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超
1 前言
眾所周知,人體的一切運動都需要能量,但機體產生能量的方式卻由身體運動的強度和運動的持續(xù)時間所決定。各個運動項目的運動強度、持續(xù)時間不可能完全一致,因而各個項目所需的供能系統(tǒng)也并不相同。由于這種差異性存在,就構成了不同運動項目,需要不同的特定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也就是專項體能。只有根據不同項目的供能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體能訓練,才能訓練符合這個項目的專項特點體能,發(fā)展運動員某項目所需的特定身體素質,取得最大的訓練效果。
2 柔道項目的供能特點分析
人體運動的能量,來源于體內無氧代謝的兩個供能系統(tǒng)(磷酸原和乳酸系統(tǒng))和有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人體運動強度和持續(xù)時間不同,人體在運動中所動用的供能系數就不同。
柔道是一項雙人對抗性項目,一般比賽一場持續(xù)凈時間4分鐘,如果比賽時間到比賽是平局,還要進行加時賽直到分出比賽獲勝一方,加時賽沒有時間限制。柔道運動員在規(guī)定的比賽時間內,相互激烈攻守拼搏,攻守雙方都在不停的運動,其動作形式是相互的用力和快速施技的相互交替變化,中間沒有一定的間隙,所以柔道項目的運動強度是非常高的。從一場柔道比賽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分析,柔道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能量主要來源于乳酸和有氧系統(tǒng)。而比賽中運動員的各種突然快速動作的能量供給則依靠磷酸原系統(tǒng)。因此,在一場柔道比賽中,人體的三種供能系統(tǒng)都參與了供能過程。從能量連續(xù)統(tǒng)一體觀點來看,雖然在競技運動中,人體的三個供能系統(tǒng)都可能參與供能過程,但根據運動項目的特性,在這三種供能系統(tǒng)中,總有一個系統(tǒng)起主導作用。
雖然在柔道比賽中,運動員大部分的能量來源于乳酸系統(tǒng),但由于運動員在比賽中,相持用力和突然用力的不規(guī)則變化,就使柔道的供能系統(tǒng)過程并不是由乳酸系統(tǒng)持續(xù)進行著,而是三種供能系統(tǒng)的不固定交互混合供能的過程,這就是柔道項目的供能特點。
3 根據柔道供能特點,應采用的體能訓練方法
根據柔道項目的供能特點,我們在柔道訓練中,應該在突出重點發(fā)展乳酸系統(tǒng)供能能力的前提下,同時發(fā)展磷酸原和有氧系統(tǒng)供能能力。
3.1 乳酸供能系統(tǒng)訓練
乳酸是糖在無氧條件下酵解的產物,乳酸系統(tǒng)供能越多,人體內產生的乳酸就越高。但“在負荷幾分鐘后,即開始形成乳酸,會限制人體活動能力和動作速度。而這些能力恰恰是柔道運動員在比賽中快速完成技術和取勝所必須的。”換句話說,柔道運動員在比賽中,必須在體內乳酸堆積較高的情況下,仍能保持較高的力量和速度能力,方能克敵制勝。這種在乳酸堆積較高條件下,保持運動能力的高低就取決于運動員在運動中對乳酸的耐受能力。這也是柔道項目對運動員身體能力的特定要求。男柔教練們在談到參加各種世界柔道大賽的感想時也認為,提高我國柔道運動員的無氧代謝能力,是今后要在國際大賽中取勝的必要條件。因為現(xiàn)代柔道比賽的發(fā)展趨勢,是比賽規(guī)則要求更加嚴格向積極主動進攻方向發(fā)展,競爭更加激烈,各國運動員的技術水平日趨接近,比賽時間越來越向著打滿4分鐘發(fā)展。甚至在加時賽還不能有效得分,最后以裁判舉旗判定勝負。很少人能在2—3分鐘內輕而易舉地取勝。勝利往往取決于比賽最后1分鐘或十幾秒運動員的活動能力。而這時乳酸耐受力強的運動員,就占有了取勝的主動權。
現(xiàn)代訓練證明,乳酸耐受訓練,可以使人適應酸中毒的影響,增加體內緘儲備,緩沖乳酸中毒影響,并能增加運動工作肌清除乳酸的速度。從而可以從生理上和心理上,增加運動員克服由于乳酸積累給機體帶來的運動不適感覺,增長大強度的運動時間。
3.2 磷酸原系統(tǒng)體能訓練
由于柔道運動員在比賽中,常常是在較長的相持階段后突然施技,因而磷酸系統(tǒng)訓練應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10秒鐘內的快速運動,以發(fā)展運動員的爆發(fā)力。為10秒鐘內盡快多次摔布人練習;屏氣沖刺30—50米等練習。另一部分是發(fā)展運動員,在經過若干相持階段的突然發(fā)力動作。例如:在柔道自由摔練習中,經過大約1分鐘相持后,運動員根據教練口令,盡快進行10秒鐘攻防;在杠鈴高翻練習時,先將杠鈴提離地面,靜止20秒后,在突然發(fā)力做高翻動作。這樣訓練的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就更接近比賽的要求了。
3.3 有氧系統(tǒng)體能訓練
盡管柔道項目是典型的無氧代謝占主導地位項目,但有氧訓練在柔道訓練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對低水平、訓練年限短的運動員來說更是如此。因此有氧訓練是無氧訓練的基礎,通過有氧訓練,可以提高運動員的心肺功能,增加肌肉中毛細血管的數量,提高氧的利用率,還可以提高磷酸原在肌肉中的含量。這樣,就會為高強度的無氧訓練奠定了生理基礎。有氧系統(tǒng)供能能力提高的標志,是運動員最大吸氧量的提高。柔道運動員最大吸氧量的提高,對柔道比賽有兩個益處:一是雙方在同樣強度對抗時,最大吸氧量高的運動員,動用無氧系統(tǒng)供能的時間較晚,可使運動員節(jié)省體力。二是在快速進攻后的相持階段或是在一天多場次比賽的場間休息中,最大吸氧量好的運動員,吸入的氧量相對要高,這有利于乳酸的消除和ATP的再合成,為下次進行比賽儲備了較多的能量。
4 小結
從以上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柔道是一個典型的無氧代謝占主導作用的項目,其供能特點是以乳酸系統(tǒng)供能為主,三個供能系統(tǒng)的不固定交互供能過程。只要我們在體能訓練中,根據柔道項目的供能特點,采用有針對性的科學訓練方法,就會使我們的訓練減少一些盲目性,增加一些科學性,從而較大幅度地提高訓練質量。
(作者單位:四川體育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