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融媒時代的到來使信息傳播平臺、傳播渠道開始變得多樣化,這種變化給編輯記者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編輯記者要想在融媒時代中寫出高質量的新聞報道,不能將自己局限在某一區(qū)域內,應拓寬視野,運用多種方式找尋社會中的熱點話題。本文以編輯記者新聞敏感性的內涵為切入點,深入探討融媒時代編輯記者應如何提高自己的新聞敏感性。
關鍵詞:融媒時代;編輯記者;新聞敏感性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6-0136-02
編輯記者的職能是向大眾傳播最新穎、最受歡迎的新聞。傳統(tǒng)新聞的傳播圖集一般為報紙、電視、廣播。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聞傳播途徑轉變?yōu)榫W絡。在當前的網絡環(huán)境中,編輯記者要準確從眾多新聞信息里挑選出價值高、有深度、影響力大的新聞事件,這就是編輯記者需要具備的新聞敏感性。新聞敏感性不是一成不變的,編輯記者要通過學習和總結不斷提高自己,只有這樣才能時刻處于社會發(fā)展的最前沿,精準把握社會的熱點話題。
一、融媒時代編輯記者新聞敏感性的內涵
編輯記者新聞敏感性的內涵可以理解為編輯記者對社會熱點新聞的敏感度。擁有高度新聞敏感性的編輯記者能快速從互聯(lián)網上的各種信息中篩選出價值高、影響廣的新聞素材[1]。篩選出新聞素材后,編輯記者能第一時間分析出該新聞中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人民群眾審美需求的優(yōu)質新聞內容。新聞敏感性是一個優(yōu)秀編輯記者的必備素養(yǎng)之一,能從側面體現(xiàn)出其采訪能力和編輯能力。編輯記者的新聞敏感性并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速成的,需要編輯記者的長期積累與學習。
融媒時代背景下,編輯記者要結合當代人民群眾的喜好以及新聞的內容特點,分析和總結新聞編輯與采訪經驗,然后不斷琢磨與思考,其新聞敏感性必然會得到提高。編輯記者要深入基層人民群眾的生活,了解人民群眾最樸素的需求和最關注的新聞方向。除此之外,編輯記者還要與人民群眾形成友好交流關系,確保自己能在第一時間拿到獨家熱點新聞。另外,提高新聞敏感性還要求編輯記者時刻保持求知欲與好奇心,面對有價值的新聞內容持續(xù)不斷深入挖掘其意義。為了正確把握社會主流價值觀,編輯記者要多了解融媒時代的新聞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從多角度、多方面采訪挖掘新聞素材,并在第一時間做好素材的總結與整理工作。
二、融媒時代編輯記者新聞敏感性的提升策略
(一)提升政治素養(yǎng)
政治素養(yǎng)的提升是編輯記者提高新聞敏感性的基本途徑之一。作為新聞工作者,編輯記者要學會發(fā)現(xiàn)新聞中的政治元素、把握新聞中的政治要點、運用新聞中的政治關鍵,這有利于編輯記者全面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yǎng)和政治能力。除此之外,編輯記者要有政治觀念、全局觀念,以高度的社會責任心作為捕捉新聞的基礎和原則[2]。保持高度的社會責任心有利于編輯記者在眾多新聞內容中篩選出信息的本質與內涵。由此可見,編輯記者新聞敏感性的提高離不開政治敏銳性的推動。
編輯記者在工作過程中要深刻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并將其融入工作原則。編輯記者在實踐工作中要學會總結、分析、思考,通過自我反思和改進,政治思想認識水平會得到持續(xù)提高。為了充分踐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編輯記者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把握和了解社會發(fā)展的新方向、新變化,與此同時編輯記者的新聞采訪能力和編輯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為了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編輯記者要準確理解中央及地方的各項政策,并將其中存在的價值認知提煉出來。另外,編輯記者提高政治素養(yǎng),不應將自己局限在某一范圍內,應將眼光放長遠,培養(yǎng)全局意識和全球視野,加深對世界格局的認知與了解。
(二)強化社會責任感
編輯記者強化社會責任感不僅是提高新聞敏感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在融媒時代不斷產出高質量、高水平新聞內容的基本保障。每一個編輯記者在采訪和編輯過程中,都應將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化為一個個小元素融入文字與語言,增強新聞內容對社會大眾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將社會責任感和編輯記者的工作內容、工作形式結合起來,還有利于向大眾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國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
融媒時代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日常的各種習慣也發(fā)生改變??旃?jié)奏的生活方式使人們更傾向于碎片化閱讀,這種閱讀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數量和頻率,但減少了對新聞內容的深度思考。一名優(yōu)秀的編輯記者要遵循為人民服務的原則,但不能為了滿足部分人的需求而放棄對新聞內容的深度解讀,不然就會與網絡上部分為了博取流量和吸引眼球不擇手段的新媒體撰稿人毫無區(qū)別。編輯記者采集新聞內容時要關注國家大事,特別是涉及國計民生的政策。編輯記者要時刻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一旦社會上出現(xiàn)了對人民群眾有不良影響的輿論話題,要立即對其進行分析,引導人民群眾走向正能量、積極的一面[4]。編輯記者在強化個人社會責任感時,也不能忽略融媒時代出現(xiàn)的各種新興文化,只有廣泛了解社會的各種新興文化,才能精準捕捉社會熱點新聞,及時引導輿論的正確方向。
