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煒松 江雪蓮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小兒腹瀉的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100例醫(yī)院收治小兒腹瀉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以及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的差異。結果:兩組患兒在臨床治療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的腹痛、腹瀉、發(fā)熱等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患兒(P<0.05)。結論: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應用能夠有效縮短患兒腹痛、腹瀉、發(fā)熱癥狀的緩解時間,從而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小兒腹瀉;治療效果
小兒腹瀉是指由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引起的以腹瀉為主要特征的一組疾病,患兒常伴隨嘔吐、腹痛、發(fā)熱等癥狀,若不及時糾正會導致水電解質紊亂[1]。該病多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同時藥物、過敏、喂養(yǎng)不當以及著涼也可誘發(fā)該病[2]。小兒腹瀉多發(fā)生于嬰幼兒,若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威脅患兒的健康安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療與干預措施。針對性護理干預主要是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以及疾病特點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改善患兒的預后結局與生活質量[3]。為了觀察不同護理模式的應用價值,文章選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100例醫(yī)院收治小兒腹瀉患兒進行對照觀察,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100例醫(yī)院收治小兒腹瀉患兒,其中男孩55例,女孩45例;年齡為1~7歲,平均為(2.3±0.5)歲。入選標準:符合《實用兒科學》中關于小兒腹瀉的臨床診斷標準;患兒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先心病、肝腎器質性疾病和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患兒。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包括健康指導、用藥護理、飲食指導和出院指導等措施。
觀察組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措施為:①心理護理:安撫患兒的情緒,對于嬰幼兒可以給予安慰奶嘴,并通過撫觸減少患兒哭鬧;學齡前兒童則需要加強語言、動作交流,給予患兒安全感,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同時還要做好家長的安撫工作,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治療與護理,消除家長緊張焦慮情緒,提高家屬的配合。②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兒腹瀉次數、性質以及量,對于嚴重脫水以及心率加快的患兒,需要盡早進行救治;合并嘔吐癥狀的患兒需要采取頭側臥位,避免嘔吐物引起的誤吸入。③臀部護理:腹瀉之后使用溫水沖洗并保持肛周干燥。對于患兒使用的衣物以及用品需要加強紫外線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發(fā)生。出現(xiàn)紅臀的患兒可以采用紅外線照射治療,并且要勤換紙尿褲,保持臀部清潔。④飲食指導:嬰幼兒最好采取母乳喂養(yǎng),并且根據患兒的年齡適當添加輔食。>6個月的患兒可以加入米湯、白稀飯、豆奶等食物,補充營養(yǎng);>1歲的患兒可以添加軟面、白粥、雞蛋湯等食物。隨著腹瀉癥狀的改善,需要逐漸調整飲食結構。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以及臨床癥狀緩解時間的差異。本次研究中臨床療效判斷標準[4]:顯效:治療3天內患兒的各癥狀完全緩解;有效:治療1周內患兒各項癥狀完全緩解;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的療效差異
兩組患兒在臨床治療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差異
觀察組患兒的腹痛、腹瀉、發(fā)熱等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患兒(P<0.05),見表2。
3.討論
腹瀉發(fā)生機制復雜,并且長時間腹瀉可引起水電解質紊亂,誘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因此需要盡早采取有效的治療與干預措施。針對性護理主要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優(yōu)化護理基礎措施,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最佳護理方案,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其在腹瀉患兒中的應用具有較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中兩組患兒在臨床治療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的腹痛、腹瀉、發(fā)熱等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患兒(P<0.05),由此可見針對性護理措施雖然無法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但是可以顯著縮短各癥狀緩解時間,進一步改善患兒的預后情況。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應用能夠有效縮短患兒腹痛、腹瀉、發(fā)熱癥狀的緩解時間,從而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范超,陳前程,易利純. 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腸內營養(yǎng)支持并發(fā)腹瀉患兒中的應用[J]. 中國臨床護理,2021,13(2):102-104.
[2] 張傳敏. 綜合護理提高小兒肺炎繼發(fā)腹瀉患兒恢復效率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21,21 (16):43-45.
[3] 鮑聰. 整體護理摸式在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護理中的有效性研究[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21,31(3):167.
[4] ANGARONE MICHAEL, SNYDMAN DAVID R., THE AST ID COMMUNITY OF PRACTIC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rrhea in solid‐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Guidelines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Transplantation Infectious Diseases Community of Practice[J]. Clinical transplantation.,201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