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超
高中階段體育課程教學的關鍵性不容置疑,新課改下明確指出:高中院校需要重視體育課堂教學,促使學生可以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讓學生能夠在體育運動中感受到樂趣和成功以便于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堂活動內,不斷的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促使學生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體育教學,并沒有從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入手,沒有意識到學生間發(fā)展存在個性化的差異,課堂教學應用一風吹、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導致教學出現(xiàn)兩極分化狀況,分層教學模式作為現(xiàn)代化科學育人模式的一種,依照學生的個體化差異教學的針對性相對較強,可以顯著提升學生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诖耍疚膶姆謱咏虒W入手,將其運用到高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需要依照“因人而異、優(yōu)化配置、因材施教、擇優(yōu)錄取、分層訓練、普遍培養(yǎng)、后進達標以及梯次進步”理念促使高中階段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顯著提升分層教學模式重點表現(xiàn)出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作為目前新課改一下提倡的教學模式之一。和傳統(tǒng)教學相比,分層教學可以對學生課程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評價進行分層次教學,以滿足學生的全面化和個體化需求,提升育人質量。
1 高中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法不足之處
1.1過于注重形式教學
當前很多教師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下,沒有正確且全面地認識到分層教學的內涵,使得在進行體育知識方面的實際教學時,都過于看重形式,而忽視對教學內容的實際教學。在進行體育知識方面的課堂教學時,教師會將學生們隨機劃分為各個小組,并讓每個小組進行分層聯(lián)系,但教師給學生們的自行練習時間較少,并且沒有清晰有規(guī)劃的訓練任務,因此學生很難自行發(fā)揮分層教學的最大化教學優(yōu)勢,并且學生也很難在自行分層中及時準確的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所以整體來看,大大降低了學生在體育知識方面學習的綜合質量。
1.2沒有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
教師在傳統(tǒng)式體育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在現(xiàn)今體育知識方面的實際教學中,仍有很多教師在使用傳統(tǒng)式體育知識教學手段,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理論知識的傳輸,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為課堂教學主體,學生就顯得十分被動,不僅沒有辦法釋放自身的主體性作用,長此以往,學生還會降低在體育知識方面學習的興趣點,并且逐漸出現(xiàn)厭學、逃學的情緒。
2 分層教學法實施措施
2.1學生分層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明確表示教師要有意識地轉變課堂教學主體,并引導學生充分在課堂學習之中凸顯主體性作用,為此教師就要引入分層教學手段,在凸顯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同時,提升學生在體育方面學習的綜合質量。教師要想良好地發(fā)揮分層教學手段的最大化教學效用,教師就要從學生間的差異特征入手進行分層。為了提高分層的準確性,教師在進行體育方面的實際教學前,可以引入約談、檔案查閱和測試等手段,對學生展開了解,在對學生有初步了解后,教師可以進行一個階段的實際教學,以此掌握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tài)、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學生們的喜好、在體育方面的水平等,以此實現(xiàn)準確分層。
在進行分層的時候,需要重點將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激發(fā)出。想要成功地激發(fā)出高中生的興趣,體育教師需要從自身的教學角度出發(fā),摸清高中生的興趣點,不斷地增加教師和高中生之間的互動次數(shù),并且以高中生自主體驗為中心。通過自主體驗,高中生能夠真實地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重要性,由此促使其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和增強。與此同時,體育教師再利用一些具有新、奇、特的體育相關問題來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增強體育課堂的懸念性和趣味性,以此來增強高中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促使高中生的健康成長。例如,在進行跳遠訓練時,教師可以根據(jù)高中生的具體跳遠成績,向高中生進行相應的提問,如“同學們認為跳遠的關鍵在于什么?”、“正確的跳遠姿勢是什么?”以及“跳遠有什么技巧?”等,由此促使高中生進行自主思考和分層分析,將高中生進行合理分層分組,每組指派一名高中生進行回答,并進行實踐演練。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高中生能夠自主將相關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運動中,由此來驗證理論知識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其創(chuàng)新意識的不斷增強。
2.2目標分層
授課階段可以說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應該以不同層次的學生為基礎,進行授課分層教學,以此幫助全班整體學生都能夠釋放出自身學習水平,提升在體育方面學習的綜合能力。學習目標決定了教師在體育方面實際教學中,應用到的教學手段、教學規(guī)劃和教學內容設計,由此可以看出學習目標分層在分層整體教學中的重要性,為此教師在設計每個階段的課程內容時,教師都要緊緊把握學習目標,并根據(jù)學習目標進行設計。除此之外,為了滿足所有學生在體育課程方面的學習需要,教師還要重視將學習目標進行分層,也就是在不同層次學生的基礎劃分上,對目標進行劃分,以此帶動每個學生在體育方面的學習能力,循序漸進的提升班級所有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水平。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信息技術,色彩鮮艷的畫面對高中生的刺激和沖擊力是非常大的。因此,借助網(wǎng)絡元素,對一些體育教學活動的氛圍進行營造,可以更好地促進體育教學活動內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同時也是激發(fā)高中生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的優(yōu)良方式,從而打破高中生對一切事物的固有印象,對體育教學目標進一步的分層。如,在進行體育知識射門練習時,體育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大屏幕上播放各種射門的視頻,并且利用慢放、放大等功能,促使高中生能夠清晰、直觀地看清射門的整個過程。高中生能夠對體育知識運動員起跑的具體動作、踢球的角度等多個方面進行認真地分析和仔細地研究,再開展聯(lián)系環(huán)節(jié),教師依照學生的表現(xiàn),對教學目標進行劃分,促使高中生能夠逐漸從理論知識的學習當中,實現(xiàn)自身創(chuàng)新意識的有效培養(yǎng)。
2.3任務分層
任務分層是在目標分層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分層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對學生提出的知識、能力與技術方面的綜合性學習要求,為此教師要想良好地完成上述任務,教師就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分層,引導學生良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教師還要有意識地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在體育方面的學習特點、個性特點和學習情況,隨時調整學習任務。
2.4評價分層
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遵循“個別教育計劃”對不同的個體給出差異性的評價,采取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在教學活動中,評價和總結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高中體育教學中同樣需要注意評價體系的應用,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尊重每個學生個體的差異,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并且給予學生客觀的評價,引導學生完善自我,最終提高體育素養(yǎng)。教師在總結教學評價時,不僅要對學生進步的地方進行鼓勵和表揚,還要結合不同的作品,給出有效的改進措施,引導學生認識到正確體育學習途徑和創(chuàng)作思路,拉近學生與體育之間的距離。良好的獎罰規(guī)則能夠帶動學生,在體育知識方面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為此教師要懂得制定良好的獎罰規(guī)則,但光有獎罰規(guī)則是比較局限的,為此教師還要注重應用契合的評價方式,因為評價結果的優(yōu)良與否,都會為學生在體育知識方面的持續(xù)性學習提供較為全面的判斷,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體育知識學習水平。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從新課改以來,教育部門要求院校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需要學生不但能夠學好文化課程,更需要重視體育項目鍛煉,以便于其可以全身心的綜合性發(fā)展。該種要求也對高中階段的體育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體育教師在開展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提升教育的針對性,依照每個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尋求最適宜的訓練模式。高中階段體育課程分層教學至關重要,教師需要合理的對學生教學目標以及任務評價等進行分層,從而保證教學質量可以顯著提升。
(作者單位:杭州市余杭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