(三)提高實踐采訪能力
編輯記者的實踐采訪能力是提高新聞敏感性的重要動力。編輯記者提高實踐采訪能力,有利于從人民群眾口中獲得一手新聞信息,然后根據新聞內容對其價值進行初步判斷。編輯記者對新聞內容的初步判斷直接關系到個人生活經驗與采訪經歷。值得注意的是,編輯記者要削弱價值判斷中的個人主觀性,不能先入為主,否則會影響價值判斷的精準度。編輯記者若想提高自己的實踐采訪能力,應深入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積極與人民群眾進行溝通和交流,站在人民群眾的角度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總結問題。編輯記者在看待問題時要從多方面、多角度考慮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充分挖掘新聞內容的真正價值和深度意義。新聞采訪結束后,編輯記者要對新聞內容進行分析與整合,將其中最具輿論導向作用和最具價值性的內容發(fā)布出去。
編輯記者在實踐采訪過程中,要積極總結個人采訪經驗,將經驗與個人知識相結合,有助于編輯記者站在理性的角度審查新聞事件采訪過程的合理性和采訪結果的有效性。編輯記者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以社會公共責任心為導向,報道真實事件,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為了提高實踐采訪效率,編輯記者要選取最合適的時間發(fā)布新聞內容,以獲得最準確的社會反饋[5]。
(四)提高分析能力
融媒時代的到來,拓展了編輯記者獲取新聞信息的途徑?;ヂ?lián)網中混雜、真假難辨的新聞內容對編輯記者的新聞敏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編輯記者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向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高價值的新聞報道。高質量、高價值意味著編輯記者要擁有準確分析新聞內容的能力。如果編輯記者不能準確把握事件的本質、了解事件真相,很容易引發(fā)錯誤的社會輿論,對社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消極影響。
編輯記者要多觀看優(yōu)質的新聞分析文章,并從中找出分析文章內容的要點,多總結、多嘗試,找到屬于自己的新聞分析方法。在新聞分析過程中,編輯記者要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不能在分析中摻雜價值觀不正確的引導文字,以免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除此之外,編輯記者可以尋找單位里經驗豐富的資深前輩指導自己,有句話是“聽師一席課,勝讀十年書”,雖然這句話有夸大的成分,但不無道理[6]。有了前輩的引領,可以少走許多彎路,而且任何外在資源都不如變成自己的能力。
(五)提高專業(yè)素質
編輯記者若想準確把握互聯(lián)網中的新聞熱點知識,就要不斷擴展個人知識面。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新聞領域涉及的知識和內容越來越多,因此編輯記者不僅要掌握與新聞報道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對與新聞緊密銜接的其他領域知識也應有所涉獵[7]。編輯記者都有自己負責的一個專業(yè)區(qū)域板塊,為了增強新聞內容的專業(yè)性和嚴肅性,編輯記者的報道會涉及自己負責區(qū)域板塊的專業(yè)知識。以財經新聞為例,編輯記者只有了解一定的財經專業(yè)知識,才能在財經新聞中準確找出民眾最關注的新聞內容,通過專業(yè)講述使廣大人民群眾對該新聞有更深入、更全面、更細致的了解。由此可見,不同板塊的編輯記者要提前學習自己所負責板塊的專業(yè)內容,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增強新聞內容的專業(yè)性。
三、結語
本文對融媒時代背景下提高編輯記者新聞敏感性的方法進行了具體闡述。在這種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新聞敏感性已成為評判編輯記者能力大小的標尺之一。編輯記者若想在互聯(lián)網中擁有高點擊量,就必須從自身出發(fā),提高個人新聞敏感性。本文結合筆者工作經驗提出了五個提高新聞敏感性的方法,都非常有效,廣大新聞從業(yè)人員可以結合個人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從而全面提高新聞行業(yè)從業(yè)人員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希媛.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記者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探討[J].記者搖籃,2021(01):60-62.
[2] 秦建鋼.淺談融媒體時代傳統(tǒng)媒體編輯記者技能與素質培養(yǎng)[J].記者觀察,2020(29):52-53.
[3] 胡永鑫.融媒時代編輯記者的新聞敏感性研究[J].新聞文化建設,2020(12):13-14.
[4] 王蕾.融媒體時代提高廣播記者采編技能的策略[J].傳媒論壇,2020,3(14):32,35.
[5] 紀婧.融媒體時代如何提高電視臺編輯記者的創(chuàng)新能力[J].傳媒論壇,2020,3(14):79.
[6] 童瑤.融媒時代編輯記者的新聞敏感性分析[J].記者觀察,2020(09):55.
[7] 王榮潔,吳玉晶.芻議融媒體時代傳統(tǒng)媒體編輯記者技能與素質培養(yǎng)途徑[J].記者觀察,2020(05):111.
作者簡介:武文玲(1983—),女,山西文水人,碩士,編輯,研究方向:新聞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