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春梅
【摘要】演講中的“主觀之變”是指演講者由于個人原因?qū)е碌耐话l(fā)情況,演講者面臨的主觀之變通常有怯場、忘詞、說錯話。對于怯場,主要解決辦法就是建立自信心,充足的自信心離不開演講前的充分準備。對于忘詞,我們要采用科學記憶法,理解性地記憶演講詞。對于說錯話,我們要鎮(zhèn)定情緒、臨場應變,巧妙地緩解尷尬。
【關鍵詞】演講;主觀之變;技巧
演講中的“主觀之變”是指演講者由于個人原因?qū)е碌耐话l(fā)情況,最為常見的有怯場、忘詞、說錯話。對于這些情況,主要解決辦法就是建立自信心。自信心從何而來,歸根結底離不開演講前的充分準備。
一、演講中怯場的原因及其應對之策
怯場是演講中十分常見的現(xiàn)象,演講者面對聽眾,容易心生恐懼、精神緊張,產(chǎn)生面紅耳赤、雙腿打顫、心跳加快等不良反應。輕者張口結舌,語無倫次;重者目瞪口呆,說不出話。
上述情況通常源于三個原因。一是因時境、對象的不同,造成了心理上的不良影響。演講者置身于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面對自己不太熟悉的聽眾,就容易心生恐懼和緊張感。二是演講者求勝心切。一方面,每一個登上演講臺的人都希望演講能夠出彩,贏得陣陣掌聲;另一方面,演講者擔心如果講砸了,自己的顏面會受到影響。在這種想法影響下,演講者更易緊張情緒。三是演講者對自己的信心不足。尤其是在演講比賽這種場景下,倘若前面的選手發(fā)揮出色,后面的演講者就會感到壓力很大,覺得自己技不如人,從而喪失必勝的信心。
針對上述幾個原因,演講者要明確自己登臺的目的是什么。從微觀層面看,演講者的每一次演講都有既定的目標,或者是宣傳政策,或者是宣傳典型,或者是傳遞思想,或者是表達看法。演講者一定要明確自己演講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演講。其次,要樹立自信心。演講者要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給自己鼓勁,不要老想著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不足之處,要認識到每個人雖然都存在不足,但或多或少都有閃光點,我們只需要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就好了。再則,要做好充分準備。演講者若想正?;虺0l(fā)揮,一定要事無巨細都要考慮到位,從演講詞的把握、現(xiàn)場的調(diào)控、觀眾的互動、可能的突發(fā)情況等各個方面做好預案,這樣在正式演講時才能從容應對,取得較好的效果。此外,要加強練習。演講好比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我們要想辦法讓觀眾折服,接受我們的觀點和思想。要想實現(xiàn)這個目的,沒有捷徑,只有刻苦訓練,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演講效果。
演講者情緒緊張時,可以深吸慢呼,重復多做幾次,直至情緒平復下來。也可以喝幾口水,緩解緊張狀態(tài)。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閉目養(yǎng)神,讓身體放松一會。演講過程中,演講者和聽眾眼光直接接觸時也會造成緊張感。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用虛視的方法,從聽眾頭頂掠過去,眼光聚焦在會場后面的墻壁上。當然,我們的視線也要經(jīng)常拉回到觀眾身上,注意觀察觀眾的反應,從而適時調(diào)整演講內(nèi)容和節(jié)奏。
二、演講中忘詞的原因及其應對之策
忘詞是演講中極為常見的現(xiàn)象。有的人登臺后看到下面黑壓壓的人群,心生緊張,大腦一片空白,準備的稿子忘得一干二凈。有的人中途講著出現(xiàn)忘詞,想不起來接下來是什么內(nèi)容。前者多半是高度緊張所致,后者通常是不當?shù)挠洃浹葜v詞的方法所致。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演講者在撰寫演講詞時沒有理清邏輯層次,導致上下內(nèi)容之間的關聯(lián)度低,不利于記憶。
針對上述情況,首先,演講者一定要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應付當前的場面。其次,演講者在準備演講詞時,一定要注意內(nèi)容的邏輯結構,避免大量理論素材的堆砌,理清上下文之間的關系,捋出清晰的邏輯主線。再則,對于演講詞,要采取科學記憶法。科學記憶,是相對于背誦記憶而言的。初學演講的人最擔心上臺忘詞,所以他們會把背詞作為準備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認識。因為,背誦記憶是種死記硬背的方式,上下內(nèi)容在演講者的大腦里形成一個鏈條,只有其中出現(xiàn)一點短路,整根鏈條就會散落,演講者什么都想不起來。初學演講者剛開始的時候可以背誦演講稿,但要逐步嘗試科學記憶,熟練掌握科學記憶法。一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加深記憶。對于演講內(nèi)容前后起承轉(zhuǎn)合以及各個部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要融會貫通。二是在選擇的前提下記憶。即根據(jù)表達效果的需要,精選某些具有關鍵性和表現(xiàn)力的名言、數(shù)據(jù)等,進行準確無誤的背誦。
三、演講中說錯話的原因及其應對之策
演講者說錯話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可能是初次登臺過于緊張;有的可能是準備不充分;有的可能是說話太快;有的可能是受到外界干擾;還有的也許是因為心情不好,一時走神等。
演講中說錯了話,應該想辦法立即糾正,不能明知錯了,還這么講下去;也不要急于聲明:“剛才講錯了,現(xiàn)在我更正一下”,或立刻檢討:“我說錯話了,清原諒”;更不要過于緊張,自亂陣腳,以致影響后面的演講。糾正錯誤的方法和技巧有兩種:一是將錯就錯,二是順水推舟。這兩種方法都是維護演講者地位和威信的巧妙方法。
將錯就錯法,就是演講者講錯話了,并不糾錯,而是順著錯誤的方向說下去,將錯就錯、自圓其說,最后讓觀眾以為演講者是特意為之。例如清代才子紀曉嵐有一次不小心在眾人面前稱呼乾隆皇帝為“老頭子”,不想被皇帝本人聽到了,觸犯了龍顏。這時,紀曉嵐從“萬歲”“元首”“天子”這三個詞的內(nèi)涵,賦予“老頭子”積極的意義。乾隆聽完,龍顏大悅,夸贊紀曉嵐博學多才。所以說錯話并非沒有回旋余地,關鍵看演講者的臨場應變能力如何,能否根據(jù)實際情況機智處理,挽回局面。
順水推舟法,就是順應情勢,特殊情況特殊處理,歸根結底,就是要維護演講者的正確性。例如:“請大家認真思考一下,剛才我說的話是正確的嗎?”“很顯然,我剛才說的話有問題,哪位觀眾能指出來?!比绱瞬僮?,演講者把錯誤的內(nèi)容當作靶子進行批判,反而能吸引觀眾集中注意力,和演講者形成互動。
演講的狀況千變?nèi)f化,演講者的應對之策萬變不離其宗,即樹立自信心,做好充分準備,預設各種突發(fā)情況,提前構思對策。只有這樣,才能從容應對每一場演講,彰顯演講者的風采。平時可以關注一些演講方面的書籍,觀摩經(jīng)典演講視頻,學會借鑒和遷移,應對演講中的主觀之變。
(陸軍軍事交通學院汽車士官學?;A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