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景偉
【摘要】跳繩在小學的體育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在使學生在游戲中進行教學的同時,還能夠為小學生強身健體做出貢獻。但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個體水平差異過大,教師無法統(tǒng)一進行教學。因此,分層分組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本文將對小學體育跳繩分層分組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及其應用策略進行詳細的闡述,目的在于能夠為小學生提升跳繩技能做出貢獻。
【關鍵詞】小學體育;跳繩;分層分組;教學模式;研究分析
所謂的分層分組教學,就是指將個體差異較大的小學生按照不同的水平層次分到各個小組之中的教學模式,其中指的強調(diào)的是,不同小組當中的成員是來自各個層次的同學,最終各個小組的綜合水平是一致的。分層分組教學是近些年新提出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對于教師進行小學體育跳繩教學十分具有優(yōu)勢,與此同時,也是提升小學生跳繩技能的有效途徑。
一、小學體育跳繩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
(一)利于學生之間形成競爭意識
分層分組教學模式當中,每個小組的組員水平都不盡相同,所以,教學過程中容易使小組成員之間產(chǎn)生競爭意識。例如,在進行小組內(nèi)部跳繩比賽的時候,跳繩水平較差的同學會產(chǎn)生與水平高的同學一決高下的想法,這便是組員之間的競爭意識。這種競爭意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提升自己的跳繩水平。跳繩水平低的同學由于競爭意識的存在,會為了超過水平高的同學而努力,而跳繩水平高的同學,也會為了不被人超越而精益求精。所以,在跳繩課上分層分組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形成競爭意識,促進學生跳繩技能的提升[1]。
(二)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幫助
在跳繩課上,教師總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跳繩技能的練習,而分層分組教學模式下的各個組員水平都不一樣,因此,這樣更容易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例如,教師在教學生進行“剪刀跳”練習的時候,自身跳繩水平差的同學可以向跳繩水平高的學生學習這種跳繩方式的技巧,從而提升自己的跳繩水平。小組內(nèi)不同水平的組員在學習跳繩時的個人水平都不一樣,因此產(chǎn)生的差異性是鼓勵他們相互幫助的關鍵因素,而且在相同的小組當中,組員們會一起完成小組的共同游戲,為了贏得勝利小組成員經(jīng)常相互幫助。所以,分層分組教學能夠促進同學之間相互幫助。
(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跳繩的興趣
在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會采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項目,一方面可以調(diào)動學生對于跳繩技能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夠起到鍛煉學生跳繩技能的作用。對于分層分組的教學模式,學生是十分贊同的。因為分層分組教學中,各個小組中的成員雖然水平不在一個層次上,但是小組的綜合水平卻在同一水平線上,這對于跳繩游戲的開展公平性有很大的幫助,這也是分層分組教學在學生心目中受歡迎的原因之一。而且,游戲的公平性能夠調(diào)動學習跳繩的積極性,比如,在進行跳繩接力的時候,各個小組的水平在一個層次上,水平不好的同學不會因此自卑,甚至還會為了贏得比賽而努力,并在此期間感受到跳繩學習的樂趣。
二、小學體育跳繩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確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跳繩的能力
教師在上跳繩課時,應該確定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結構,并利用分層分組教學對學生的跳繩技能進行充分鍛煉。分層分組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跳繩技能的時候互相幫助,這時教師應該做好引導,讓學生在小組教學中取長補短提升自己的跳繩能力。比如,老師進行40秒跳繩不間斷教學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分組進行練習,跳繩水平差的同學往往會發(fā)生間斷的情況,而跳繩水平高的同學就會教會他放慢速度,調(diào)勻呼吸等方法,進而確定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跳繩能力。
(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育,提升其跳繩的自信心
班級中有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在上跳繩課的時候,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其考核和教育的標準也不同。如果教師教學的過程中設立同樣的教學目標,但是這樣的目標對于低水平學生的難度太大,使得這一層次的學生會對跳繩這項運動失去信心,所以,教師上跳繩課的時候,對不同水平線上的學生進行分層教育,提升其跳繩的自信心。例如,在一分鐘跳繩教學的時候,對于水平高的同學120個以上算是達標,而對于水平較低的同學則100個算達標,這樣才能夠能夠認可他們的努力,同時還給予水平低的同學以自信。
(三)激發(fā)學生的散發(fā)性思維,提升其跳繩理論基礎
教師上跳繩課的時候,如果采用分層分組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分散思維,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跳繩理論基礎。例如,教師在進行跳繩教學的時候,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情景式的問題,并讓學生在組內(nèi)進行自由討論,由此,不同水平線的學生就會在討論的時候各抒己見,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散發(fā)性思維,并且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跳繩理論基礎,為其以后的跳繩練習提供支撐[3]。
結束語:分層分組教學是小學體育跳繩課上應用廣泛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使不同層次的組員利于組員之間形成競爭意識,同時也利于他們之間互相幫助,與此同時,分層分組教學模式還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跳繩的興趣。在應用分層分組教學模式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先確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跳繩的能力,對不同水平線上的學生教師應該進行分層教育,提升其跳繩的自信心,最后,教師應該利用分層分組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散發(fā)性思維,提升其跳繩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龐作為.分層分組教學在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田徑,2021,{4}(04):17-18.
[2]劉丹.分層分組教學在小學跳繩教育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8):91+93.
[3]殷翻紅.分層分組教學應用于小學體育跳繩教學的對策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0,{4}(0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