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歷史教學的優(yōu)化是一項系統(tǒng)而長期的工程。高中歷史教師應該把握新高考動態(tài),不斷優(yōu)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大部分學生認為,歷史學科的學習意義不大,對歷史課堂缺乏學習興趣,還有一些學生對歷史學習方法掌握不到位,歷史學習效果較差。如何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以及使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變得高效和輕松,是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诖耍瑲v史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和歷史意識,同時提高自身歷史教學水平,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此外,歷史教師在教學中要適當?shù)亟o予學生激勵和評價,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關鍵詞:高中歷史;新高考;有效教學;對策探索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2-0076-02
引? 言
高考制度的改革方案落實后,除語數(shù)外三大主科是必考科目外,考生還須在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的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一科,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個科目中選擇兩科。很多家長認為,歷史是冷門學科,并且歷史偏重于文科,而學習理科更加具有實用性,對學生以后找工作有很大幫助,所以并不是非常贊同和支持學生選擇歷史學科。這就給高中歷史教師帶來了壓力和挑戰(zhàn)。因此,歷史教師對新高考形式下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對策展開探索是很有必要的。
一、高中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較低
大部分高中生對歷史提不起興趣的原因主要有:認為其枯燥,需要背誦的內容多,大篇幅的文字令人望而生畏;還有部分學生不明白學習歷史的意義,認為其同實際生活并沒有什么關聯(lián),由此,對學習歷史的態(tài)度也是消極與敷衍的;并且成績上的不樂觀也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直線下降,從而造成了惡性循環(huán)[1]。
對于當代的部分學生而言,網(wǎng)絡世界帶來的豐富多彩往往同課本上枯燥無味的學習內容形成強烈的差對比,同時,生活的富足使學生難以想象古人生活的狀況,而教師多會通過常規(guī)的教學手法和自己的語言表達來復述當時的場景,從而導致學生難以想象,加上沒有興趣作支撐,很容易感到乏味、無趣。在學習歷史知識時,學生沒有代入自己的情感,只是將歷史知識看作冰冷的文字,沒有用心去感受當時鮮活的事物狀況,單純地對課本上的重點、難點進行背誦,沒有認識到讓知識真正走進腦海是需要用心去體會的。這種浮于表面的學習方法,既不高效,又不科學。
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思維與學生的學習思維存在較為普遍的差異性,尤其是在歷史這門學科中,部分教師會認為歷史是一門純文科的學科,同時歷史也是一門具有嚴肅科學性的、嚴密邏輯性的、高度思辨性的課程,需要教師用非常嚴謹?shù)乃季S來進行相關講解。這個觀點固然沒錯,但是,過于保持自身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的教學語言容易使學生對歷史產生畏懼心理,對其中學術性的文字難以理解,從而產生厭煩心理。當代的學生大部分接受信息都是源于網(wǎng)絡,而網(wǎng)絡上的語言多采用諧音梗、流行語等方式讓語言的表達更具趣味性。教師可以對當前學生感興趣的網(wǎng)絡語言進行了解,并將其適當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使其認識到歷史學科的趣味性[2]。
二、改革之后的高考制度給歷史學科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
在高考制度改革后,歷史成為學生的必選科目之一,相對突出了歷史學科的地位。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學習情況和對歷史學是否有興趣來決定是否選擇歷史來作為高考科目。這就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激發(fā)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意義和重要性,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故事及歷史人物。
新的高考制度讓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能站在一個主動的位置去選擇自己感興趣或是對自己學業(yè)有利的學科。改革后的高考制度給歷史學科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決定學生選擇的因素主要有幾種:首先是興趣,其次是成績,最后就是個人對教師的信任度與喜愛度。這種自由選擇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師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來吸引學生選擇歷史科目。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明白教育學生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的魅力,引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在興趣的促使下學習,從而提升成績。
三、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措施和手段
(一)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學好高中的歷史知識,教師首先要營造濃厚的歷史學習氛圍,精心備課,做好教學計劃,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教師只有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使其主動參與到歷史課堂學習。教師要注重營造一個濃厚的歷史知識學習氛圍,做好課前準備,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開發(fā)有效的教學資源并建立有效的教學評價制度,以此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
教師應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式,營造積極、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演繹的方式,讓學生重現(xiàn)歷史故事,通過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打造一個跨時空的場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當時人物的心理,從而更好地理解歷史故事及故事背后的意義。
(二)引入多媒體技術,改善課堂氛圍
教師只有改變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選擇歷史作為高考科目,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強烈愿望。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利用信息技術,收集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源,并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歷史知識。同時,多媒體教學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專注力。
(三)做好課前預習工作,拓展和延伸歷史知識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重視課前預習的工作,提前對課堂要講的知識有個大致的了解。這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溝通更加順暢,并節(jié)約了由于學生對要講的知識不了解或者教師準備不充分而浪費的時間。此外,提前預習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歷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涉及大量其他學科的知識,如政治、人文等,需要大量的課外知識對課本內容做補充。學生在預習課本內容時,就會提前收集相關資料,從而在課堂上能夠及時地對課本進行深度解讀。教師要及時地布置學習任務,除課前預習和復習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收集資料做調研的好習慣,鼓勵學生在學習時不要僅滿足于課本上的內容,還要在課后不斷地對課本中的知識點進行拓展和延伸,了解其背后的背景故事、因果關系等。
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在面對部分學生學習歷史遇到挫折時,要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讓學生能夠及時地得到反饋,并在教師不斷地鼓勵下逐漸培養(yǎng)對歷史的學習信心,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歷史知識。
結? 語
高考制度的改革給歷史教師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和壓力,同時,這種壓力也會變成一種動力,能促使教師積極開發(fā)多樣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傊谛赂呖急尘跋?,高中歷史教師要結合現(xiàn)實情況,科學制訂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唯有如此,才能提高高中歷史的整體教學水平和效率,為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王美艷.基于新高考形勢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11):186.
王文集.論述新高考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19(15):6.
作者簡介:李秀鳳(1968.11-),女,福建漳州人,歷史學學士,研究方向為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