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平
摘要: 初中教育體系之中語文分數(shù)占據(jù)了非常大的比例分數(shù),且語文教學也是初中整個課程之中的關鍵所在。但是現(xiàn)階段學生語文整體成績并不高,初中生語文學習之中弊端非常多。在新的課程標準之中,也對于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成績以及實現(xiàn)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突破等方面作出了明確地規(guī)劃。所以,要想真正的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水平,語文教師必須從語文課堂入手通過教學去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整體語文水平,逐漸去喚醒、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潛能。本文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探究提高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方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教學質量? 語文練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離開初中校園步入初中,他們接觸的事物少之又少,他們沒有成人一樣的認知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他們在語文的過程之中,缺乏應有的語文素養(yǎng)。其中一些初中生甚至害怕進行語文題目練習或是進行語文考試,這使得初中語文課堂的整體學習效率不高,迫切需要語文教師通過實際的教學計劃提高教學水平。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為語文教學訓練開拓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1.初中語文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
1.1傳統(tǒng)教學方式枯燥單一
為了能夠讓學生通過中考,拿到高分,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都會針對中考提出一些考試的大綱,而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大多都只會按照考試大綱去進行教學,包括一些考試試題的具體題型都會在大綱給出,所以老師在講課時,會把答題模板也告知學生,讓學生背下來。這種方法雖然確實會讓學生拿到高分,但是學生卻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時也十分枯燥。很多老師在講課時,只注重了這篇課文會怎么去出題,文章的思想感情套路模板是什么,等等。這樣的方法對教學有一定作用,但是老師卻在教學中忽略了學生的興趣點,沒有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在這種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中變得公式化,只知道套模板,而不去自己思考。而且在學習中,如果老師還讓學生自己去讀文章而不進行指導的話,學生就會十分慌張,無法進行學習。就也充分說明了教學方式單一,無法讓學生在這種學習中進行自主思考。
1.2師生互動較少
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還能增強課堂互動,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但是就目前來說,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關系十分淡薄,課堂教學沒有互動,教師都是單方面為了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教學,不關心學生的心理變化,忽視了學生在上課期間產(chǎn)生的各種情緒。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還有一個比較嚴重的不完整,就會對該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大大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導致學生心態(tài)發(fā)生改變,在上課時面對問題即使想回答也不敢提問,害怕答得不完整被教師批評,從而導致師生之間關系淡薄,互動越來越少,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也得不到提升。
2. 打造出高效語文課堂的措施
2.1落實理念以人為本
著名教師洪志明先生曾提到:“語文課堂的精彩有時候展現(xiàn)在課堂資源中誕生,有時候在文本朗誦中誕生,有時候在教師教學的個性風格中誕生,還有的在多媒體課件設計中誕生”,不管是哪種精彩,都來源于“升本”。無論教師采用哪一種教學方式,是細讀文章、或是資源拓展,不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精彩”獲得的成果就會與教學質量或效率呈相反的狀態(tài)。所以要用學生的學來貫徹教師的教。讓學生學到知識內容教師掌控教學內容,如果學生遇到特別難的知識,教師要給予適當?shù)囊龑?,然后進行課堂內的討論,并提煉出最具有價值的問題,使用小組合作方式來解決。
2.2優(yōu)化課前預習,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
初中階段的閱讀工作指導,是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教材內容理解,掌握基礎機制的關鍵。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一定幫助,優(yōu)化預習內容設計,提高預習可操作性。但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預習的過程中也不能單純的進行統(tǒng)一的預習指導,語文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實際知識能力水平進行預判,將預習的方案控制在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合理的范圍之內,以保證班級內部的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預習之中獲得相應的方案。教師要根據(jù)實際的教材內容,對內容進行詳細的解讀,將教材內容進行詳細劃分。
例如,教師在對教材內容《桃花源記》進行課程講解之時,可以根據(jù)實際的學習內容進行階段劃分:1.根據(jù)課文注釋了解作者,通過網(wǎng)絡查找作者信息,適當摘抄。2. 通過對整篇文章的閱讀,將文章之中的生僻字進行標注,并自主查閱解決。3. 精讀課文,對照參考書中的解釋,理解課文大意,同時標注不理解的句子。通過這三項預習任務,學生對課文會有一些了解,教師教學也會更加方便。
2.3靈活選擇課堂導入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根據(jù)語文學習內容以及教材內容的不同,教師應當靈活的選擇導入方式,要盡可能的針對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式,以便做到靈活應對。要導入的教師需要根據(jù)課文設計導學案,提出針對性要求,提升導學案使用價值。但是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預習指導,固然導讀學案之中所標注的內容十分全面、廣泛,但學生也不可盲目的根據(jù)導讀學案來進行全部的語文課程學習,還是要以教材內容為主體,以導讀學案為輔佐工具。這二者相互結合,以實現(xiàn)促進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解《三峽》一課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導學案:? ? 1. 通過對文章的導入學習,及時的了解到作者的生平簡介及文章的實際寫作環(huán)境。2. 注音生字、找出通假字、做好字詞積累工作。3. 熟讀全文,回答課后問題,自己翻譯句子,理清文章思路。學生可以通過學案之中的內容對所學內容進行大致的理解,做好準備工作。教師應傳授預習方法,讓學生學習如何預習不同體裁的課文。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利用網(wǎng)絡搜尋一些適合學生的預習方式,推薦給學生,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3. 結語
初中階段的語文在日后的中考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將其充分地重視起來,教師要通過對學生語文方面的全方位指導,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的語文學習道路,以實現(xiàn)語文水平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 蘇集成.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增強初中語文教學效果[J].傳播力研究,2018,2(27):207.
[2] 高秀芳.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8(04):30-31.
[3] 王立群.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 構建中學語文高效課堂[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51):194-195.
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