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林 彭江紅
摘要:生物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不斷的探索與思考,而為學生提供這一學習方法的最佳教學方式便是實驗教學。實驗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操作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學習過程中夯實學習基礎,掌握教學知識。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課堂進一步強調(diào)對學生操作能力以及實踐水平的鍛煉,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習思維和學習能力。因此,實驗教學也成為高中階段生物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課堂參與度;加深理解;動手實踐
提高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不能只停留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方面,同時也需要完成對學生個人學習能力以及生物實踐能力的鍛煉。高中階段的生物知識由淺入深,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鞏固自身的學習基礎,掌握基本的操作實踐技巧,并將其應用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對此,實驗教學課堂給出了很好的教學答案。本篇文章重點探討實驗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的應用,筆者結(jié)合自身教育實踐提出以下幾點觀點,以供各位讀者閱讀參考。
一、教師應采取措施提高課堂參與程度
課堂對于學生的吸引程度不僅取決于課堂學習內(nèi)容,同時也取決于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學習壓力最大化的時期,簡單輕松的實驗課堂為學生提供了新穎的學習方式,能夠使學生在操作的樂趣中完成學習。而這樣的學習過程往往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同時也能夠使課堂的參與熱度得到提高。
例如,在“細胞的基本結(jié)構(gòu)”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課堂中,學生可能會面臨教學知識較為抽象,教學內(nèi)容難理解等問題,從而使課堂的學習活躍度以及學生的課堂參與活動降低。對此,為提高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和參與興趣,教師可將細胞的觀察實驗作為教學活動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比如,在“植物細胞的構(gòu)成”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講解中,教師可準備顯微鏡以為植物細胞的標片,并組織學生進行細胞的觀察。在觀察過程中,學生能夠?qū)毎臉?gòu)成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同時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于主要細胞器官的特點的記憶。此外,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記錄自己觀察到的細胞標片,并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分辨細胞器,完成實驗記錄。觀察類型的實驗活動難度較低,且安全系數(shù)較高,對于學生而言是一項輕松且有趣的學習活動,因此,這一類型的實驗活動的組織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完成課堂參與程度的提升。
二、教師應著重輔助學生加深知識理解
實驗是生物知識的探究來源,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并掌握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在高中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生物原理以及生物知識大多能夠通過實驗獲得。因此,實驗教學也成為提高學生知識理解程度的有效教學方法。
例如,在“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這一重點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課堂中,為深化學生對于教學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也可以借助實驗操作展開本課內(nèi)容的講解。教師可借助一定的教學輔助工具,如多媒體教學設備,自制的生物教具等等,向?qū)W生進行簡單的實驗講解。教師可首先向?qū)W生展開提問:“為什么豌豆在雜交之后出現(xiàn)了不同的結(jié)果呢?這和我們之前所學習的遺傳定律有什么聯(lián)系,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接下來我們一起用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之后,教師便可借助教學工具加以講解,并不斷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疑惑。除了講解部分的應用之外,教師也可將實驗活動應用于學生的練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實驗探究,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一遺傳定律的理解與記憶。
三、教師應注重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在開展實驗探究之前,學生需要了解實驗原理,設計實驗過程,預測實驗結(jié)果。這是實驗的基本流程,也是一次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審核。生物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邏輯能力,而這一能力也可在實驗的設計與探究過程中得到鍛煉與提高。在高中階段,教師可借助常見植物或生物,或者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模擬實驗環(huán)境,滿足實驗條件,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安全且準備充分的條件下展開實驗,完成自身思維能力的鍛煉。
例如,在“生長素的生理作用”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課堂中,學生需要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對在不同條件下植物的生長方向以及生長情況做出判斷。這一學習問題不僅考察了學生對教學知識的掌握,同時也考察了學生的學習思維靈活度以及舉一反三的拓展能力。為了達成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本部分教學內(nèi)容的講解中,教師可以通過實驗課堂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并通過實驗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的應用能力。比如,教師可簡單利用綠色植物以及遮光罩模擬不同光照條件,并引導學生對植物的生長情況進行猜測。這一類型的實驗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同時也需要學生掌握實驗原理,發(fā)揮邏輯思維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展開不同條件下的探究活動,并對自己的猜測加以驗證,并最終在學習與實驗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自己的綜合學習水平。
總而言之,為高中階段的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機會以及自由發(fā)揮平臺,是當下素質(zhì)教育的新要求。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目的,設置符合學生水平的操作實驗,并在引導學生完成實驗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的教學效果。生物知識的學習是學生認識自然,了解自然規(guī)律的渠道,而實驗便是連接學習與自然生活的橋梁。重視實驗教學,發(fā)揮實驗教學的教學作用,是高中階段生物教師的教學課題。
參考文獻:
[1]李影.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傳統(tǒng)文化教育[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15).
[2]鄧小玲.淺議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4(36).
重慶市酉陽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