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麒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栋皖D將軍》以二戰(zhàn)為背景陳說美軍在巴頓將軍領導下在北非戰(zhàn)場的激蕩歲月,詩情與野性集于一身盡現(xiàn),殘酷與熱血聚于一戰(zhàn)突顯。劍拔弩張的軍樂,絲絲入扣的聲畫,曲盡其妙的色彩,譜寫戎馬倥傯的篇章,傳頌龍血玄黃的史詩。
惴惴局促的音樂配奏交加匠心獨運的景別轉化,沉浸一方枕戈寢甲之天地。入眼便是大幅的美國國旗占據了四方視野,壓迫感油然而生,接著便是嘈雜噪音響起,一聲簡潔剛勁的“立正”過后整齊劃一的敬禮聲收束,用了極短的篇幅即營造出一副軍營情態(tài),雖然滿目星條旗,但已能想象對面訓練有素的軍隊狀貌。接著巴頓將軍逐漸走上高臺,長達六分鐘的演講中景別的轉換登峰造極,特寫一絲不茍的捕捉將軍眼瞼每一絲紋路,遠景淋漓盡致的發(fā)散將軍屹立國旗下的威嚴,樹立將軍立體的好戰(zhàn)形象,為后續(xù)的諸多做法伏下草灰蛇線。后續(xù)由一段交響進入正片,吹奏樂器隱于彈撥打擊樂之后此起彼伏,短促而尖銳,勾起一陣慌亂緊張,渲染一派戰(zhàn)爭氛圍。配樂黃鐘瓦缶見其兵戈擾攘,景別超群絕倫彰其波路壯闊。
爐火純青的聲畫關系結合心手相應的熟捻構圖,繪制滿城烽火狼煙之動亂。影片極其擅用聲畫錯位,阿拉伯人搶掠尸首物資的畫面配上汽車的轟鳴,泱泱人群頃刻便做鳥獸散;汽車駛向軍區(qū)配上緊急銳利的警報聲,直觀拽起觀者的神經緊繃。利用聲畫高效濃縮情節(jié)渲染緊張氣氛,勾動觀眾心弦時時緊繃以達到沉浸效果。駛向軍區(qū)的路途中巴頓將軍岔向墓地來到古戰(zhàn)場遺址,這一段構圖將他置于中心,亦是觀眾所關注的重心,他斂去痞氣與玩味,滿眼狂熱的敬仰向往,“歷經世世代代,在戰(zhàn)爭的悲壯與羅網之中,我戰(zhàn)斗,奮爭與隕滅,反反復復永不休止,似乎透過望遠鏡和黑暗,我看見了古老的紛爭,在那里,我曾以許多身份與姓名戰(zhàn)斗,但我還是我?!狈€(wěn)步在畫面中心,將軍吟誦他的鐵血詩篇,待戰(zhàn)爭似宗教虔誠,更添震撼之感。聲畫掇菁擷華展其硝煙彌漫,構圖匠心獨具現(xiàn)其野性詩情。
出凡入圣的色彩運用搭配輕車熟路的鏡頭調度,筆走龍蛇黑云壓城之氣魄。戰(zhàn)場概莫能外紛揚著悲涼,灰褐黃黑烘染著悲戚氛圍,陰云沉靄籠罩人間煉獄,兩側禿鷲仿佛遠道而來的死神使者,在戰(zhàn)場驅車行進的路上剪切進主觀鏡頭顛簸搖晃,身臨其境地貼著戰(zhàn)爭的原貌,鏡頭環(huán)顧四周,身首異處肢體殘缺的尸體比比皆是,蜿蜒的斑駁血跡像掙扎著開在地面的彼岸花,整個場景沒有一絲氤氳水汽,布滿壯烈的干涸。鏡頭一轉對向將軍,他冷靜地計算著戰(zhàn)損,人命被他置于失去的炮車坦克后,如一把燒干的草灰,隨風便散了。他復雜的兩面性從側面潛移默化地矗立,觀者越挖掘出更多細節(jié)便越百感交集五味雜陳。影片也如陳年酒釀,辛辣刺激卻也綿密悠長。色調濃墨重彩顯其生靈涂炭,鏡頭渾然天成表達悲憫傷懷。
色彩搭配揮灑自如,景別轉換心手相應,聲畫關系排沙簡金,有積尸草木腥的戰(zhàn)場,有意氣能甘萬里去的梟雄。迦太基人的家國早已遠走,曝露的尸骨也隨風發(fā)散,但不屈倔強的靈魂注入了新的軀殼,巴頓將軍一邊向往廢墟中的光芒,一邊締造亂世中的輝煌。紛繁戰(zhàn)火中沒有浪漫,卻有位詩人殺伐果決地抒寫傳承千年的詩篇。
從昏沉層云撥出璀璨火花,一杯山川萬里潑一腔熱血情懷,一把蕭疏風骨寫他一世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