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邱成
1 利用課前,規(guī)范起航
1.1 談話式立規(guī),確立方圓
教師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學特點以及優(yōu)生榜樣的作用,在課前與學生“約法三章”使大部分學生受益,讓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的組織隊形。古云說: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筆者先用倒計時15秒的時間讓學生都先從教室陸續(xù)出來,這樣保證沒有拖沓的學生。
通過“約法三章”的談話式立規(guī),強化學生的紀律,讓學生能第一時間的去遵守,大大提高了上課的效率。教師通過談話授權予體育委員及其他班干部的協(xié)助管理,更對整堂課的遵守紀律起到了持續(xù)的作用。
1.2 獎勵式重范,調節(jié)氛圍
體育課的路隊整齊度與學生的紀律性突飛猛進,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貴在堅持的。但學生在多次練習后會出現(xiàn)“審美疲勞”,于是會慢慢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氛圍能夠持續(xù)而不枯燥,在隊列練習過程后,教師要采取獎勵措施,調節(jié)氛圍。
作為教師,絕對不能低估獎勵對學生的影響力,尤其是低段的學生,獎勵對他們有很大的誘惑力,獎勵式方法,是讓學生隊列隊形做到快靜齊的有效教學策略。
2 把握課堂,掌握技能
2.1 課中調整,鞏固隊形
根據(jù)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的要求,體育課開始部分時必須要有隊列隊形展示,只有把隊列隊形整齊了,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能夠一直保持好,這樣才會提高上課的效率與效果筆者通過讓學生反復的練習隊列隊形,并讓學生喊各類口令,這樣更熟悉相應口令,有利于調整。
筆者首先進行口令調整后,然后讓優(yōu)生上臺進行展示,再讓其他學生進行口令練習,讓所有的同學都能熟悉口令和動作。一節(jié)很優(yōu)秀的體育課需要大動作變換很多次,但對于新手來講,每變換一次如果調整不當,那反而弄巧成拙。我們要敢于做體育課的“弄潮兒”,但我們不能拋棄“傳統(tǒng)”的隊列組織隊形。所以隊列隊形與組織是體育課的基礎,對于隊形與組織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常規(guī)的隊列隊形是集合、報數(shù)、四面轉法、向右看齊、體操隊形、行進間踏步走等。
2.2 教師示范,培養(yǎng)領隊
體育課隊列隊形中教師的示范起到了引領作用,優(yōu)生示范起到了榜樣的作用。通過老師和學生的共同示范,確保大部分的學生受益。
體育老師培養(yǎng)領隊,不但提升了體育委員的能力,而且也給體育老師留出更多時間的布置場地,體育老師同時也可以去糾正其他同學的錯誤,能使更多的同學更快掌握技能目標,超前完成上課任務。
2.3 緊抓安全,把好關口
教師要不斷強化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提高課堂常規(guī)效率的同時,也邊努力讓課堂變的更加安全,即使是課后常規(guī)也不得松懈,同時多了解學生們的學情變化,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以及意識。
課后常規(guī)是體育課已經(jīng)結束的這段時間,筆者也發(fā)現(xiàn)過一說下課學生就迫不及待的跑回教室去,其實這時候是非常危險,也是不科學的行為,小學生大多都是非?;顫?,所以通過反復練習與強調,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是非常必要的,當然還要及時給予反饋,所以教師這時應該讓隊伍的四列橫隊變成了二路縱隊,然后由體育委員帶隊回教室,當然也要按照原先的標準進行原路返回,同時必須要求體育委員把所有同學帶進教室,教師要在前幾次做到嚴格的隊伍要求與標準,來保證體育課后的安全把關。
3 搭建平臺,會心展示
3.1 班級展示,突出有序
大課間是學校體育中的重要部分,是全校的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運動課,同時大課間也是給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因為班級人數(shù)過多,路線、過道都要考慮到,所以合理科學的安排大課間是很有必要考究的。
通過搭建平臺,教師能展示班級的風采,提高班級的凝聚力與學生們的自信心和獲得感。競爭式校級比賽也讓大課間的隊列隊形變得更加的整齊,學生們紀律也提升不少。
3.2 區(qū)域活動,吸收消化
大課間音樂鈴開始后,各班會馬上安排進行學生的跑操、做操與其他體育項目活動,學生的組織隊形練習密度非常的充實。教師需要規(guī)范組織變換隊形,同時讓學生的運動負荷從高到低再高,保證了學生的運動量,從中組織隊形不雜亂,讓大課間的效率值達到了完美。
如跑操之后的分類活動,可以是跳繩、50米跑、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等,在分類活動中也需要隊列隊形的調整。教師可要求每個班級分成各個小組并站到指定位置上進行,不需要大范圍的移動,通過體育老師的口令進行變換隊列隊形,也可以通過音樂的口令進行變換隊列隊形,學生一定要先聽口令再做下一步動作,這樣從主席臺上看下來隊伍是非常的有秩序很規(guī)范的。跳繩的隊形最好是錯位站立,中間的空一格,這樣繩子不會甩到其他同學。50米跑的起跑點和跑完后整隊必須是每位同學保持一臂距離,而且是聽口令一組一組跑。仰臥起坐是前后體操隊形散開,練習墊上技能需要四周間隔較大。坐位體前屈可以通過學生直腿腳對腳的隊形進行練習,這樣簡便省略了坐位體前屈儀器。
區(qū)域活動變換次數(shù)較多,提高隊列隊形的難度,從而讓大課間的隊列隊形也體現(xiàn)了學校的隊列隊形的水平。
綜上所述,隊列隊形是我們體育課的基石,所有的優(yōu)質課都是從基礎的隊列隊形開始,我們必須重視這一基石的夯實。從而讓我們的體育課堂更加高效,更加順暢。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嶺市澤國鎮(zhèn)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