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艷妮 張健 施法
肉類摻假問題層出不窮,本文敘述了多重PCR技術在肉及肉制品源性成分檢驗上的應用和發(fā)展,為打擊肉類非法摻假行為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技術保障。
一、多重PCR技術概述
多重PCR(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是區(qū)別于傳統(tǒng)PCR技術,在同一體系中使用兩對及以上引物,得到不同的目的片段的新型技術。此技術在簡化操作步驟和減少試劑用量的同時,仍然保有高特異性、高靈敏度,可以檢測多個特異性目的基因,被廣泛應用于常見肉及肉制品種屬鑒定以及摻假物種的檢測。
二、在肉制品摻假及肉源性檢驗上的應用
我國現(xiàn)行的行業(yè)標準及檢測標準覆蓋22種動物源性成分,摻假肉類并無固定,可能一種也可能多種,包括豬肉、雞肉、鴨肉、馬肉、駱駝肉、狗肉等,這是食品監(jiān)管部門監(jiān)管的重中之重。憑借經(jīng)驗以及感官方法從肉類形態(tài)學上進行鑒別,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實際的檢驗工作需求以及對肉類食品摻假進行監(jiān)管。多重PCR可以通過一次試驗,對于可能混雜多種其它肉品的產(chǎn)品或在檢測人員尚不明確摻入何種涉假肉品的情況下,檢測出摻假的肉制品種屬,大大提高了檢測的工作效率,縮短了檢測時長。同時,多重PCR還具有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等特點,對于雞、鴨、豬、馬肉的摻假檢測也已較為成熟,逐漸成為一線檢驗的首選方法。
宗卉等通過一對內(nèi)參引物,建立起三重PCR檢測,可對牛羊混合成分進行鑒定。Dalmasso等建立四重PCR體系,對禽類、豬、魚以及反芻動物進行鑒定。張全芳等通過設計16S rRNA基因的特異性位點差異引物,進行一次PCR反應可同時擴增出三個不同物種(綿羊、山羊、狐貍)的特異性片段。楊冬燕等使用方法配制摻入豬、馬、牛、鴨源性成分的模擬摻假羊肉樣品及摻入豬、馬、鴨源性成分的模擬摻假牛肉樣品,每個成分的摻假比例為10%,篩選特異性強、敏感度高的豬、馬、牛、鴨物種特異性基因,優(yōu)化反應體系,建立了針對豬、牛、馬、鴨兩兩配對的雙重PCR檢測體系。Safdar等建立篩選牛、綿羊、山羊和魚類等肉用飼料的多重PCR體系。麗媛等建立6種肉類(豬、牛、羊、雞、馬、兔)的多重PCR方法,可在同一時間鑒定出來;電泳結(jié)果中經(jīng)過100℃加熱的馬肉和兔肉的熟制品條帶稍弱一些,說明該方法可以同時檢測生熟肉制品。Kitpipit等通過設計特異性引物(細胞色素氧化酶I(COI)、12S rRNA),可以對六類常見肉類食品進行鑒定。
多重PCR可同時檢測的肉類品種正逐步增多,從起初的三重體系(雞、鴨、鵝或山羊、綿羊、狐貍)相繼發(fā)展到四重、五重、六重甚至七重體系,目前已經(jīng)達到6種及以上。該技術擴大了檢測范圍,也在動物飼料成分鑒定中得到應用。
三、結(jié)語
多重PCR是基于常規(guī)PCR發(fā)展而來,所需設備簡單、試劑成本低,適合大部分實驗室和檢測單位使用,是較為通用的多物種檢測技術,也是目前國際、國內(nèi)鑒定物種種屬的主要方向和指定方法之一。
多重PCR雖有高通量、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時效性高等明顯優(yōu)勢,但同時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當反應體系同時存在多對引物或?qū)嶒灄l件選擇不當時,會出現(xiàn)易污染甚至假陽性的情況等。一般來說,一次同時檢測物種的數(shù)量在4-5種較為合適。不過,多重PCR可通過與其他技術結(jié)合來彌補劣勢,比如與熒光技術、Direct PCR技術、毛細管電泳和DNA芯片技術結(jié)合等。技術之間的聯(lián)合應用,也是未來分子檢測技術的發(fā)展方向。
作者簡介:譚艷妮(1987.10-),碩士研究生,工程師,微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
通訊作者:施法,副主任藥師,藥物分析專業(yè);研究方向:中藥質(zhì)量標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