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韻雯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是在大班“有用的植物”主題下,聚焦幼兒在個別化美術區(qū)域中制作“蔬果拼拼樂”的一個活動?!笆吖雌礃贰笔怯變哼x擇各種蔬果和輔助材料,嘗試用各種工具來制作所要的造型的個別化活動。
案例主人公軒軒是一名5歲的男孩,他非常喜歡在美工區(qū)進行“蔬果拼拼樂”創(chuàng)意制作,有一定的相關經驗。
二、案例描述
軒軒從蔬果籃子里拿起一個番茄,喃喃自語道:“我要做一個人?!庇帜闷饌€洋蔥,放在番茄下面,說道:“這樣就可以比了?!苯又蜒笫[放了回去,掃視著桌面上的蔬果,嘴里嘟囔著:“那身體用啥做嘞?”
菲菲湊了過來問:“你要做什么呀?”“我要做個大人。”軒軒說著便挑了一個玉米進行比較道,“這樣呢?太大了,不行?!狈品埔姞?,拿出一個長長的紅辣椒遞給他:“這個可以嗎?”軒軒接過紅辣椒一比,搖頭說:“不好看?!苯又?,軒軒看到桌面遠處有個卷心菜,他手伸得直直地比了比,皺著眉頭說道:“太胖了?!泵琢D昧艘桓S瓜,遞到了軒軒面前:“用黃瓜試試吧。”軒軒看了一眼說:“黃瓜?長?!弊罱K,軒軒拿起一顆完整的青菜,葉子朝上地放在了番茄上面,決定道:“好吧,就這個了?!狈品瓶戳艘谎壅f:“這是他的頭發(fā)?!避庈帉蓚€蔬果調換方向,說:“你看,這是裙子,我要做一個女孩兒!”
緊接著軒軒拿起塑料刀,在粘板上唰唰兩下就把青菜根部切下來。隨后他拿來牙簽,戳在青菜上,準備連接番茄。他發(fā)現牙簽留得太短了,于是嘗試用手拔出牙簽,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他用牙齒咬住牙簽,一下子就拔了出來。調整好長度后,他把番茄往牙簽頭上一壓,連接在了一起。
此時,軒軒發(fā)現了一個問題:“這要怎么坐起來呢?”他從籃子里拿了洋蔥,說:“好吧,就這個吧,它扁扁的?!币慌缘姆品普襾硪粋€用剩的青菜根部,將番茄擺了上去,軒軒一看,說:“誒!這個可以。”他接過青菜根部,找來剪刀,對著青菜剩余的葉子“咔嚓咔嚓”進行快速修剪。當他將青菜根部和番茄放在一起時,軒軒搖著頭發(fā)出了疑惑:“嗯?菲菲,你覺得這樣好看嗎?”兩個孩子相視著大笑起來:“這么大一個頭,配這么小一個身體,不行不行?!?/p>
最終,軒軒選擇了洋蔥做身體,只見他戳、拔、換、插,熟練地用牙簽連接好了頭和身體。接著軒軒剪下了茄子的蒂做手,但是茄子只有一個。軒軒撓了撓臉,突然站起來說道:“哦!我要不一樣的!”他拿了一根吸管,在茄子蒂旁比了比,用剪刀確定位置后,將多余的吸管減了下來。他用牙簽連接茄子蒂和洋蔥,用寶寶膠黏在了吸管的一頭,成功連接手和身體。
整體結構做好后,軒軒用黏土在番茄上制作了圓圓的眼睛,尖尖長長的嘴巴,和一頂帽子。向周圍的朋友們介紹:“我這可是一個烏鴉人!”
三、分析與思考
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可以看到軒軒的學習方法和經驗的呈現。
1.大膽探索、比較、尋找制作“人”所需要的合適的材料
我問軒軒:“為什么最終選擇了洋蔥做身體?”他告訴我:“洋蔥大大的、扁扁的,才能站得住。” 說明他知道做人物時要考慮頭和身體的比例,也思考了怎樣才能站得更穩(wěn),這些都是孩子的已有經驗。
2.熟練地使用各種工具,動腦筋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
第一,刀的使用。他能用刀熟練地切蔬果,動作果斷。雖然在大班的上學期,但軒軒手部的精細操作能力發(fā)展相對比較好,手眼協調能力強。
第二,剪刀的使用。軒軒用剪刀修剪青菜葉子,我事后問過他:“你怎么不用刀了呢?”他說:“因為刀切不斷呀?!闭f明孩子會按照蔬菜的材質選擇合適的工具,對蔬菜一些具體特征非常了解,這也是因為我們前期在主題活動中幫助孩子對各種蔬果的特點進行了經驗的積累,來支持他后續(xù)的這些表達表現。
第三,牙簽的使用。軒軒知道牙簽可以用來連接兩個物體。而且知道要留一半,不能太短。當牙簽戳得太深時,他會很自然地先用手拔,發(fā)現拔不出來后,直接用當下最快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用牙齒咬。
3.各種經驗的呈現
第一,兩個材料是否一樣長,對比一下就知道,這是他的經驗。第二,尖尖的身體站不穩(wěn),大大的、扁扁的才行,這是他對空間概念的理解。第三,不斷嘗試新的方法來挑戰(zhàn),我看到了他的創(chuàng)新能力。第四,在過程中,他能接納同伴的意見,樂于分享自己的想法。第五,專注的品質,他不停地探索,有良好的學習素養(yǎng)。第六,整個過程他是自由、開放、自信地在表達表現。
四、跟進措施
1.衛(wèi)生教育
作為老師,我們要注重衛(wèi)生教育,我后續(xù)提供了夾子和鑷子,并對軒軒進行衛(wèi)生教育:“不要用嘴巴咬,我們可以使用工具或請求老師幫忙?!?/p>
2.分類整理
由于“蔬果拼拼樂”材料特性,最后整理時,容易將干濕垃圾混在一起。因此后續(xù)提供了干濕垃圾桶,并將桌面上的蔬果進行整理,適當地減少了一些材料,潛移默化地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收納整理的習慣。
五、獲得的啟示
1.有效的環(huán)境支持是有利于幼兒表達表現的
整個活動中軒軒都是自由、開放、自信地在表達。這是因為老師提供的材料都是完全開放的,能夠支持幼兒選擇?!笆吖敝皇且环N載體,目的是使幼兒可以大膽多元的表達表現。整個活動中老師也沒有干涉幼兒,始終是以觀察者的身份參與。由此可見有效的環(huán)境支持是有利于幼兒表達表現的。
2.培養(yǎng)幼兒的高階思維和深度學習
軒軒是一邊做,一邊完善自己的想法的。從起初做一個“人”到“女孩”再到“烏鴉人”,他是基于造型和生活經驗完成成品的。這和大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有關,他們受到工序、難易程度、材料的干擾。作為教師,我認為可以引導幼兒先制訂一個初步的計劃,有目的地圍繞自己的計劃去尋找合適的材料,并且來執(zhí)行他的計劃,以培養(yǎng)幼兒深度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