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林
摘 要:本文通過高中電學實驗試題中“圖象類型”問題的分析,總結歸納該類問題的求解方法,利用歐姆定律正確寫出變量之間關系表達式,并整理成一次函數的標準式,弄清斜率和截距表示的物理含義,將斜率和截距與圖象對應起來,實現數形結合,突破難點.
關鍵詞:電學實驗;圖象;函數表達式;斜率;截距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10-0077-02
電學實驗是高考物理考查的重點內容之一,幾乎年年都有考題,試題靈活多變,尤其一些“圖象類”涉及數據分析的實驗題難度較大,通常要借助數學方程和圖象相結合來處理.突破此類問題的難點首先要弄清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找出正確的函數表達式,將圖象和解析式有機結合起來,問題便迎刃而解.
例1 (2020年貴陽市模擬試題改編) 學習了“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之后,李軒同學設計了圖1所示的電路來測量某蓄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阻r,在實驗中他通過改變電阻箱的阻值獲得了多組阻值R和相應的電壓表示數U的數據,然后計算出1R和1U ,以1R為橫軸,1U為縱軸,作出1U-1R圖象是一條傾斜直線(如圖2).則所測蓄電池的電動勢E=V,內阻r=Ω.(結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解析 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的電流I=UR,則蓄電池的電動勢E=U+Ir=U+URr,變形整理得1U=rE·1R+1E,結合一次函數標準式y(tǒng)=kx+b和圖2可知,圖線縱截距b=1E=0.6,解得蓄電池的動勢E≈1.67V,圖線斜率k=rE=340,則蓄電池的內阻r=kE=0.125Ω.
例2 (2020·西安市聯(lián)考試題改編)一同學要測量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由于電壓表損壞了,于是他便用電流表G(滿偏電流1.5 mA,內阻Rg=10Ω)和定值電
阻R(阻值990Ω)串聯(lián)代替電壓表使用,并設計了如圖3所示的電路進行測量.
在實驗過程中他多次改變滑動變阻器R′的阻值,測得了多組電流表G的示數I1和電流表A示數I2如下表.I1/mA1.401.321.25
1.17I2/A0.10.20.3
0.4
請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圖4所示的坐標紙上作出I1-I2圖線,并由所得圖象求出被測干電池的電動勢E=V,內阻r=Ω.
解析 將表格中的數據描在I1-I2坐標系中并連線,得到如圖5所示的一條傾斜的直線;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得E=I1(R+Rg)+(I1+I2)r,由表格中所測量的數據不難看出I1I2,則E=I1(R+Rg)+I2r,變形整理得I1=-rR+Rg
I2+ER+Rg,結合一次函數標準式y(tǒng)=kx+b和圖5關系可知,圖線斜率k=-
rR+Rg=-0.75×10-3,圖線縱截距b=ER+Rg=1.47×10-3,聯(lián)立求解可得干電池的電動勢E=1.47V,內阻r=0.75Ω.
例3 (2020·蘭州市模擬試題改編) 某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利用靈敏電流表G(滿偏電流600mA,內阻Rg=0.25Ω)、電阻箱和直流電源(內阻r=0.5Ω)來測量一未知電阻Rx的阻值和直流電源的電動勢E,他們設計了如圖6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多次改變電阻箱的阻值,由此獲取了多組電阻箱的阻值R和電流表示數I,以及計算得1I數據如表1.
0.500.320.250.201I/A-12.03.14.05.0
請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圖7所示的坐標紙上作出1I-R圖象,并由所作圖象求出未知電阻Rx=Ω,直流電源的電動勢E=V.
解析 將表格中的數據描在1I-R坐標系中并連線,得到一條傾斜的直線(如圖8所示);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有E=I(R+r+Rg+Rx),變形整理得1I=1ER+r+Rg+RxE,結合一次函數標準式y(tǒng)=kx+b和圖8關系可知,圖線斜率k=1E=5.0-2.016-4=14,圖線縱截距b=r+Rg+RxE=1,解得未知電阻的阻值Rx=3.25Ω,直流電源的電動勢E=4V.
電學實驗“圖象類”試題一般出現在“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導體電阻的測量”和一些創(chuàng)新實驗中,常見類型有U-I圖象,I-I圖象,U-U圖象,1U-1R圖象,1I-R圖象,I2-R圖象等等.由以上例題可以看出,解答該類試題的基本方法是先要利用歐姆定律根據串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寫出正確的表達式,再對表達式進行整理變形,把變量之間的關系變換成一次函數標準式y(tǒng)=kx+b的形式,然后弄清函數表達式的斜率和截距所表示的物理含義,將斜率和截距與圖象對應起來,數形結合求得問題的解決.其中尋找變量間的關系式,弄清函數表達式的斜率和截距表示的物理含義,將斜率和截距與圖象對應起來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林金榮.例談高中物理電學實驗題“圖象法”問題的解決方法[J].物理教學探討,2016,34(05):64-67.
[2]鄒立新.巧用U-I圖象縱橫關系分析電學實驗問題[J].湖南中學物理,2018,33(01):50-52+58.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