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
摘要:獨立性對成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成功的人多是一些獨立性較強的人。他們善于思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但是,不少家長包括幼兒園老師,總是喜歡聽話的孩子,事事包辦代替,不放手也不鼓勵兒童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兒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常常依賴性強,獨立性差,往往經(jīng)不住一點兒挫折和失敗,意志薄弱,情感脆弱,創(chuàng)造力被無情地扼殺了。因此,家長和幼兒園老師切忌什么事情都越俎代庖,要適當?shù)亟o孩子一些自由空間。
關鍵詞:幼兒;獨立性;幼兒園;家庭;教育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獨生子女身上暴露出來的諸如自私霸道、膽小怯懦、嬌氣自負、懶惰浮躁、冷漠、缺乏愛心等問題,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在幼兒教育問題上,要有憂患意識、開放意識、超前意識,明確社會轉(zhuǎn)型時期對人的素質(zhì)的新要求,應開拓思路,努力探索幼兒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所謂獨立性,是指不依靠他人,自覺地、有目的地、獨自進行認知或行動的一種個性品質(zhì)特征。它是個體應具備的良好素質(zhì)之一。人的獨立性應該從小培養(yǎng),具體說來,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
兒童進入幼兒期后,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了萌芽,隨著其身體的發(fā)育、活動范圍的擴大和活動能力的增強,了解和探究客觀世界的愿望也就越來越迫切,喜歡自己去探索這個新奇的世界。他們好說好動,喜歡新異刺激,認知活動日趨活躍。在這個必然的規(guī)律和必經(jīng)的過程中幼兒獲得了自身的發(fā)展。同時對他們做出的努力給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勵和要求他們?nèi)タ朔щy,堅持自己去獨立做事,為幼兒的自主、獨立發(fā)展創(chuàng)造民主、寬松、愉快的氣氛。
二、在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
教育家蒙臺梭利十分重視幼兒的獨立性的培養(yǎng),她說:“教育者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彼J為,兒童自身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我們應尊重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放手讓他們在活動中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教育者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對幼兒進行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孩子間發(fā)生矛盾時,不是作為權威者的來評判誰對誰錯,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權利交給幼兒,給予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自己學會解決問題。
還有,注意鼓勵和指導幼兒進行探索學習。探索學習就是教育者不急于將答案直接告訴幼兒。而是運用適當?shù)氖侄危探o幼兒認知事物、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幼兒動手操作,通過手腦協(xié)調(diào)的心智活動獲得知識。
幼兒具有好奇好問的天性,他們對看到的事情有時都會問上一個為什么,對待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我們應注意啟發(fā)他們自己動腦筋進行探索來得到問題的答案。
對知識被動地等待和消極地接受最易形成幼兒的惰性及厭學心理,探索學習恰能彌補這一缺陷。探索學習對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幼兒的學習動機屬于直接動機,學習興趣在絕大程度上源于學習活動本身,學習活動的特點及效果直接影響著幼兒對進一步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由于幼兒在探索學習中,親身經(jīng)歷了尋找答案獲得知識的全過程,他不僅獲得了知識,更清楚答案的由來,所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處于一種主動清醒的認知狀態(tài)中。
幼兒在探索學習的活動中,教育者的指導作用顯得十分重要。幼兒的探索是否成功,認知是否準確和快捷,取決于教育者的指導。教育者的指導是自始至終的,教育者要向幼兒指明探索方向,善于運用各種手段,教給幼兒操作和思考的方法,啟發(fā)思路,并在探索過程中及時糾正偏差,對最后的答案及時給予認定,這樣才能確保幼兒探索學習活動的準確性和效率性。
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幼兒,注意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式,要認真的傾聽孩子,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以商量的語氣對孩子發(fā)出做事的要求,而不是以命令的口氣來要求,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這并非是嬌慣孩子。
尊重幼兒的情感,意味著成人要尊重幼兒謀取快樂的權利,不能剝奪幼兒創(chuàng)造快樂享受快樂的機會。成人不能剝奪他們的這種權利,不能阻止他們的這種愿望,要努力為孩子們提供和創(chuàng)造體驗快樂的機會,要理解孩子們對游戲活動的迷戀,體諒、同情孩子離開玩伴時的孤獨和苦悶,努力為孩子們共同游戲創(chuàng)造條件。
這種尊重、理解并愛護幼兒情感,給予幼兒情感活動以一定的“自由度”的做法,有助于幼兒情感的健康發(fā)展,有助于獨立個性的形成。事實證明,受到尊重的孩子,大多是待人友善,懂禮貌,舉止大方,自我獨立意識強,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孩子受到應有尊重的良好反應。
三、重視對幼兒良好性格的塑造和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
獨立性,作為一種個性品質(zhì)特征,它體現(xiàn)于人的性格上和能力中。同時,它又是通過塑造性格和培養(yǎng)能力的過程中形成的,兩者互相依賴、互為促進,所以,要形成幼兒的獨立性,要重視對幼兒良好性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養(yǎng)。
要加強幼兒基本生活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必須加強對幼兒進行基本生活能力的訓練,從飲食起居各個方面著手,培養(yǎng)幼兒自我料理、自我服務以及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和能力,使他們習慣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幫著做”。有些家長對孩子自己料理日?,嵤虏灰詾槿?,熱衷于包攬代辦,其實日?,嵤聦π纬捎變邯毩⒁庾R、獨立生活能力十分重要,成人堅決不可代辦。
積極鼓勵孩子與外界交往,讓其在交往中獲得知識、行為規(guī)范、處世方式和應變能力。與同伴玩耍游戲是幼兒最經(jīng)常性的一項交往活動,幼兒的許多意識和能力都是在與同伴交往中形成的,在活動中,幼兒學會了忍耐、等待、分擔互助、合作共享。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在外面惹是生非,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同伴群中打架受委屈,總是把孩子圈在家里,孩子成了閉目塞聽的孤家寡人。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打架未必是壞事,雖然孩子可能因此要受一點委屈,但是他至少可以通過這件事知道了分歧(打架多是因意見不一致引起),知道了意見受阻,體驗到受挫的感覺,這對他形成堅韌的性格,形成耐磨難的心理素質(zhì),對他應付日后復雜多變的社會環(huán)境不無益處。
與成人的交往,對幼兒的影響也很大。成人不要代辦與幼兒相關的事情,鼓勵幼兒自己處理與他自己相關的事情:獨立接收別人贈物、排解同伴間的糾份、完成教師分配的任務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學會知識和處世方法,又能運用知識和方法,而能力正是在知識、方法的獲得和運用中形成和增長的,同時,幼兒的自信心也會在交往活動中建立起來。
參考文獻:
[1]改善留守幼兒獨立性發(fā)展的方法[J]. 夏春花. 教育. 2020(04)