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新時期下教師的教學理念也發(fā)生了顯著的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為了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更多地以主導者的身份給學生安排固定的學習步驟,然而這種教學模式過于死板,并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同時,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注重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發(fā)展有著巨大幫助。由此,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以小學科學教學為主,論述新時期生本課堂理念下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生本課堂;小學科學;教學策略
小學科學教學的開展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通過對生活中一些科學現象的解釋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養(yǎng)成對問題的探究意識。生本課堂理念作為新課改施行中誕生的新的教學理念,對于提升教學趣味性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幫助。
一、生本課堂理念的內涵
生本課堂理念,顧名思義就是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小學生普遍較為活潑好動,給教學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并且科學不像語文、數學這類學科有成熟的考察體系,因此,學生在科學課堂上的表現也較為松散,教師為了保證課堂效率和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更多地以強制性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雖然看似完成了教學目標,實際上學生所習得的更多是對教材內容的了解,對于提升科學素養(yǎng)和培養(yǎng)學習習慣并沒有起到實質性的幫助。而生本課堂理念的推行,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課堂時間更多地交還給學生,教師更多地扮演的是引導者的角色,通過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學習的積極性來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制訂教學方案,從更加人性化的角度打造更加靈活的課堂教學模式。這樣既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基于生本課堂理念的小學科學教學策略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前文提到,所謂生本課堂理念,即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圍繞學生的實際需求構建課堂教學,以實現對學生情感和智力上的雙重培養(yǎng)。而對于小學科學教學而言,這門課程更偏重于實踐,如果在教學中教師更多地通過理論教學的方式進行知識輸出,那么無疑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并且還會大大降低科學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對科學教學產生厭倦心理,不利于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出發(fā)點。例如,在學習“磁極的秘密”時,教師可以首先拋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將磁鐵放入一堆鐵屑中,哪個部位會吸取更多的鐵屑,這個部位的特點是什么,磁鐵的兩極分別對應的又是什么。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形式來構建利于學生理解的教學內容。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設計實驗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繼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2.加強互動性建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傳統(tǒng)教學中,更多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輸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僅僅扮演著被動接受的角色,其自身對教學活動的反饋和思考無處表達,這種教學模式大大削減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靈活性,更多以教師提供的標準角度進行思考,加重了學生的思維固化,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生本課堂理念下,教師要注重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教師也要虛心接受學生的意見。另外,還可以通過構建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來促進學生間的交流。例如,在“天氣與動植物”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談論通過對動植物的變化來預知天氣的方法,通過和其他同學進行觀點的交流和互動,促進學生在思維角度的多樣化,并且加強學生的團體合作觀念,進而實現人才的綜合培養(yǎng)。
3.結合生活實際,降低學習難度
生本課堂理念提倡教師將教學貼合實際。對于科學這門學科而言,其學科知識更多來源于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生活經驗來進行輔助講解。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較強,教師要善于利用這點,以日常生活為切入點,將學科知識中的重難點在生活細節(jié)中的體現搬到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大大提升學生的代入感,降低學習難度,也能激發(fā)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和生活實際的結合也能促進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例如,在學習和植物有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課堂轉移到室外,通過對植物的近距離觀察來幫助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學科知識,并且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自行種植一些植物,通過定期的觀察來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生本課堂理念作為新課改給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帶來的改變,其在教學中的運用實現了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對實踐能力的鍛煉。身為小學科學教師,要認識到生本課堂理念在當前時代的價值,并且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加深對生本課堂理念的貫徹,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想象力以及探究能力進行重點培養(yǎng),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張光懷.小學科學與創(chuàng)客教育有機融合教學模式研究[J].名師在線,2019(32):31-32.
[2]王偉蘭.小學科學課與生活“互利共生”教學模式研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8,35(4):60-61.
作者簡介:李蓉(1973—),女,漢族,山東五蓮人,大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