段,一節(jié)課無時不在運用這一技術手段,頻繁使用導致學生的興趣逐漸降低,同時對知識點無法把握,這也成為當下一些課堂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二、提高識字教學有效性的具體策略
1.教學方式新穎多彩,激發(fā)學生興趣
低段小學生充滿童真,都是童言童語,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容易被有趣、新鮮的事物所吸引。作為教師,教學時避免刻板簡單,而是運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教會學生識字,比如,結構教學法,或者是“比一比、認一認”識字法,或者是猜謎語、讀故事認字等,在豐富多彩的識字教學中,學生通過參與這些游戲或者聆聽故事,有利于在輕松、愉悅的心情中記憶漢字、識別漢字的具體特征,對漢字的學習充滿樂趣。在進行一些簡單課文講解之前,讓學生先閱讀文本,看看對其中的哪些生字詞不知道該如何記憶,教師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從字形、字義、字的結構組成、如何書寫等方面加強對生字的識記,比如,講“膽”字,它的偏旁是“月”,右邊是“旦”,左右結構,月字旁的漢字還有哪些,其所代表的意思是什么?可以從肝、臟、脾、胃等漢字,引導學生認識到“月”代表人體器官的意思,讓學生更好地拓展自己的思維,認識更多的漢字。對于一些相似詞,則需要進行正確的辨析,比如說,“大、夫、天”這幾個字的辨析,讓學生仔細觀察,看看這些字首先從其外觀字形上有什么區(qū)別,然后再通過每一個字的不同意思加以正確的記憶。老師并不一定非要用講述的方法重復,而是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使學生融情入境,更好地理解每一個漢字,分清字形、字義,牢固記憶,理解運用。
2.尊重差異,減輕學生壓力
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閱歷有所不同,教師在講課時不能太過于著急,必須尊重每個學生的認知差異,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獲得進步。授課中,既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中,樹立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情境,學生在投入學習中會感到快樂,在愉悅情緒的影響下樂于記憶漢字,輕松學習漢字。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發(fā)揮自我意識,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重復記憶漢字的機械式操作。就一些漢字的學習,先說說自己有何發(fā)現(xiàn),這樣讓學生關注這一漢字,同時還可以采取相似字比較加深記憶,學會區(qū)分。面對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教師要進行分層次的教學,無論是在對這一漢字的識記,還是具體的一些問題,創(chuàng)設上面則需要體現(xiàn)差異性,體現(xiàn)一定的梯度,各自獲得收獲,減輕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壓力。
3.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具體的授課中,多媒體的運用需要做到科學而適宜,比如在進行一些較難字的理解上,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展示漢字意思的畫面,通過直觀認知,讓學生理解漢字、認識漢字、識記漢字。同時,在學習一些漢字時,為了避免枯燥感,通過音樂背景,逐漸引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拓展學生學習漢字更廣闊的資源,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提升綜合素養(yǎng)。
總之,面對當前低年級學生的這一識字效率,教師有效性教學的開展,使學生在主動識字中提高學習能力,培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王安然.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初探[J].教育科學論壇,2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