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鶯
【摘要】提供給幼兒充分的時間開展精彩紛呈的游戲活動,使幼兒的身心需求得以滿足,有利于幼兒的全面進步與發(fā)展。本文分別從晨間活動、區(qū)角活動和戶外活動三個方面對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幼兒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模仿力強、具有較強的情緒性、較差的自制力以及通過具體形象來認識事物,游戲教學則滿足了幼兒的這些年齡特點。幼兒園教學活動基本通過游戲形式來開展,通過游戲的方式傳授給幼兒關于健康知識、社會概況、藝術手法、語言學習和科學知識等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以下從幼兒經(jīng)常會參與的游戲情境來開展闡述。
一、晨間活動
一天生活的起點就是晨間活動,如果能夠開展順利,幼兒會精神飽滿開心愉悅的開啟整天的學習活動。為使晨間活動實現(xiàn)高質量化,可以采取趣味體育活動形式。由于晨間活動時間不多,運動量也應該稍小點兒,早鍛煉對于輕松活潑的運動項目更加偏愛,因此,可以在鍛煉走、跑、跳、鉆、爬、投等基本能力[1]的基礎上,采取多樣和趣味性較強的活動形式。比如培養(yǎng)幼兒走的基本能力時,可以將活動設計為走障礙物或走小路的形式。運用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吸引幼兒對晨間活動積極參與,最好每天的晨間活動內(nèi)容都有新的形式和內(nèi)容。值得注意的是,每次的晨間活動既不能使幼兒局部身體負荷太大,又需要通過游戲鍛煉幼兒整個身體的均衡協(xié)調性?;诖耍块g活動內(nèi)容應有所變化,比如安排活動時,周一“迷迷轉”游戲,讓幼兒通過轉圈游戲,促進平衡能力的提高;周二“做冰塊”游戲,讓幼兒學會自己做動作和模仿他人的動作,促進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行動能力;周三“籠中鳥”游戲,讓幼兒學會唱歌謠,培養(yǎng)幼兒記憶能力和跑步能力;周四“網(wǎng)小魚”游戲,讓幼兒邊唱歌謠邊做動作,鍛煉幼兒反應能力;周五“小兔拔蘿卜”游戲,鍛煉幼兒跳躍能力和平衡能力。每周可以循環(huán)這些游戲,同時,每周的游戲目標要有一定的遞進。這樣不僅有利于讓幼兒帶著新鮮感做游戲,而且有利于幼兒運動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區(qū)角活動
區(qū)角游戲活動最令幼兒感興趣,因此,幼兒園教師應精心設計,在園區(qū)的各個角落安排區(qū)角活動位置,以滿足幼兒對游戲活動的需求和自身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求,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學習到全新的知識技能。促使區(qū)角活動游戲化,教師應準備提升幼兒興趣點的材料,做到教師與幼兒互動交流,教師應以游戲為依托,引導幼兒從游戲活動中不知不覺的獲取知識和技能。同時,教師在游戲教學中,應當以幼兒為學習主體,促使幼兒主動開發(fā)思維對區(qū)角活動的主題與內(nèi)容進行思考和實行,從而使幼兒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和發(fā)展。例如,區(qū)角活動可以開設“親子圍棋”比賽,讓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交叉對弈。據(jù)教師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水平比家長高,家長下錯孩子焦急的場面比比皆是,平常嚴肅教育孩子的家長只能賠起笑臉。為跟上節(jié)奏,怕拖后腿,也為了得到孩子的認可,家長們看起來比孩子更認真投入,比賽間隙還進行復盤討論,好玩的過程也增進了親子感情。通過親子圍棋活動的開展,既對幼兒的計算和思維能力起到了促進作用,又增進了親子感情,使幼兒與家長之間建立信任和默契感。再例如,區(qū)角活動還可以開設“快樂小廚”活動?;顒臃绞绞茄堄變杭议L每人帶來一道自己親手制作的菜肴,將所有菜肴放在一起,讓所有的幼兒一塊兒品嘗,伴隨著幼兒的品嘗,家長可以講述自己制作菜肴的過程和方法,將中國的飲食文化和廚房文化潛移默化的教給孩子們。同時,教師引導幼兒積極開動腦筋為這些菜品起一個特別的名字,幼兒通過品嘗、傾聽、主動思考,逐漸形成對食物的認知。
三、戶外活動
幼兒多在戶外運動中沐浴陽光,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有利于生長發(fā)育,增強人體功能。戶外游戲活動有利于孩子右腦的開發(fā),人類認知的過程是身體——情感——思考,真正的學習永遠和身體的活動即肌肉、骨骼、神經(jīng)及多個感官的積極參與密切相關。[2]孩子只有多參加戶外運動,多感受大自然,多去接觸實物,才能讓右腦更多的得到鍛煉和開發(fā)。戶外游戲活動對兒童身心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可以使幼兒好奇心增強,身體更好,動手能力提高,結識了新朋友,比以前更會玩了,擴展知識結構,變得更堅強,更喜歡大自然,自理能力提高,以及變得更快樂。戶外游戲活動是促進幼兒心理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參加戶外游戲活動,不僅讓孩子精神煥發(fā),情緒愉快,而且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孩子勇敢堅強、反應靈敏等多種意志品質?;诖?,教師應該多組織幼兒參與戶外游戲活動,比如,利用在露天場地擺放的長凳,帶領幼兒開展“過橋游戲”,值得注意的是,保護措施應做好;在操場上組織幼兒玩“運糧食”的游戲,在一次性杯子中放入“糧食”,計算規(guī)定時間內(nèi),誰運送的糧食最多;在樹林里,用細繩索綁住生長得縱橫交錯的樹木,制作成“封鎖線”,組織幼兒開展穿越封鎖線的游戲,鍛煉幼兒們鉆、爬、跨等動作協(xié)調性等。
綜上所述,由于游戲對于幼兒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同時,幼兒游戲可以幫助幼兒身體的生長發(fā)育,促進身體的發(fā)展。游戲使幼兒身體的各項器官獲得活動,能促進幼兒骨骼肌肉的成熟,鍛煉幼兒的運動技能和技巧,還有利于幼兒內(nèi)臟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另外,游戲的愉快體驗對幼兒身體健康發(fā)展,情緒的愉快發(fā)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游戲是幼兒克服情緒緊張的一種手段,幼兒可以在游戲中放松身心,解決問題,同時消除憤怒情緒,也可以在游戲中學會移情,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因此,情智教育理念引領下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策略應將晨間、教育、區(qū)角和戶外多類活動游戲化,自然而然的讓幼兒學習新知識,獲得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靜.立足于“游戲精神”的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J].求知導刊,2021(14):14-15.
[2]王玉琴.淺談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推進與探索[J].山西教育(幼教),2021(03):31-33.
(江蘇省昆山高新區(qū)西塘幼兒園 江蘇昆山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